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2017-04-18 12:21应文娟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用数方格教材

应文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手脑并用听说写,心中悟出始如深。”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不经过学生个人亲身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要想把已知的真理变成学生的真知识不可能的。学习数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体验。学生在课堂上发现数学问题,探求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并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数学,能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从而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确定位置》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既是认识图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直角坐标系等知识的基础。既是第一学段的发展,也是第三学段学习的铺垫,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教学本课要求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理解数对的意义和表示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这节课的知识点比较简单,但是如何能让学生正确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且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我做了如下教学设计:

1.课前游戏热身。抓住我经常在课堂上弄错了学生的组别,规定从左到右的方向,让第几排的学生挥挥手,第几列的同学点点头,等等。可以在学生课前就能通过自身体验明确排和列的含义。

2.课中活动强化。在课中,我总共设计了两个活动来强化:(1)点名游戏:出示数对,对应的同学回答“到”,答对则有相应奖励。(2)对应位置,写出数对。写一写班长的位置,用数对表示等等。

3.课后应用于生活。在巩固练习中的第1,2,4题都跟生活紧密联系,第1,2题均为将方格图中的建筑物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出来,体会抽象数学中数对与位置的对应。第4题是“四五班的同学要参加体操比赛,最后一排的最后一个人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6,8),请问应老师应该要派多少同学参加比赛?”,用数学中的数对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学会“学以致用”。

从设计准备到上完这节课,再到课后的学生练习情况的反馈, 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1.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深入挖掘教材,理解教材,明确目标。要想上好课,必须备好课。要想备好课,先要备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理解教材,明确本节课的知识在整个小学阶段所处的位置,知识的前后联系,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再来备学生:明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后续将要学习的内容,在学生已有的原认知上进行教学设计。

2.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从事思考研究,而且要让学生更多地去反思、去探索发现的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善于认识自己的各种需求和能力。

在《确定位置》这一课堂中,我主要设计了两组活动(一、写出数对,找到相应的位置。二、对应位置写出数对)让学生能过充分体验数学。但在将实际的位置抽象出方格图时,没有让学生体验从实物图到点子图再到方格图动态生成过程,所以有部分學生没能理解方格图中的“行和列”与生活中“组和个”的联系,在写数对是出现困难。建议以后在教学设计中,能够设计活动,让孩子们体验“数对”和人的对应,经历数形结合的过程。

3.体验学习数学的必要性。从这堂课的导入:开班会时怎么准确告诉家长自己的位置;到:如何解决派多少人去参加比赛。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学习数学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中,整个学习过程中注重“体验”,从体验中明白学习数学的必要性,从体验中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从体验中从方格图中找到位置。从一次次的体验中思考,探究,也许结论可能不是正确的,但学生的体验是深刻、真实的,这一过程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求“真”、务“实”、寻“根”、探“源”的过程。教师要从学生的原认知基础出发,研读教材,研读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体验数学,使数学教学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作为一个新老师,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用数方格教材
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
教材精读
方格里填数
教材精读
怎样用数对确定位置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录
教材精读
方格里填数
教材精读
“对比”:让学习走向深刻——以《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