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

2017-04-19 21:51吉峰
南风窗 2017年2期
关键词:费孝通民族传统

吉峰

《文化与文化自觉》收录了社会学家费孝通的51篇论著,作品的时间跨度为上世纪末至21世纪初,采摭了费老一生关于社会文化思考之精要,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文化现状与走向进行审视与属望。

费孝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分别实地考察了蒙古鄂伦春族、赫哲族等少数民族,发现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文化面临灭绝的困境。忧心于此,于是倡导“和而不同”的文化愿景。1900年,他在自己八十寿宴的演讲中提出了著名的“十六字箴言”,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最初的理论旨趣在于对弱势民族文化的尊重与保护,呼吁社会各界重视此问题。在谈及保存民族民间文艺遗产时,他甚至还主张用少数民族自己的文字或符号记录其原始材料,力求还原其风格,不能根据自己的口味而粗暴式地翻译。后来,这个理念渐渐被拓宽了范畴,发展成为中国面向世界时一种互相认知与相处的智慧。

作者在1997年进一步指出了如何实现这种学术理想的路径,即:“文化自觉”。费老认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复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坚守传统。自知之明是为了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为适应环境、新时代而进行文化选择时的自主地位。”

有了文化自觉的意识,才可能实现行动的自觉,进而必须树立文化的自信,首要前提是真正了解自己的文化。无视并抛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精品,非明智之举。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何谓“源头活水”?即为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费老鼓励国人伏根于民族文化并心怀世界,他强调:“要实事求是地认识我们受之于历代祖先的中华文化—获得‘文化自觉能力的途径离不开对中华文化全部历史及其世界背景的认知。”广泛而深入地吸纳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养分,端正对异质文化的接受心态,有助于当代人打开中国文化宝库,拓宽文化创新思路。

全球化不可规避地引发文化的对冲与融汇,作者则深忧各民族文化的生存及发展权,批判“文明冲突论”等观点,企望构建出“天下大同”的世界文明格局。

萦回咀嚼费老的诸多观点,他的理论推进脉络分四个层次:其一是反思,对自身文化长短的全面审视,尽量做到“各美其美”;其二是尊重,舒展胸怀,展示出“美人之美”的包容态度;其三是学习,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达到“美美与共”;其四是共处,以求“和而不同”的文化愿景。这是推进世界文明进步的大趋势,更是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沿革。

费老志在富民,集中表現在上世纪80年代,他陆续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小城镇问题”、“民族调查研究”等理论体系之中。时至今日,国家提倡的“中国梦”、“一带一路”等建设构想,是对这种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完善及升华。

约而言之,以往学者多从国学经典入手,以纯粹的大传统为切入点探究传统文化,强调经典的传承。而费孝通则是立足于考察乡土、实地调研,从国人实际的生活中分疏中国文化的传统与现代的情状。两相比较而言,后者显然更为鲜活与切实。2005年,该书由群言出版社出版,2016年8月再版发行。虽说全书是费老零星的言论以及报告的合集,但也皆是作者才力所萃,有前人未发之创新理念,其观点放置于今日,仍具有指导意义。言念及此,捧书在手,凝神潜思,不亦乐乎。

猜你喜欢
费孝通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今天,为什么我们要怀念费孝通?
费孝通的十个文化洞见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费孝通绅权与皇权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