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2017-04-19 17:22朱南贤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面神经口角面瘫

朱南贤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3-0-01

临床资料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祖国医学称为面瘫或口角歪斜,俗称“歪嘴风”,以口角歪斜,眼睑不能闭合为主要特征。笔者整理了从2008年2月至2015年9月期间门诊收治资料完整的面瘫病例113例,采用针灸配合合中药祛风牵正散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本组113例病例均为明确诊断周围性神经麻痹的门诊病人,其中男性58例,女性55例,年龄最大为68岁,最小为18岁;病程最长为18天,最短为3天。

2.诊断依据:①突发性口角歪斜,一侧或双侧面部呆滞麻木瘫痪口角歪向健侧表情痛苦。②眼睑闭合不良,睑裂扩大,结膜暴露。③额纹消失,露睛流泪。④患者鼻唇沟变浅或消失,不能皱眉示齿鼓腮耸鼻闭眼少数患者初期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严重时可出现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⑤说话不利索,喝水漏水。

治疗方法

1.针灸治疗:①体针:取地仓、颊车、翳风、合谷、阳白、四白等穴为主。不能蹙眉加攒竹;鼻唇沟平坦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乳突痛加完骨;舌麻、味觉减退加廉泉、海泉。初起针刺宜轻刺激,配合艾条灸及湿热敷。每日一次,7天为一疗程。

2.中药治疗:祛风牵正汤白附子12g,全蝎9g,僵蚕9g,当归9g,川芎9g,赤芍15g,羌活9g,荆芥9g,防风12g,白芷9g,薄荷9g,菊花9g,甘草6g。项強加葛根30g,病情长者加桃仁、红花各10g,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者加生石膏30g,气虚体弱者加黄芪30g。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一疗程。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1]:①痊愈:面部所有区域正常。②显效:仔细观察可以看出轻微的功能减弱,可能有轻微的联带运动;面部静止

时对称,张力正常。上额运动中等。眼轻用力完全闭合,口轻度不对称。③有效:有明显功能减弱,但是双侧无损害性不对称,可观察到并不严重的联带运动、挛缩或半侧面部痉挛;面部静止时张力正常。上额运动微弱。眼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角明显不对称。④无效:面部静止时不对称。上额无运动。眼不能完全闭合,口仅轻微运动。

治疗时间及疗程,最短为1疗程,最长为4疗程,平均治愈时间为8天。

治疗结果:本组113例病人。痊愈86人,占76.1%;显著14例,占24%;有效8例,占7%;无效2例,占1.8%;总有效98.2%

讨论

周围面神经麻痹统称为特发性神经麻痹,是茎乳突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其病因至今未完全明了。由于骨性面神经管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面神经一旦发生炎性水肿,必然导致面神经受压;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可引起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其早期病理改变为神经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出现轴索变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侧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吹口哨漏气等,也有伴味觉障碍者。祖国医学认为面瘫多为为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经气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成。多因气血亏虚,营卫失调,加之起居不慎,外邪乘虚而入,经络阻滞不畅,经筋失于濡养,弛纵不收而成本病。

治疗上运用针灸,处方局部近穴配合远穴,调理疏通经络,因足阳阴经在局部分布较广,有较好的局部治疗作用,所用面部所属经穴也相对较多,其次手阳明经在面部的分布是左右交叉,所以合谷应取双侧为宜。同时应用中药祛风牵正汤加减:白附子辛散,祛风化痰,并长于治头面之风;僵蚕、全蝎均能祛风止痉,其中僵蚕并有化痰作用,全蝎善于通络;防风、白芷祛风;川芎、赤芍、当归活血养血,即取“血行风自灭”之意,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起祛风化痰止痉,养血活血通络之作用。

面瘫治疗宜早,一旦确诊后立即进行治疗,从本组病例分析,病情轻,病程短,年龄小者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釆用外施针灸,内服祛风牵正汤加减,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能迅速促进和攺善面部的血液循环,致面部气血通畅邪去正复。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明显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參考文献

[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讨论稿)。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1):22-24

猜你喜欢
面神经口角面瘫
中医针灸推拿与中药联用治疗面瘫的临床分析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针灸联合面部推拿治疗面瘫效果好
视角与口角
单纯性中耳畸形多平面重建CT检查和手术结果比较
两代人的不同
肌电图监测技术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血糖控制不好,会导致面瘫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