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与考核探索

2017-04-19 12:25张颖杨凤珠
教育界·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课程考核课程设置

张颖+杨凤珠

【摘 要】交叉学科模式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大趋势,学科交叉背景下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应立足于复合型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的建构,强化跨学科学术视野、融合多学科方法与理论,强调综合技能训练,对课程的考核应注重创新能力考核,实行成绩评价与培养效果相结合,建立动态的质量监控与退出机制。

【关键词】交叉学科研究生 课程考核 课程设置

随着科学的高速发展以及对创新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学科间的壁垒逐渐消融,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而出现的新兴学科和学科方向。国内外对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形成前沿科学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十分重视,充分认识到学科交叉点往往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使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学科的交叉所形成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均为有效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学科的交叉融合是新时期科学发展的方向,也是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国内外高校纷纷付诸实施,各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近年来从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看,大致可分为三种典型的模式。第一种是课程模式,即从课程开设层面来推动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第二种是以项目或问题为中心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第三种是制度化模式,即通过制度化的路径,建立专门的跨学科大学或跨学科院系,从而使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与传统的基于单一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具有同样的地位,得到同样的认同[1]。

目前在许多国内外高校,三种模式往往并存。以苏州大学为例,近年来学科交叉融合在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相关领域有序开展,目前通过行政手段已经建立起以材料、化学、物理作为基础的跨大学科的功能纳米与软物质学院、新能源学院;以专业项目或问题为中心化学、生物、药学、医学等相关学科建立了骨科研究所、唐仲英血液研究中心;更多传统的以一级学科为基础的院系在自身条件限制下开展跨学科课程的设置以谋求创新发展。无论采用何种培养模式,研究生课程设置都是其中的基础工程,只有把基础设施做好才能谋求之后的更高更强。如果缺乏有效管理,只是流于表面文章,为了学科交叉而交叉,不但造成有限的教育资源浪费,更是贻误了学生的培养,弊大于利。

本文试图从管理视角提出交叉学科背景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及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探索一些新的改革方法,以期该类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及考核得到改进和完善。

一、问题与现状

长期以来,传统的二级学科培养模式下,国内研究生课程设置主要以核心学科为主,其他相关知识为辅,特别涉及到有关交叉知识的均通过自学或前往其他专业院系、兄弟高校通过记忆性学习或训练获得。研究生课程设置固定在专业范围内,学习内容普遍重视与导师科研密切相关的知识,研究生课程一般对外开放的程度较低,导致研究生的知识面及研究视野的拓宽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科研中借用他山之石攻玉的能力减弱,科学研究及成果的局限性明显,对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以及科研创新十分不利。

课程模式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初始层次,它既涉及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生要达到改变学生学习习惯的目的,同时又有实施便捷等优点,因而它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必由路径,交叉学科专门课程的开设主要是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后,在学科发展自身边界的突破以及社会需求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课程。 由于交叉学科课程不再是完全按照单一学科的知識结构和逻辑体系来进行课程的组合,而是在教学中真正实现以问题或交叉学科的理念来进行课程的编制与实施[2]。它要求既有基础宽广度又有研究纵深度,同时兼具前瞻性,这就使课程设置天然带有“因人设课”“按需设课”的特点,往往随意性较大,缺乏统一的标准。以硕士研究生为例,课程总学分要求一般在30~35左右, 而公共课程学分即占了总学分数的1/4, 此外研究生社会实践、文献阅读等也计入总学分,用于专业方面课程的学时和学分就非常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宽广深厚的跨专业背景知识以及最新的学术前沿动态对交叉学科的课程设置是很大的挑战。

二、改革思路

(一)课程设置

交叉学科的研究生课程首先要注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打破原有的二级学科甚至一级学科的专业束缚,开展对课程体系的大规模重组。在深入了解与某一基础学科存在交叉融合的科研方向以及对交叉性研究生人才的需求之后,建立以一级学科为核心,二级学科为导向的从理论到应用的完整的研究链。通过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等实现学科间的取长补短和借鉴作用,才能不断地强化科研能力,不断深化科研层次,提高创新能力,衍生出更多的科研增长点,促进形成新兴学科和研究方向。在突出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着力优化课程结构,体现课程教学与前沿研究成果的深度融合。一般可分为两种路径。

其一是实行通开课责任人制度,实现以人为主的PI教师团队。充分调动有关学科交叉的科研团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研究团队的优势资源,开设以课程PI教师为主导,由多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讲授和指导的交叉学科所需的专业知识、最新的学术前沿动态以及基本技能的训练课程。以大类课程为基础,建立密切的关联,通过自荐或推荐选举责任心强且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教师作为课程负责人,全面负责课程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考核、团队教师的选聘等,课程负责人对考核结果负责。

其二以专项任务或科研方向为主的课程模块制。课程设置需要适应硕士生教育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的需要,增加面向实践的课程。设计和开设相关的课程模块,模块课程间可灵活组合,形成与学科交叉匹配的基本技能训练课程,课程内容与科研密切配合。主要培养学生建模和理论模拟能力,提高研究生从理论上解决交叉学科中的新型科学问题提供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向全校研究生开放,满足不同学科中对交叉学科知识和技能培养的修读要求。除了理论课程之外,必须加强以综合能力训练为主的实验实践类课程,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苏州大学化学学科为例,基础化学实验技能(合成化学实验),通用型仪器分析实验(表征化学),面向高分子化学与材料的精密高分子合成方法学实验课程,旨在提高从事以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合成方法学研究等为导向的交叉学科研究的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及创新能力。课堂以设计型的科学实践(实验)为主,辅以交叉学科的学术报告,专题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创新课程资源的管理、设计以重点骨干学科建设为依托,整合和配置多学科的实验平台资源,实行动态调整课程资源,建立开放性、竞争性课程设置申请机制,建设完全共享的课程资源。开展学科交叉背景下研究生综合技能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研究对于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促进学科交叉形成新的学科前沿,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研究生课程平台的共享提供途径,为在苏州大学校内建立以化学为核心学科,切合校内学科交叉融合、共享的课程资源。以高度集成、开放共享、交叉应用的研究中心和平台为支撑,借助骨干学科的人才和团队优势,为多学科交叉融合提供支撑。

(二)课程考核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类研究生课程的考核与监控机制始终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但是长期以来许多高校研究生课程考核只是本科教学方法的延续,沿用本科生的一套方法,没有根据研究生的不同学历层次以及不同类别、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实施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只注重考核结果,忽视考核过程;其二只针对学生考核,没有针对课程本身及授课教师的考核;其三考核过后缺乏配套措施以保证考核的效果。

对交叉学科的研究生课程考核,形式只是手段,短期目标是衡量所设课程,长远目标是衡量培养效果。应建立涵盖研究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全新考核体系,多角度、全方位考查研究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创新性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考核形式既可以沿用传统普通课程的形式,也可以建立起形式多样的新的方法,关键是应该注重创新能力考核,实行成绩评价与培养效果相结合,建立动态的质量监控与退出机制。

1.研究生的课堂学习考核通常是考试和考查,按形式可分为三大类: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研究报告及其他。对基础理论课程,必须注重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行严格的标准化闭卷考试。考试时间设为2小时,分值设为100分。任课教师应自备题库,对试卷的题型及题量应有相应的详细规定。对一些通识课程或选修课程,注重创新性思维培养,考查研究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培养发散性思考问题的习惯。此类课程往往实行自命题开卷考试。对研讨以及学生参与度高的课程实行撰写研究报告的考查。任课教师确立若干研究题目或必读文献,供学生结合自己所在课题组的科研方向自行选择项目开展研究,期末考试一周之前提交一份5000字左右的小论文或读书报告,中英文不限,可以是文献阅读后的心得体会,可以是创新性的科研设想。

对一些特殊的课程,例如实验课程、社会实践类课程,还可以采用一些补充形式,例如现场答辩、组会陈述等。任课教师确定与授课内容相关的题目,要求听课研究生在课后查阅资料、讨论研究,并制作PPT或其他形式多媒体资料,作专题报告、演示或展示,中英文不限,教师进行现场提问、答辩,形式可以灵活掌握,任课教师在取得教学督导委员会和学位分委员会同意并备案后,可以采取其他考核方式。

2.课程考核改革不仅面向研究生还要面向授课教师以及各级管理机构。一方面丰富研究生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激发研究生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性和能动性,充分发挥各研究生任课教师对研究生课程考核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吸引研究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体现研究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其开展合作型、研究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研究生任课教师应在开课前制定详细、完备的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无论采取哪种考核方式应在开学一个月之内以书面形式上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秘书备案。期末考试结束后两周内,任课教师按百分制统计各种考核形式分数,通过研究生成绩录入系统自行登记成绩。成績登记结束后,任课教师应将试卷、论文、报告、答辩材料等研究生课程考核资料交各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秘书处存档、备案。成绩一经提交,任课教师无权再行更改。如属错登或漏登成绩,必须由任课教师、学院研究生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后,进行试卷查阅,如果情况属实,方可补登或更改。

聘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学校、院系教学督导委员会,对研究生课程教学进行监督。形成由学生、督导委员会、同行专家等多级评价机制,建立全方位的课程评价体系,对研究生课程实行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将课程考核机制制度化,考核过程常态化。考核不合格者实行动态的退出机制,撤销所设课程或改聘其他胜任者授课。以考促学,以考促教,加强过程监控,建立多级评价和监督机制,同时考核教学管理机构及专职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

3.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交叉学科的校院两级研究生管理平台,课程管理既有课程负责人负责又有研究生教务管理, 避免跨学科培养的结构松散与职责不清问题;校级研究生管理机构负责课程管理的宏观指导以及协调协作, 突破行政管理边界,推进跨学科课程共享与搭建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实行课程设置、考核一体化,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检查、评估、监督,统一考核;制订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不同学科教师集合集体智慧,搭建交叉学科平台课程,对优秀教师及管理人员予以表彰奖励。

三、发展方向

目前,实行学科交叉进行创新性的研究仍然存在困难和阻碍。虽然在体制、管理、资源分配和平台共享等方面已经做了较多的探索和实践,但涉及学科交叉第一线的研究生仍然以第一学科为方向,其知识的综合性、基本技能的完整性和学科前沿的视野等方面的缺陷都或多或少地成为学科交叉研究的阻力。只有通过科学设置交叉学科的研究生课程,培养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和综合性基本技能,实现学科间的取长补短和借鉴,才能不断地强化科研能力,不断深化科研层次,提高创新能力,衍生出更多的科研增长点。最终建立以二级学院培养单位为主体,扩大到对全校相关院系(直至周边兄弟院校)开放,建立相互补充及合作共赢的课程体系平台,实现整体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教育体系。

建立一系列交叉学科研究生课程考核机制,着重实行成绩评价与培养效果相结合,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建立动态的质量监控与退出机制。加强对考核的过程管理,完善试卷命题质量的评价制度、课程考核工作的奖惩制度、课程考核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制度、阅卷质量标准和抽查制度,来确保课程考核工作的严肃性、规范性、公平性,同时对教风、学风以及考风兼具良好的引导作用。推动考核机制的顶层设计,突破学科藩篱与行政管理束缚,实现导师团队的高度融合与紧密合作,推动研究生培养改革, 进一步提高各类研究生培养质量,以适应经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雪飞,程永波.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三种模式及其评析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 8):10-15.

猜你喜欢
课程考核课程设置
英语词汇学教学之初探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