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实践与探索

2017-04-20 04:38黄婷芳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35期
关键词:信息传播

黄婷芳

摘 要:在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的当今社会,图书馆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文明、担负社会教育、文化职能的重要场所,从其社会性质、职能、拥有的社会文献信息资源、专业人才等方面,都显示出将在学习型社会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意义。以德化一中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探索为例,分析中小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可行性及可能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图书馆 向社会开放 信息传播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b)-0250-02

在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的当今社会,图书馆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文明、担负社会教育、文化职能的重要场所,从其社会性质、职能、拥有的社会文献信息资源、专业人才等方面,都显示出将在学习型社会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中小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意义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基础薄弱,发展不均衡[1]。通常一个城市只有一个市级公共图书馆加几个县级区级图书馆,乡镇图书馆很少。现有的地方图书馆、文化中心或农村书屋也存在着馆藏资源有限,辐射范围小,技术设备相对落后、管理缺失等问题。

而中小学图书馆正好具有公共图书馆欠缺的优势。中小学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的补充力量,向社会开放,可以有效缓解公共图书馆资源短缺的现状,为所在地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服务,乃至参与地方建设,利于地区文化行业协作和全社会资源共享,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该文将以德化一中图书馆为例,谈谈对“中小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这个议题的思考。

2 德化一中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动因

德化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西北部,总人口超过31万[2],是中国当代著名瓷器产地、千年古县、中国三大古瓷都,也是全国最大的西洋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却十分落后。寒暑假返乡的大学生跑遍城关,却不能找到一个安静读书的地方。城市公园人满为患,烧烤点众多,县图书馆图书资源少,更新慢,设备陈旧,管理落后;各类书店、书吧、独立书店也是以教辅为主,惨淡经营;休闲厅、咖啡厅文献资源有限,人员复杂;广场已被各类广场舞占领……有着良好初衷的“文化下乡”惠农政策在农村也遭到冷遇。农村文化传播需要探索新的可能性的路径,即重新发现群众文化活动。

3 德化一中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可行性分析

3.1 观念

中小学图书馆要面向社会开放,首先要转变传统的封闭式办馆思想,代之以开放性的新思维,树立主动服务的观念,破除求稳怕乱的思想。德化一中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德化文化基础设施缺失的情况,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3.2 地理位置优势

20世纪90年代初,德化县开始实施“大城关”战略。[3]随着“小县大城关”战略的稳步推进,德化城区集中了全县69.2%的劳动力、72.77%的中小学生、67%的经济总量、67.6%的税收收入,城市化水平达59%。德化一中位于德化城关中心地带,交通便利,德化一中图书馆对外开放有地理优势。

3.3 资源优势

近年来,学校把文化立校和书香校园建设作为学校发展战略予以实施和不断探索,图书馆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了新的跨越。学校每年投入固定的经费添加文献资源及设备,每年订阅期刊约200种,报纸40多种。德化一中图书馆开放有资源优势。

4 向社会开放的实践

向社会开放对图书馆来说是一件新生事物,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肯定会产生很多新问题,面临许多新挑战,图书馆正好可以利用在社会服务中获得的反馈信息,找出自身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加速自身改造,提高管理水平。

4.1 馆藏资源建设

根据这几年开放的经验来看,来馆阅读的校外人员主要为青少年(7~18岁)、大学生和部分退休教师及亲属。该馆根据这种情况,制订了比较详细的馆藏资源建设策略,调整了馆藏文献结构,改变以往单纯追求多订多藏的做法,运用有限的资金, 使文献资源不断更新并保证了质量。在采购方式上灵活多变, 如采取随时推荐, 网上订购或定期带师生到书店现场采购等。下一步,图书馆会结合瓷都的实际情况,慢慢积累陶瓷艺术相关的文献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馆藏,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4.2 员与日常管理

向社会开放,势必给学校图书馆带来管理上的不便。如果无限制地向社会开放,定会影响到该校师生的使用,影响到学校的教学。中小学图书馆目前的队伍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做好社会服务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还不足以适应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相应要求,馆员面临着知识结构、工作技能等方面的挑战[4]。在信息爆炸和飞速流动的当今社会,好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做“信息”馆员,是信息的传播和加工者,而不是藏书整理者。

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容易产生安全问题。考虑到现实问题,德化一中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时间为周末及寒暑假。具体的方式是:开放图书馆场馆供阅读自习,校外人员进入馆内阅读不受限制,但不提供书刊外借服务;开放该馆有限的数字资源,为读者做一些基础的信息参考咨询服务。为了弥补人员不足的情况,该馆建立起了一支学生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以学生勤工俭学和学生志愿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图书馆日常管理。

4.3 阅读推广

在阅读推广方面,德化一中图书馆以校园为宣传阵地,利用校园宣传栏进行不同主题的书刊推荐活动;积极推动不同种类读友会的建设;我们还采取丰富多样的活动以促进和推广地区性的阅读,如父母读书分享会,书评比赛,图书跳蚤市场活动,手绘海报大赛,书签制作大赛,书山寻宝活动等等。

4.4 其他

德化一中圖书馆在读者服务的各个方面, 时时处处体现对读者的人文关怀, 始终把维护和关爱读者的服务渗透到每一个细微之处, 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来图书馆学习是一种享受。我们将书刊中赠送的贺卡、书签、海报、明信片、书封等资源收集起来,放在固定的位置,有需要的读者可以自行取走。该馆还设有爱心伞专柜,以便读者取用。

5 结语

社交媒体的兴盛使大众传播方式发生深刻的变革,大众信息传播时代逐步过渡到自主信息传播时代。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融入社会,主动探索社会服务的新道路,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在为地方社会服务中寻找机遇,发展壮大学校及图书馆自身,是值得信息工作者深入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5]。

参考文献

[1] 武坤.中小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思考[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7):39-40.

[2] 德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德化年鉴[M].2013卷.厦门:鹭江出版社,2015:15-16.

[3] 德化县发展和改革局.德化县“大城关”发展情况介绍[R].2010-11.

[4] 王兴启.浅谈中学图书馆向社区开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14):58-60.

[5] 吴晶娥.人文精神与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思考[J].晋图学刊,2005(5):15-18.

[6] 武坤.萧山二中图书馆建设的思路、措施及目标[J].经验交流,2010(3):37-39.

[7] 吴静安.浅谈新农村建设中乡镇中学图书馆的对外开放[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7(10):40.

猜你喜欢
信息传播
基于新媒体的视觉设计研究
浅析人民网《图解新闻》栏目的信息传播实践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