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2017-04-20 04:40董文丽唐烨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35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问题

董文丽++唐烨

摘 要: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对现代农业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提升信息化水平,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效率有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能够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各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且为各地农业经济提供更为长远的发展规划。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并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可持续性。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 信息化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b)-0252-02

我国的农业经济在科学的进步和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趋势下,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农产品市场供求愈加平衡,农产品的经营模式越来越多元化、精细化、高科技化,这种转变驱动着农业经济管理方式不断革新,不断向信息化发展。

1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概述

(1)农业市场信息化。农业市场信息化具体是指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以及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同时还应有农业科学技术(如农业图书影像资料,农技宣传推广材料)等其他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农业市场的信息化建设能够为广大农民朋友们提供即时、可靠、准确的市场信息,对于广大农民朋友来说,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了解市场上的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价格等方面的准确、及时而又可靠的信息对于他们的农业生产指导来说意义重大。(2)农业教育和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农业教育与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是指运用建立网络信息的方式推动农业科学技术与农业科学知识的传播与运用。向广大农民提供一个能够广泛学习,普遍交流的信息平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健康化、规范化、规模化不仅需要农业知识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支撑,而且还需要坚实的农业信息化技术平台作为其坚固的保障。(3)农业资源信息化。农业生产需要各种各样类型的资源,而各种资源之间又需要科学合理的调配,才能使各种农业资源得到最高效率的使用。

2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现状及问题

(1)投入不足。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处于起步阶段,受管理技能和管理认知等限制,各地在这一方面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这种投入包括了物质上和人力上的投入,物质投入即财政制度在预算时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相对较少甚至忽视投入。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着资金的严重不足和发展的极大滞后,导致硬件建设不足,甚至一些较为科学、合理、先进的信息化建设创新方法无法进行。人才投入即是指信息化建设中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参与。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软件资源和完善的硬件设备,无论是信息化的管理或者应用都有赖于一些高水平的农业科技人才的参与。我国一些高校开设了一些针对性的课程,但无法满足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人才需求的数量,甚至一些接受过相关课程教育的人才也不愿意去农村工作。(2)认识不足。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正在逐步加快,信息化对于这一转变过程的推动有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农村公布较为广泛,且农民素质仍然需要大幅度提升,现阶段要使农民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是有极大困难的,作为农业生产的最大实践者,提高农民的信息化认识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农民信息化意识的不足直接影响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实施过程。另外,信息化对于现代农业经济的推动虽然有着很大的作用,但信息化本身首先要能作为一个健康的产业发展,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其他领域,才能成为一种有效的资源为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提供支持。(3)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不足。农业经济管理相关人员对于信息化的认识存在问题,会直接导致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工作开展。在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工作在管理机构、人员的专业化、资金投入的不足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农业经济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严重的问题。从而无法为农民的经济生产提供有效的信息。信息的共享、农业数据库的建设、农业经济信息系统的发展等都严重滞后。农业经济信息主要停留在价格变化的发布上,而对于国内外市场的分析、市场预警的分析存在重要的信息缺口。这些因素使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面临很大的困难。

3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1)因地制宜的进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科学规划。各地要根据自身的条件,结合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因地制宜的在自身承受范围内引进相对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从长远的发展制定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科学规划,认真听取相关专家的建议,根据规划逐步开展工作。(2)加大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各地要根据自身条件,采取有效、合理、合法的方法加大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这种资金投入要想真正满足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需要相当大的数目的。因此各级政府在自身财政的支持下设立专项基金,同时发动社会力量进行投入,通过竞争和市场机制,吸引一些企业和社会资金,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共建信息化。(3)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资源数据库。传统的机械和人力农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需求,各级政府要以信息化为手段,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方式,要建设信息化的农业作业区域,作好信息农业机械的使用指导和培训,吸引相关人才共同建设,使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能够加速发展。为了使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能够合理、系统、科学的进行,农业经济信息资源的建设是重要因素,各级政府要及时的建立并更新农业经济信息资源,农业管理部门要主导建立统一的农业经济信息资源库,使各个农业经济部门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交换,信息标准、信息发布方式都要做到统一规范,使信息资源能够更为集成化、及时化、兼容化、科学化、系统化。在农业信息采集的过程中要对相关信息进行充分的挖掘,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有用的信息,在信息采集的广泛性和目标性做到更好的平衡。(4)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根据自身条件尽可能的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提供硬件支持,配备适当的信息化建设所需设备,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保证这些设备能够得到科学、合理、有效的使用,使工作人员能够保持对信息化建设的热情和意识。要根据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的建设一些专业的农业信息网络。(5)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需要专业的人才,这些人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信息化建设的水平。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农业经济的科学管理相关理论与实践也越来越丰富,管理的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因此相关人员要具备充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而且要不断的吸收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以适应信息化和农业经济管理的不断发展。(6)逐步规范农业经济管理信息服务体系,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规范、有效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信息化建设必需要考虑的问题。各级政府要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科学的划分农业經济管理各个内容,建立对应的信息服务体系,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服务的基础上,为农民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如生物工程、栽培技术、精细化的土壤测控和施肥技术、农业作用营养的判断、定向农技培训等相关服务,管理人员要做到熟练掌握和查询相关服务的信息,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规范化的信息服务。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调整发展,农业经济也在不断向科技化、集群化、生态化的方向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提供了更为科学化的发展模式,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正在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但在现阶段,信息化建设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需要各级政府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不断的探索,采取各种对策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和速度。

参考文献

[1] 杨慧.浅谈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Z1):176.

[2] 田春玉.推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6):133.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问题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