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从经典开始

2017-04-20 04:57刘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4期
关键词:经典推广阅读

刘娟

摘要:本文就阅读从经典开始的观点展开,阐释了经典的含义,分析了阅读经典的必要性,提出了推广经典阅读的策略,以期通过经典书籍的阅读,提高本省的人文素养,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阅读;经典;推广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204-03

中国推广阅读的第一人朱永新曾提出“改变,从阅读开始”的观点并大量地举证阐释阅读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而笔者则进一步认为,阅读应该从经典开始。

一、经典的含义

经典阅读是指从阅读内容上区别于普通阅读的一种类型,即“以经典著作为阅读对象的阅读”[1]。而经典著作,一定是经过长时段的时间考验,不仅为同时代人接受,而且为下几代人所公认为人类文明或民族文化的公共精神财富。[2]它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在它周围制造批评话语的尘土,却也总把那些微粒抖掉”[3]。通俗地说经典就是经过历史的筛选与沉淀,留给后世最有价值又经久不衰的书籍,同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被不断赋予新的生命力和意义”[4]。它相对比普通读物,可读性、启发性及普世性更强。

二、经典阅读的必要性

如果要给经典著作分类的话,按其内容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外经典文学名著、名人传记、专业经典等几种类型,无论哪一种类型的经典都具有阅读的必要性。

1.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像《论语》、《老子》、《庄子》、《孟子》、《大学》、《中庸》等都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源头。修身、齐家、治国的观点中体现了和合有容、中道仁善、超然物外等精神理念。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聚集在一起,道德失范、信仰危机、价值观危机、生态失衡等一些社会弊病齐发,如果再不引起重视,国将不国。传统经典文化“不仅关注人与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关注人与社会、人类自身和谐与平衡”[5],有如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法宝,所以重拾经典势在必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是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源泉。”[6]所以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于个人,能够受其精神熏陶,明事理,提升自身修养;于国家,能教化民众、构建和谐社会,传承精神文明。

2.中外经典文学名著。中外经典文学名著,不乏体现家国情怀、友爱亲情、道德修养、人生感悟等方面的思想精华。如我国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四大名著所蕴含的历史意识、人生哲理、政治思考及对生命的体验;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里展现的勇于冒险和勇于战服自己的精神;俄国的《战争与和平》所表达的人道主义与博爱的精神等,不仅可以净化读者的心灵、完善人格、提升人生境界,还可以给读者一种艺术美的享受,提升读者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艺术情趣。

3.名人传记。梁启超曾说“读名人传记,最能激发人志气,且于应事接物之智慧增长不少。”[7]古今中外的名人因其在某一方面突出的成就而被世人称道甚至崇拜。优秀的人物传记往往会书写名人如何在困境中树立自己的人生方向,克服一切困难,锲而不舍的朝着人生方向去努力去奋斗并最终达到目的。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以名人的经历为榜样,激发自己的志气,鼓舞自己面对各种挫折和困难,给人生带来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读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青少年读者尤为重要。

4.专业经典。专业经典书籍是从专业的角度来区分的,如果说上述三类经典书籍面对的读者具有普遍性,而专业书籍更多的是针对专业领域里的读者来说的。第一,专业人士读自己本专业的经典,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吸收经验,使自己的业务水平精益求精,达到一个新高度。第二,非专业人士读非本专业的经典,一方面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另一方面还可以与本专业知识相结合,提高本专业的知识水平。比如搞文学的,如果想有所成绩就撇不开历史、哲学、宗教文化等,那么除了读文学类的经典书籍,历史类、哲学类、宗教文化类都应该要读一读才能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

总的来说,阅读经典,可以让读者打破时空的界限,感受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获得对人生生活更广泛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人格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三、推广经典阅读的策略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导向,推荐阅读书目。推广经典阅读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建构富有民族影响力的国家软实力,因此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导向,在全民中推荐经典阅读书目。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就表明要从“立足中华优秀传统、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8]等几方面着手。而这其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9]同时,“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也把爱国摆在首位,那么在我省乃至全国推荐经典阅读书目时,应该首选富有爱国主义的篇目,比如许多古诗词里都充满着爱国主义精神,可以作为青少年诵读篇目;又如一系列红色经典篇目《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林海雪原》等都可以作为全民阅读的推荐篇目,旨在阅读中能使读者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

2.充分发挥三大阵地的作用,发展阅读对象。①启蒙阵地——家庭亲子共读。在我国古代,人们注重养成教育,从小便通过对经典的诵读来进行启蒙教育,旨在培养行为习惯,树立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为塑造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现如今,大多数年轻的父母都很极尽所能从物质上满足自己的孩子,殊不知“幼儿的成长,除了必要的物质营养之外,还要有精神食粮——书籍。”[10]因此,我們应该学习借鉴古人的启蒙教育方式,从小给孩子读一些经典,比如适宜幼儿接受又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弟子规》,将里面可取的价值观念,像仁爱、孝悌、诚信、勤奋等教导给孩子。当然,近年来社会上掀起国学热,各种国学经典班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兴起,但是很多家长只是附庸风雅,流于形式。如果真要在读经典的过程中将其内化成自身的道德修养,笔者认为,亲子共读是更好的方式。一方面,家长在读得过程中进行教导,另一方面,家长在行为上也要按此做好榜样并让孩子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长此以往,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了,家长的修养提升了,家庭书香氛围也浓厚了。②教育阵地——校园师生共读。在笔者进行的全民阅读调查中,往往大多数人都带着功利的倾向去读书,社会需要什么就读什么,考试考什么就读什么。既然这样,在倡导全民阅读时,作为未来的接班人,青少年无疑是推广阅读的主体。在他们求学的阶段,利用中考高考这个指挥棒,加大文学经典在考试中的量度,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还是青少年个人都会重视经典的阅读。如何真正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避免陷入被迫阅读到讨厌阅读的窘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师生共读。老师可以根据考纲推荐一些优秀经典的书目,引导学生阅读;或者放映一些名著改编的同名电影与学生共同欣赏,在学生熟悉故事情节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举办一些读书品评会,与学生共同分析经典作品,加深对经典的理解以及加强对其精神的吸收。③社会阵地——图书馆全民普读。如果说学生群体是推广阅读的主群体的话,那么图书馆因为拥有的丰富的图书资源和面对的社会群体广泛而应该成为推广阅读的主阵地。笔者认为:第一,政府可以加大对图书馆的财政经费投入力度,为经典阅读的推广提供财政保障。这样一来图书馆就有足够的财力去购买经典书籍,举办各类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参与到阅读中来。二来,图书馆可以适当降低一些收费项目的费用,甚至可以采取免费办理借书证、阅读证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的读者愿意去图书馆阅读。第二,图书馆可以设立专门的经典阅览室或者经典书架,以便读者能够在茫茫书海中迅速找到经典书籍。第三,图书馆应该培养图书馆经典导读员,引导读者如何挑选、阅读经典书籍,与读者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和体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建立健全有效的機制,保障阅读权利。为了使全民阅读活动避免流于形式,要使全民阅读活动具有长期性和延续性,就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机制,来保障阅读的权利。首先,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或者制定地方法律条例,来赋予读者读书的权利,只有赋予公民阅读权,推动和保障公民的阅读活动才能可持续的开展下去。今年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根据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起草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目前,全国仅江苏、湖北、深圳出台了地方全民阅读法规。我省也可以根据情况出台一些地方法规条例,促进我省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其次,政府还可以集结、鼓励除了学校和图书馆之外的一切可以推广阅读的力量——政府机构、出版商、书店、协会、传媒机构等,规定各自的职能发挥各自的优势来进行阅读的宣传推广。比如,出版商出版再版经典书籍;书店宣传经营经典书籍;还可以通过媒电视公益广告,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推荐宣传经典书籍,引导阅读。再次,资源分配要均衡。在城区有公共图书馆,流动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在农村乡镇应该也要配置相应的书社书屋,宣传引导,给乡村人民一方精神领地,是阅读不在是城市人,读书人的专利,让越来越多的乡民也能参与到阅读中来。最后,设立保障和激励机制。全民阅读活动开展需要社会各级的投入,对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要采取一定的评价与激励措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总结和发掘活动中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大力宣传和表彰。

4.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并行不悖,树立阅读新观念。随着信息时代的日益深化和网络科技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倾向数字阅读。但是由于数字阅读容易助长“碎片化”“浅阅读”的阅读方式,被很多传统纸质阅读推崇者视为洪水猛兽,并一直有着读书还是读屏的争论。其实,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数字化了,阅读也是如此。《2015年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到2.96亿,通过手机进行阅读的用户占到52.2%。[11]数字阅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并且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将会长期并存。因此,在推广阅读的过程中,不能厚此薄彼,要充分发挥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使二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异质互补。在认同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并存的情况下,还需注意几点。首先,要注重在数字阅读中拓展人文素养,提高数字阅读的质量。在以电子书阅读器、平板电脑、手机等为阅读终端的阅读中,各个平台应该注重精神营养,有意识的提供精品,抵制黄色、低俗的作品。其次,可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维护网络文化建设,设置相应的监督体系,开发一些过滤的软件来净化网络空间。再次,引导数字阅读朝着“深阅读”“精阅读”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数字阅读才能真正强大起来,服务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而推崇传统阅读的人既可以继续自己的阅读方式又能借助数字阅读的便利进行阅读。

5.借助本土文化名人,激发阅读兴趣。在积极提倡推广经典阅读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借助地方文化名人所体现的精神和人格魅力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就福建而言,历史上产生的有影响的杰出人物,如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南宋词人柳永、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福州三大才女庐隐、冰心、林徽因等,他们给后世都留下了一些不朽的著作。单拿朱熹来说,我国著名学者蔡尚思曾有诗云:“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这一跨越时空穿透历史的高度评价,道出了中国古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辉煌鼎盛,也道出了朱熹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朱熹一生给后世留下许多影响深远的著作与诗词,如《朱子家训》、《童蒙须知》、《劝学》、《观书有感》等都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作为经典作品诵读与学习。那么作为朱熹的故乡——福建,我们更有理由积极发掘朱子优秀文化,把朱子优秀文化同福建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使朱子精华思想能够在海西大地上广泛传播,发扬光大。

四、结语

全民阅读,从阅读经典开始。阅读经典著作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也是为了一个悠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还是寻求一个完善独立的自我与品格的最好途径。因此,在推广全民阅读的过程中,应该发挥动员社会各级力量,完善各种机制,共同提倡经典阅读,营造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城市、书香社会,提高国民素质,为提升我省,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阅读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1.

[2]许纪霖.读书人站起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90.

[3][意]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5.

[4]傅伟.公共图书馆引领大众经典阅读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6):89.

[5]胡伟,王淑洁.后现代道德与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基础——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现实意义[J].社会科学家,2012,(12):36.

[6]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6.

[7]梁启超.饮冰室合集,饮冰室专集之七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9:12

[8][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91

[10]朱永新.我的阅读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43.

[11]我国已进入全新数字阅读代.[EB/OL].

http://bjrb.bjd.com.cn/html/2016-04/14/content_25594.htm

Abstract:The paper,taking as foundation the view point that the classic is the first step of reading,points out the classic's connotation,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reading them,and concludes the strategy to widespread classic reading,in order to enhance the intellectual spirit and the social harmony in Fujian.

Key words:reading;classic;promotion

猜你喜欢
经典推广阅读
谈如何接近经典——以《论语》为中心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