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评价学生时请收住“金口”

2017-04-20 11:47徐孝辉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金口宽容鼓励

徐孝辉

摘 要:教研课上,教师对于读错生字的学生进行训斥,不再过问至结束;对于学困生的一次考试高分持怀疑态度,质问是不是抄来的成绩,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评价中缺少鼓励和宽容,收不住自己对学生发展起至关重要的“金口玉牙”。教师应该用激励性评价,为孩子创造一个优越的教育环境,恰当运用好评价这一工具,促进自身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评价;鼓励;宽容

老师的话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同样具有很高的权威,尤其是精神上的。你说过多少“无意”的话,给孩子能带来什么?请看下面的事例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案例一:在一次低年级语文教研课上,做课老师有条不紊地激情导入,品析课文时,学生也在老师的渲染下焦急地举起自己的小手,用期盼的眼神看着老师,要向老师和同学说出自己的思考。老师用赞许的目光看着答对的学生,作答的学生也美美地坐下,又举起小手渴望于再次点名……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老师也显得自信了许多。老师在黑板上写了本课五个生字,分上下两行,用教鞭指着生字让同学认读并组词。这时,一个女生在别的同学认读了几个字以后也怯怯地兴起了小手,声音不太洪亮,认读了生字,刚要组词,老师马上说:“这个字是汲吗?看哪去了?”然后就点名让别的学生继续作答。(原来老师所指的生字“赖”在这个女生认读生字“汲”上面,上下两行字间的距离不超过一个字的大小。)课堂教学照常进行,其他同学仍然回答着老师的提问,这个小女孩站起来时,课堂时间刚过三分之一。

剩下的时间里,这个女生一直站着,她也举过手,不过不像其他同学那样举得高高的,而是矮了许多,但是老师再也没有点名让她回答,直到听课的老师离开,一堂课就这样结束了。无论其他同学感觉怎样好,我想这个小女孩是熬下来的,感觉肯定不好。在全班同学面前站了大半节课,更严重的是在听课的老师和领导面前。可能是老师忙于下面的教学环节,忽略了还有一个站立的学生,并非真心要孩子站下去。但生硬的话语,没再给一次回答的机会,很难想象这个女生还会有举起手回答的勇气。即便有勇气举手,也是瞻前顾后、缩手缩脚,发展受到限制。

还有一个较为普遍的案例: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班级在学习上都会有一些“后进生”,现在称“学困生”。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差生”总是嗤之以鼻、嘲笑诽谤。作为被贴上“差生”标签的学生,则经常会有一个共同感觉是:自己是“差生”,别人看不起自己,学习又不好,老师也瞅我不太顺眼等情绪,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而这种情绪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上课不积极、违纪、辍学等一系列消极行为。偶尔哪一天在活动或老师的激励中,会下定决心刻苦努力一次,好好学习,如果考试一下提高很多,大多老师会有怀疑的态度,认为这个成绩对于他们是不真实的,会脱口而出:“这次考试是不是抄来的”,这无异于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而心灰意冷。

透过这两个案例,我们能看到,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教育学习中,老师的“金口”评价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是多么重要。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每位教师都要树立新型正确的学生观,案例一中的教研课还有很多听课老师或领导,如果没有,授课教师恐怕非一个“严厉”二字能形容的。案例二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评价用的是思维定式,想当然地不计后果地评论,这是过分注重学生的分数而忽视学生发展的评价。不去透过表象细微地观察学生的变化,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发展,而只是侧重于学生考试得了多少分,很少关心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在自身成长中存在或滋生了哪些问题,取得了哪些细微的进步。

陶行知先生早就提醒老师注意:“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老师应用爱己之心爱人,“不可爱”的孩子更需要爱,学生需要教师的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案例一中这个小女生的错误同这个老师的错误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们的老师往往放不下师道尊严,放不下高压下的权威,更放不下的是自己的虚荣,不允许学生给自己“抹黑”,尤其是在大庭广众的教研课上。殊不知这会令自己更“抹黑”。我想,只要稍稍懂得教学艺术的老师,也会因注意这样的细节而使自己大放光彩。

我愿所有的老师不以工作无暇为借口,注重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从心里求变,变理念、变方法,树立正确新型的学生观,收住自己足以阻碍学生发展的“金口玉牙”,用激励性评价,为孩子创造一个优越的教育环境,恰當运用好评价这一工具,对我们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有更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安小梅.浅谈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1).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金口宽容鼓励
青岛古镇系列之三——金口镇,因港而兴
撬开学生的“金口”
金口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我努力读懂“宽容”这首诗
宽容在班集体教育中的作用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我的星际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