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依恋类型和恋爱幸福感:亲密度的中介*

2017-04-21 01:44闫睿杰赵久波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恋人幸福感

王 优 闫睿杰 赵久波

中国.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广州) 510515 E-mail:wangyou@smu.edu.cn

·论 著·(社会心理)

大学生依恋类型和恋爱幸福感:亲密度的中介*

王 优 闫睿杰 赵久波

中国.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广州) 510515 E-mail:wangyou@smu.edu.cn

目的:调查大学生的依恋类型、恋爱关系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特点,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关系问卷、实际亲密度量表、大学生恋爱幸福感问卷对243名恋爱中的在校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男性大学生在恋爱幸福感的性态度维度得分高于女性大学生(t=3.688,P<0.001);独生子女在依恋类型的轻视型维度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t=2.199,P<0.05);只有1次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在恋爱幸福感的恋人间共同兴趣爱好维度得分显著高于3次及以上(P<0.05);家庭经济状况中等和一般的大学生在依恋类型的轻视型维度得分(P<0.05)和恋爱幸福感的恋人间共同兴趣爱好维度得分(P<0.05)高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大学生安全型依恋与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呈正相关(r=0.371,0.426;P<0.01),轻视型依恋、害怕型依恋与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呈负相关(-0.271≤r≤-0.417,P<0.01)。亲密度在安全型依恋和恋爱幸福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F=179.469,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60.61%;亲密度在轻视型依恋和恋爱幸福感之间为完全中介作用(F= 163.781,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0.36%;亲密度在害怕型依恋和恋爱幸福感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F=164.949,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1.83%。结论:大学生依恋类型的安全型、轻视型、害怕型维度通过恋人间的亲密度影响了恋爱幸福感。

大学生;依恋类型;亲密度;恋爱幸福感

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当代大学校园中的恋爱现象越来越普遍,并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方面。例如,恋爱大学生的情感倦怠伴随较低的自我评价以及较高的抑郁和孤独感[1],75.8%的恋爱大学生发生过精神暴力[2]。除了探讨大学生恋爱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外,一些研究开始关注其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研究报告,恋爱大学生的人际安全感高于未恋爱大学生[3],恋爱状况与医学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4]。恋爱幸福感是指处于恋爱中的个体对其关系的主观评价[5]。以往研究发现,恋爱幸福感与恋爱关系持续时间、家庭教养方式等外部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成人依恋类型等个体因素的影响[6]。

成人依恋是指成人与重要他人(如恋人)形成持久和强烈的情感联结。成人依恋的影响体现在人际关系中的认知、行为和情感反应等各个层面[7]。例如,焦虑型依恋个体倾向于加强负性情绪状态和夸大威胁,表现出对于消极刺激的注意偏向,而回避型依恋个体则表现出对于消极刺激的注意回避[8]。此外,大学生的依恋安全维度得分能够正向预测其情绪适应,而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维度得分能够负向预测情绪适应[9]。有关成人依恋与恋爱关系的多项研究也报告,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与恋爱关系满意度呈负相关[10],安全型依恋大学生的情感倦怠水平低于其他非安全型依恋[1],依恋回避能够负向预测大学生的恋爱幸福感[6]。

成人依恋使得个体能够与他人建立起亲密的人际关系。然而,人际关系类型亲密与否和双方之间实际的亲密度高低并不等同[11]。亲密度是人际关系中的双方根据交往的直接经验而产生的自发性情感,决定了个体对他人利益关心和努力的程度。已有研究发现,亲密度高的恋人与自我表征的重叠程度更高,表现出恋人参照效应,而亲密度低的恋人则无此种现象[12]。因此,大学生恋爱关系虽然属于亲密关系,但恋人之间的亲密度并不一定高。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其恋爱关系的亲密度可能存在差异,并成为影响恋爱幸福感的潜在因素。

综上所述,既往对成人依恋与恋爱幸福感的关系已有一定认识,但尚缺乏对亲密度与恋爱幸福感关系的研究,以及对依恋类型、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三者关系的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旨在调查大学生的成人依恋类型、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现状,并探索亲密度在依恋类型和恋爱幸福感中的中介作用,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开展恋爱相关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以广州市7所高校恋爱中的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采取方便抽样方法,共发放300份电子版问卷,回收问卷263份,有效问卷243份(92.40%)。其中男生79人(32.5%);女生164人(67.5%);独生子女61人(25.1%),非独生子女182人(74.9%);大一13人(5.3%),大二27人(11.1%),大三84人(34.6%),大四95人(39.1%),大五12人(4.9%),研究生12人(4.9%);有1次恋爱经历143人(58.8%),2次恋爱经历59人(24.3%),3次及以上41人(16.9%);家庭经济状况属于富裕的0人(0.0%),中等水平68人(28.0%),一般147人(60.5%),经济困难28人(11.5%)。

1.2 方法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社会人口学指标(年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年级);家庭经济情况;恋爱经历。

1.2.2 关系问卷(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 由Bartholomew和Horowitz编制于1991年,用于评定成人依恋类型。该问卷包括4段短文,分别描述4种依恋类型(安全型、轻视型、倾注型和害怕型)的典型表现,采用1~5级评分法对每段短文进行评价(1表示一点也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将评分最高的作为自己的依恋类型[13]。

1.2.3 亲密度量表(Real Affection Questionnaire)

取自Lau编制的中国人人际关系量表中的实际亲密度量表,该量表包含4个条目,1~5级评分(1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量表得分越高,表明与特定对象之间的亲密度越高。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5[14]。

1.2.4 大学生恋爱幸福感问卷(Questionnaire on College Students’Love Well-being) 由张瑞编制[5],共23个题目,包括6个维度:性格匹配度、恋人交流方式、恋人间共同兴趣爱好、相互扶持度、性态度、相互信任感,采用1~5级评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6,分半信度为0.807。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为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量表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比较

2.1.1 男女大学生在依恋类型、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得分上的差异比较 表1显示,男性大学生在恋爱幸福感的性态度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大学生。

2.1.2 独生和非独生大学生在依恋类型、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得分上的差异比较 表2显示,独生子女在依恋类型的轻视型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表1 男女大学生依恋类型、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得分的比较(n=243,)

表1 男女大学生依恋类型、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得分的比较(n=243,)

项 目 男(n=79)女(n=164)t P安全型 3.92±0.96 3.77±1.16 1.064 0.289轻视型 2.53±1.10 2.71±1.19-1.146 0.253倾注型 2.54±1.00 2.59±1.23-0.278 0.781害怕型 2.08±1.01 2.24±1.21-1.094 0.275亲密度 17.96±2.38 17.36±2.87 1.616 0.107性格匹配度19.28±2.57 19.76±2.93-1.253 0.211恋人交流方式17.25±2.21 16.78±2.76 1.330 0.185恋人间共同兴趣爱好 11.44±2.09 11.51±2.63-0.222 0.825相互扶持度18.03±2.40 17.97±2.58 1.161 0.872性态度 16.95±2.60 15.43±3.18 3.688<0.001相互信任感12.91±1.44 12.87±2.29 0.163 0.870恋爱幸福感总分 95.86±10.96 94.33±13.29 0.888 0.375

表2 独生和非独生大学生依恋类型、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得分的比较(n=243,)

表2 独生和非独生大学生依恋类型、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得分的比较(n=243,)

项 目 独生(n=61)非独生(n=182)t P安全型 3.70±1.01 3.86±1.13-0.971 0.332轻视型 2.93±1.22 2.56±1.12 2.199 0.029倾注型 2.57±1.15 2.57±1.16 0.014 0.989害怕型 2.31±1.19 2.14±1.14 0.990 0.323亲密度 17.39±2.05 17.61±2.93-0.635 0.526性格匹配度 19.92±2.37 19.50±2.96 1.001 0.318恋人交流方式16.90±2.57 16.95±2.61-0.113 0.910恋人间共同兴趣爱好 11.39±2.26 11.52±2.53-0.353 0.725相互扶持度 18.41±1.90 17.85±2.69 1.793 0.075性态度 15.93±3.54 15.92±2.92 0.023 0.982相互信任感 12.90±2.20 12.88±2.00 0.074 0.941恋爱幸福感总分 95.46±11.97 94.62±12.81 0.452 0.651

2.1.3 不同恋爱次数大学生在依恋类型、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得分上的比较 表3显示,只有1次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在恋爱幸福感的恋人间共同兴趣爱好维度得分上显著高于3次及以上。

2.1.4 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大学生在依恋类型、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得分上的比较 表4显示,家庭经济状况中等和一般的大学生在依恋类型的轻视型维度和恋爱幸福感的恋人间共同兴趣爱好维度得分上显著高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

表3 不同恋爱次数大学生依恋类型、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得分的比较(n=243,)

表3 不同恋爱次数大学生依恋类型、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得分的比较(n=243,)

项 目 1次(n=143) 2次(n=59) 3次及以上(n=41) F P安全型 3.78±1.18 4.03±0.87 3.66±1.09 2.169 0.120轻视型 2.62±1.04 2.69±1.40 2.71±1.21 0.125 0.883倾注型 2.60±1.21 2.53±1.15 2.54±1.00 0.115 0.892害怕型 2.31±1.17 1.93±1.07 2.12±1.17 2.479 0.089亲密度 17.31±3.18 17.86±2.19 17.98±1.35 2.029 0.136性格匹配度 19.35±2.93 20.17±2.46 19.68±2.85 1.792 0.169恋人交流方式 16.83±2.76 17.15±2.41 17.00±2.29 0.345 0.708恋人间共同兴趣爱好 11.82±2.43 11.12±2.90 10.88±1.60 4.556 0.013相互扶持度 17.82±2.77 18.59±2.06 17.71±2.08 3.090 0.050性态度 15.78±3.11 16.58±3.13 15.51±2.82 1.868 0.157相互信任感 12.80±1.97 12.97±2.33 13.05±1.92 0.286 0.751恋爱幸福感总分 94.39±13.30 96.58±12.26 93.83±10.27 0.783 0.458

表4 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大学生依恋类型、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得分的比较(n=243,)

表4 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大学生依恋类型、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得分的比较(n=243,)

项 目 中等(n=68) 一般(n=147) 困难(n=28) F P安全型 3.82±0.99 3.76±1.15 4.18±1.02 1.762 0.174轻视型 2.71±1.27 2.73±1.14 2.14±0.85 5.182 0.008倾注型 2.37±1.21 2.65±1.11 2.64±1.22 1.482 0.229害怕型 2.32±1.14 2.14±1.20 2.11±0.88 0.729 0.486亲密度 17.59±2.49 17.37±2.88 18.46±2.35 2.355 0.102性格匹配度 19.34±2.75 19.77±2.86 19.39±2.83 0.628 0.534恋人交流方式 17.51±2.33 16.69±2.79 16.82±1.93 2.675 0.075恋人间共同兴趣爱好 12.10±2.41 11.37±2.62 10.64±0.95 9.730 <0.001相互扶持度 18.29±2.23 17.95±2.67 17.43±2.35 1.208 0.301性态度 16.06±2.55 15.86±3.41 15.93±2.42 0.109 0.897相互信任感 13.25±1.97 12.73±2.18 12.82±1.39 1.562 0.216恋爱幸福感总分 96.56±10.56 94.37±14.11 93.04±7.30 1.809 0.169

2.2 依恋类型、亲密度与恋爱幸福感得分的相关

表5显示,除倾注型依恋得分与恋爱幸福感得分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外,安全型、轻视型和害怕型依恋得分与亲密度、恋爱幸福感均两两相关。其中,安全型依恋与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正相关,轻视型依恋、害怕型依恋与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负相关。

表5 依恋类型与亲密度、恋爱幸福感得分的相关(r)

2.3 亲密度在依恋类型与恋爱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2.3.1 亲密度在安全型依恋与恋爱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先建立中介效应路径分析图。分别对各个路径进行回归分析。第一步,以亲密度为因变量,安全型依恋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第二步,以恋爱幸福感为因变量,安全型依恋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第三步,以恋爱幸福感为因变量,安全型得分和亲密度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由表6可知,第一、二、三步检验检验均显著,亲密度中介作用显著。其中,在第二步,安全型依恋为自变量,做对恋爱幸福感的回归分析中,整个方差的解释力只有18.1%。而在第三步,安全型依恋与亲密度同时作为自变量,对恋爱幸福感的回归分析中,整个方程的解释力提升到59.9%,增加了41.8%。安全型依恋的β值下降但仍显著,这说明安全型依恋除了直接影响恋爱幸福感,还通过亲密度间接影响恋爱幸福感。亲密度的中介效应为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60.61%。

表6 大学生亲密度在安全型依恋和恋爱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2.3.2 亲密度在轻视型依恋与恋爱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由表7可知,第一、二、三步检验检验均显著,亲密度中介作用显著。其中,在第二步,轻视型依恋为自变量,做对恋爱幸福感的回归分析中,整个方差的解释力只有7.3%。而在第三步,轻视型依恋与亲密度同时作为自变量,对恋爱幸福感的回归分析中,整个方程的解释力提升到57.7%,增加了50.3%。轻视型依恋的β值下降并不再显著,这说明轻视型依恋仅通过亲密度间接影响恋爱幸福感。亲密度的中介效应为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0.36%。

表7 大学生亲密度在轻视型依恋和恋爱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2.3.3 亲密度在害怕型依恋与恋爱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由表8可知,第一、二、三步检验检验均显著,亲密度中介作用显著。其中,在第二步,害怕型依恋为自变量,做对恋爱幸福感的回归分析中,整个方差的解释力只有13.8%。而在第三步,轻视型依恋与亲密度同时作为自变量,对恋爱幸福感的回归分析中,整个方程的解释力提升到57.9%,增加了44.1%。害怕型依恋的β值下降并不再显著,这说明害怕型依恋仅通过亲密度间接影响恋爱幸福感。亲密度的中介效应为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1.83%。

表8 大学生亲密度在害怕型依恋和恋爱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男大学生在恋爱幸福感的性态度维度得分高于女大学生,与以往研究报告的结果相似[13],可能与生理差异及社会观念有关。独生子女在依恋类型的轻视型维度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提示独生子女相对于非独生子女独立意识更强,需要更多的自由空间,容易忽视恋人的感受。前人研究报告,独生子女依恋回避的得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15],这与本研究结果存在不同之处,原因可能在于,依恋回避包含对关系的恐惧以及对依赖的不适两个维度,而本研究中的轻视型主要指后者。在本研究中,只有1次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在恋爱幸福感的恋人间共同兴趣爱好维度得分高于3次及以上,提示初次恋爱的大学生更可能是由于志趣相投而建立起恋爱关系。家庭经济状况中等和一般的大学生在依恋类型的轻视型维度得分高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反映出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大学生独立意识较强,较少依赖恋人。另外,家庭经济状况中等和一般的大学生在恋爱幸福感的恋人间共同兴趣爱好维度得分高于家庭经济困难,表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大学生更容易拥有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恋人,这可能与家庭可以为其提供更多发展兴趣爱好的机会有关。

对于大学生依恋类型、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的关系,本研究显示,安全型、轻视型和害怕型3种依恋类型与大学生恋爱幸福感相关,倾注型依恋与恋爱幸福感不相关。以往研究也报告过,依恋类型与恋爱关系质量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本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点[10,16-17]。本研究还发现,亲密度与安全型依恋呈正相关,与轻视型和害怕型依恋呈负相关,表明安全型依恋较高的大学生与恋人之间的实际亲密度较强,恋人与自我的重叠度高,关心和维护恋人的利益;而轻视型和害怕型依恋较高的大学生与恋人之间的亲密度较弱,其自我难以包含恋人,对恋人的关心较少。此外,大学生恋人间的亲密度也与恋爱幸福感呈正相关,表明亲密度越高,彼此越能亲近和关心,恋爱幸福感也越高。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分析表明,亲密度在安全型依恋和恋爱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也就是说,安全型依恋除了直接正向预测恋爱幸福感之外,也间接通过恋人间的亲密度正向预测恋爱幸福感。可能的机制在于,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对自我和他人都持有积极的看法[13],更多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如求助)和情绪调节方式[9,18],从而体验到更高的幸福感[19]。此外,安全型依恋的个体能够在保持独立自我的情况下依赖他人,保持亲近,从而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亲密度,并进一步促进了幸福感的提升。

此外,亲密度在轻视型、害怕型依恋与恋爱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即轻视型和害怕型依恋是通过恋人间的亲密度间接负向预测恋爱幸福感。轻视型依恋个体的内部工作模式特点是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而他人是不可信赖的[20],因而在人际交往中习惯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较少有关心他人、依赖他人的想法,自我表露度低,不容易与恋人产生亲密感,进而影响了恋爱幸福感。害怕型依恋个体的内部工作模式是认为自己是无价值的,他人也是不值得信赖的[20],所以为了避免被伤害或被拒绝,无法完全信任和依赖恋人,应对方式和情绪调节策略更为消极[9,18],由此可能导致了与恋人的亲密度不强,并造成恋爱幸福感较低。

本研究的发现提示,恋人间的亲密度在大学生依恋类型和恋爱幸福感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尤其是对于具有不安全依恋的大学生而言,增进恋人间的亲密度是提升恋爱幸福感的有效途径。可以尝试的方法包括与恋人分享喜怒哀乐,熟悉恋人的个性、兴趣及生活习惯,以及给予恋人以必要的理解和支持。高校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针对人际亲密度的提升方法开展工作,促进恋爱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

[1]童辉杰,黄成毅.恋爱大学生情感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6,28(2):288-291

[2]刘丽,李鑫洁.自尊在母亲教养方式和恋爱暴力中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3):477-481

[3]铁怡,赵久波,张小远.安全感与幸福感:爱与归属感的中介作用和恋爱的调节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4):612-615

[4]周金艳,向小军,胡烨.医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3):279-281

[5]张瑞.大学生恋爱幸福感问卷的初步编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8):169-171

[6]冯邵珍,吴敏.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与恋爱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31(3):34-36

[7]王岩,王大华.成人依恋的稳定性[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28 (4):442-448

[8]张晓露,陈旭.成人依恋风格在信息加工中表现出差异性的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4,32(3):448-457

[9]李彩娜,党健宁,王彩云.大学生情绪适应及其与依恋、情绪调节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7(9):708-712

[10]陆爱桃,张积家,Michael Harris Bond,等.情侣依恋与情感投入:性别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12,39(3):654-658

[11]夏瑞雪,金瑞秸,赵海燕,等.实际亲密度对自我概念包含不同类型他人的调节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5):843-847

[12]周丽,苏彦捷.实际亲密度对恋人参照效应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8,40(4):487-495

[13]李同归,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J].心理学报,2006,38(3):399-406

[14]Lau K H.Indigenous modeling on Chinese interpersonal behaviors by using Guanxi[D].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05

[15]赵晶,郑林科,肖琼,等.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112-115

[16]刘泽文,崔萌,韩易静.青年恋人的成人依恋、冲突解决行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7(8):597-601

[17]梁丽,郭成.高校已婚青年教师的婚姻满意度与成人依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7(11):865-868

[18]刘庆明,杨印杭,李红.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2):1854-1858

[19]卢莎,赵富才.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1):1750-1752

[20]王争艳,刘迎泽,杨叶.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研究概述及探讨[J].心理科学进展,2005,23(5):629-639

Romantic Real Affection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hment Style and Love Well-be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ANG You,YAN Ruijie,ZHAO Jiubo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15,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attachment style,the real affection and the love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Methods:The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the Real Affection Questionnaire and the Questionnaire on College Students’Love Well-being were administered to 243 college students who were currently in a romantic relationship.Results:Male college students’scores on the attitude to sex dimension of the love wellbeing was higher than female(t=3.688,P<0.001);The only-child college students’scores on the dismissing attachment style was higher than those who were not the only child(t=2.199,P<0.05);Students who had been in a romantic relationship for the first time had higher scores on the common interests dimension of the love well-being than those experiencing several romantic relationships(P<0.05);Students from higher and average income families had higher scores on the dismissing attachment style and the common interests dimension of the love well-being than those from lower income families(all P<0.05).The secure attachment styl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eal affection and the love well-being(r=0.371,0.426;P<0.01),while the dismissing and fearful attachment styl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eal affection and the love well-being(-0.271≤r≤-0.417,P<0.01).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cure attachment style and love well-being was partial mediated by the real affection(F=179.469, P<0.001),and the mediation effect was 60.61%;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smissing attachment style and love well -being was fully mediated by the real affection(F=163.781,P<0.001),and the mediation effect was 80.36%;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earful attachment style and love well-being was fully mediated by the real affection(F= 164.949,P<0.001),and the mediation effect was 81.83%.Conclusion:The secure,dismissing and fearful attachment styl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fluence their love well-being through the real affection between the lovers.

College students;Attachment style;Real affection;Love well-being

R395.6,B844.2

A

1005-1252(2017)03-0357-06

10.13342/j.cnki.cjhp.2017.03.012

2016-12-17)

http://www.cjhp.com.cn/

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特色创新项目(编号:2015GXJK);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编号:2011CY009)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恋人幸福感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影子恋人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完美恋人 一汽·大众全新一代CC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作为一个交谈者,一本书比一个朋友或一位恋人更加可靠
恋人对香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