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2017-04-21 11:13李文安郭镇声李丽霞洪楚亮刘东坡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硬化性检出率心电图

李文安 郭镇声 李丽霞 洪楚亮 刘东坡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人院后均分别给予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为86.73%(85/98),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59.18%(5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方面,动态心电图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临床诊断价值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通常情况下简称为“冠心病”,与癌症、脑卒中合称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而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是疾病在进展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上必须对本病加强诊断。现阶段,心电图是临床诊断本病的必要检查方式,其中常规心电图是最常用、最便捷的方法之一,而动态心电图是一种新兴的检查方法。鉴于此,本研究就“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并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详情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臟病心律失常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且均经临床确诊;(2)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特殊患者;(3)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98例患者中包括:男55例(56.12%),女43例(43.88%);年龄33~80岁,平均(52.5±5.9)岁;病程7d~10年,平均(3 20±1.14)年;合并高血压62例(63.27%),糖尿病33例(33.67%),高血脂35例(35.71%)。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分别给予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

1.2检查方法

1.2.1常规心电图 检查前3d开始停药相关药物,检查时患者全身放松、心情平稳,取平卧位,由我院专科医师使用常规12导联行心电图检查,参数设定为增益10mm/mV、纸速25mm/s。并排除直接或间接影响心电图记录结果的相关因素,以保证GCG基线平稳无干扰。

1.2.2动态心电图 待常规心电图检查完成后,再由我院专科医师使用12导联动态心电仪行动态心电图检查,24h动态监测患者的心电信息。给患者佩戴仪器设备后,进行多体位活动记录,并排除体位对诊断结果的影响和干扰。嘱咐患者保障平稳的心态,减少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的影响。最后,再将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汇总分析,并由至少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专科医师进行统一阅片。

1.3诊断标准

以“病理学”作为冠心病并心律失常诊断的“金标准”。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并心律失常阳性标准为:(1)ST段呈水平型或下降型下移>0.1mV;(2)下移时间持续≥lms;(3)两次心肌缺血的发作时间间隔≥lms,sT段的测量以J点后80ms为标准。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及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检查指标的差异性。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为86.73%(85/98),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59.18%(5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种检查方法对心律失常的检查情况比较

动态心电图对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及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饮食结构的改变及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及致残、致死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据相关资料显示:20年来,全球冠心病死亡率增加34.9%,我国增加120.3%,且我国冠心病死亡率占全球总数的13%。因此,冠心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并不是不无道理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器质性病变或机能障碍,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常发病于45岁以上的男性和55岁以上绝经后的女性,且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症状的更易患病。而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心律失常又能引起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减少,彼此作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极大地增加了患者致残、致死的风险。因此,积极加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对其临床治疗及预后致残率、致死率的减少,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常规心电图是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中最早、最常用、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因其具有无创性、重复性、可操作性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且性价比高,但最大的缺点在于受限于监测时间,从而难以检查出明显的心肌缺血现象,故极易对冠心病并心律失常的产生漏诊,大大降低了其阳性检出率。而动态心电图通过24h动态连续的监测与记录,在24h内科获得至少10万余次的心搏电信号,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实时、丰富的临床数据,使其临床治疗更加有理可依。因此,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的准确性、可信度以及完善性等优势,均要明显得多。由此可见,动态心电图基本上完美的克服了常规心电图的缺点。此外,本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明: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尤其是对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检出率较高。这与相关文献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在临床诊断冠心病并心律失常方面,动态心电图确实要优于常规心电图,完全可作为临床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以提高其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硬化性检出率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APO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老年人体检心电图异常及相关因素分析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异位再发的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一例
你家孩子胖不胖
血清hs—CRP及IL—6水平检测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脑病患者诊断中的意义
山东中小学生四成视力不良,三成超重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