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综合干预和康复治疗临床观察

2017-04-24 01:34焦芳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8期
关键词:脑病缺血性神经功能

焦芳莉

河南舞钢公司总医院 舞钢 46250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综合干预和康复治疗临床观察

焦芳莉

河南舞钢公司总医院 舞钢 462500

目的 观察早期综合干预和康复治疗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早期综合干预和康复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NBNA(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9%)高于对照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4周、28周发育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早期综合干预和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患儿的神经功能,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综合干预;康复治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因围产期窒息而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产生一系列的脑病表现,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有着。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围产期保健及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大大提升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生存率,但仍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儿远期预后[1]。赵梁育[2]指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积极的早期干预及康复治疗,能够促进患儿神经系统的恢复,预防发生脑性瘫痪,减少后遗症。本文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综合干预和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03—2016-02我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出生日龄1~15(6.3±1.4)d,胎龄37~42(39.7±1.9)周;发病时间1~18(7.1±1.5)h;病情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分别21例、17例、6例。实验组男28例,女16例;出生日龄1~17(6.2±1.8)d;胎龄37~42(39.2±1.4)周;发病时间1~18(7.4±1.3)h;病情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分别19例、18例、7例。2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具有围产期窒息史;(2)异常神经症状等符合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标准;(3)经头颅CT检查确诊;(4)患儿家属同意加入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排除标准:(1)有先天疾病者;(2)孕妇分娩过程中应用吗啡者;(3)合并高热及肺炎者;(4)患儿家属拒绝加入实验者。

1.3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依据患儿临床表现进行使用人工呼吸机纠正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多巴胺纠正低血压;给予足够的葡萄糖保证脑组织能量代谢所需;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如血钙<1.9 mmol/L应用葡萄糖酸钙;补液;维生素C、E脑保护剂;苯巴比妥钠控制惊厥;地塞米松、呋塞米或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内高压;细胞色素C三磷酸脲苷辅酶A降低改善症状等。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早期综合干预和康复治疗:静滴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黑龙江哈尔滨医大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4601,规格:2 mL:20 mg),20 mg/次,1次/d,10 d为1疗程,间歇10 d后进入下一疗程;实施高压氧疗法,1次/d,10 d为1疗程,间歇10 d后进入下一疗程。康复治疗:依据1~3岁早期神经功能干预大纲对患儿进行动作、视听、语言、感知等多方面能力的强化训练,如指导患儿家属教患儿做体操,早期进行语言及动作早期锻炼;采用鲜艳的色彩刺激患儿的视觉;并有意识的与患儿进行目光、感情交流。在温暖、舒适房间中,播放舒缓的音乐,新生儿处于全裸状态下,对新生儿的面部、胸部、腹部、四肢等全身进行抚触训练,20 min/次,早晚各1次。还可对患儿在涌泉穴、三阴交、百会等穴位进行按摩及针灸,提高患儿的神经传导功能。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后NBNA(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包括行为能力(共27个条目)和神经反射(共20个条目),总分为≥37分者表示正常,总分<37分者表示需要跟踪随访[4]。

1.5 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和阳性体征完全消失,意识状态、肌肉张力水平、反射能力均恢复到正常症状,NBNA评分超过35分;有效:症状和阳性体征明显减轻,意识状态、肌肉张力水平、反射能力基本恢复正常状态,NBNA评分超过35分;无效:未达有效标准[5]。显效及有效的构成比总和记为总有效率。在治疗4周及28周通过发育商(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判断新生儿预后情况,75分为分界,分数越高,预后越好[6]。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NBNA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NBN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NBN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治疗前后NBNA评分比较 (±s,分)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5.91,△P=0.015

2.3 2组的发育商比较 2组发育商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28周的发育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发育商比较 (±s,分)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因围产期窒息导致脑损伤,出现相应症状的疾病,是造成新生儿病残的主要病因,给患儿的远期生存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病情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具有较高的病死率。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虽然降低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死率,但在治疗后多数患儿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为患儿以后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目前,改善患儿的远期预后已成为临床儿科医师的一项重要研究项目。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为多种宫内因素、分娩因素,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有学者认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患儿局部脑组织处于相对缺氧状态,钙离子含量增加,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对局部脑组织造成一定损伤,如不能及时纠正脑组织的缺氧缺血状态,则可能导致脑损伤严重,处于不可逆状态,产生相应的后遗症,给患儿未来的生活带来影响。而再灌注时,可能因神经生长因子、兴奋性氨基酸等变化,导致神经细胞的凋亡[7]。早期的细胞凋亡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如能够早期恢复能量代谢,减少再灌注伤害,清除导致神经细胞凋亡的因素,则能够阻止或逆转神经细胞凋亡,从而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神经功能,减轻或避免后遗症,提高患儿预后。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在依据患儿症状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静滴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主要成分是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主要适用于治疗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能够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功能恢复,作用机制为促进“神经重构”(神经细胞的生存、轴突生长和突触生长),能够保护损伤后的继发性神经退化,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及脑水肿,改善细胞膜酶活性减轻神经细胞水肿。高压氧疗可改善脑细胞的能量代谢状况,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

研究显示,2岁左右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最为快速的时期,可塑性较强,如能够进行恰当的干预及康复能够促进脑细胞的自我修复及神经纤维的代偿性生长,从而改善大脑的神经功能[8]。本次实验中,实验组依据1~3岁早期神经功能干预大纲进行康复治疗,通过对动作、视听、语言、感知等多方面能力的强化训练及抚触训练,采用外界刺激的方法,激活患儿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从而促进脑细胞的自我修复;在涌泉穴、三阴交、百会等穴位进行按摩及针灸,提高患儿的神经传导功能,促进损伤神经细胞的恢复,从而改善预后。从上述多方面促进患儿神经行为的恢复,提高患儿的心智发展水平,逆转因脑组织损伤而出现的脑损伤症状,达到改善预后的效果。本次实验结果显示:2组NBN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4周、28周的发育商高于对照组;表明早期综合干预和康复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患儿的神经行为及心智发展水平,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并改善患儿预后情况。

综上所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早期综合干预和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患儿的神经功能,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1] 崔彦存,刘翠青.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研究新进展[J].河北医药,2012,34(8):1 237-1 239.

[2] 赵梁育.早期干预及康复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7):51-52.

[3] 艾素梅,刘亚萌.早期综合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0):3 292-3 293.

[4] 范存杰,李作芬,丁慧敏.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NSE水平、NBNA评分与智能发育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4,54(25):108-109.

[5] 朱红丹.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探讨[J].海峡药学,2011,23(12):135-136.

[6] 高佩军.早期综合康复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及发育商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0):88-89.

[7] 鲁旭,姜泓,张渊韬.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33(10):927-929.

[8] 孟召苓.加强高危儿管理 促进生长发育和智能发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1):83-83.

(收稿2016-09-22 修回2017-01-11)

R722.1

A

1673-5110(2017)08-0061-03

猜你喜欢
脑病缺血性神经功能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