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7-04-24 01:34肖玉琴王庆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8期
关键词:脑病脑血管成人

肖玉琴 王庆云

郑州市第十人民医院内科 郑州 450052

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肖玉琴 王庆云

郑州市第十人民医院内科 郑州 450052

目的 分析成年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5-06—2016-12我院ICU收治的65例HIE成人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非HIE患者65为对照组。回顾2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采取逻辑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及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脑卒中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及糖尿病史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逻辑回归结果表明,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白细胞、血乳酸、血氧分压、血肌酐脑卒中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及糖尿病史均与HIE患者的预后相关。结论 糖尿病史、心脑血管病史为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影响因素,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白细胞等生化指标为影响HIE患者预后的临床指标。

缺血缺氧性脑病;逻辑回归;相关因素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CPR抢救成功后患者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大脑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也给患者家属造成较大的负担[1]。因此寻找辅助HIE早期临床诊断的影响因素,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分析成年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以利于早期对HIE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06—2016-12我院ICU收治的65例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为观察组,65例同期非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为对照组,2组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入选标准:(1)发病30 d内;(2)符合成人HIE诊断标准;(3)呼吸、心跳骤停者经心肺复苏后生命体征稳定,自主循环正常。Glasgow昏迷评分(GCS)3~15分,<8分说明预后较差。

1.2 方法 回顾分析2组一般资料,综合相关文献及我院临床实践,将影响HIE预后的因素分为:(1)一般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2)并发症或既往病史因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脑组织等病史;(3)生化指标:包括甘油三酯、血肌酐、白细胞数、D-二聚体、总胆固醇和血乳酸等。在单因素分析确定高风险因素后,进行逻辑回归模型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对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1.3 统计学处理 全部患者临床数据导入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定性资料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用u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特征比较 成人缺血缺氧脑病组冠心病史、糖尿病史、脑卒中病史及高血压病史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的基本临床特征比较 [n(%)]

2.2 2组生化指标比较 2组入院前生化检验结果显示,HIE组甘油三酯(TRLG)、血肌酐(Cr)、白细胞数(WBC)、D-二聚体(D-dimer)、总胆固醇(CHOL)和血乳酸(LAC)的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氧分压(PO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Logistic回归分析 以甘油三酯、血肌酐(CREA)、白细胞数(WBC)、D-二聚体、总胆固醇血红蛋白(Hb)和血乳酸作为自变量,以是否存活为因变量,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白细胞、血乳酸、血氧分压、血肌酐脑卒中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及糖尿病史与患者是否存活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2组生化检验指标比较 (±s)

表3 危险因素与患者生产率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是目前临床一个较难解决的难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医院诊治体系的完善及医疗工作者整体水平的提高,无论是院内还院外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采取CPR的成功率都较过去显著提高,但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病率也呈递增趋势[2]。预后良好的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具有较好的意识,能够不留后遗症或只留下轻微的后遗症,而预后不理想患者则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破坏、智力障碍甚至瘫痪,出现永久性神经功能缺陷,大脑性强直或去大脑皮质状态,严重者可致死,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3]。因此,对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进行早期的临床评估,积极探索影响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对早期治疗、预后及严重程度的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心脏缺血发生后,由于成人脑循环分布不平衡,患者脑血管扩张明显,脑血流量增加,这是由于高碳酸血症、缺氧和酸中毒造成的乳酸大量堆积所致。同时脑血管的自主调节功能丢失,外周血压及心输出量下降,脑血管痉挛,脑血流量减少,导致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4]。

作为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对脑血流的自动调节功能损伤明显,包括脑血管收缩及舒张性的变化、中膜增厚、平滑肌增生肥大,当高血压患者出现突发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时患者大脑的损伤严重[5]。脑卒中患者脑血管由于出现脑动脉硬化后,血管阻力升高且顺应性下降,血流量降低,可推测缺血缺氧性脑病合并脑卒中者脑血流变化的主因与脑血管阻力升高及顺应性的变化相关[6]。糖尿病也是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因为糖尿病患者脑血管动脉弹性降低,易出现纤维蛋白增加、血液黏稠度改变、血管弥漫性改变、血流灌注减少,这些改变均可影响脑血管微循环的变化,加重脑功能损伤。本研究结果表明,成人缺血缺氧脑病组中冠心病史、糖尿病史、脑卒中病史及高血压史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糖尿病史、心脑血管病史、冠心病史、脑卒中史、高血压史均为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影响因素,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白细胞、血乳酸、血氧分压、血肌酐等生化指标为影响预后的临床指标。

[1] 谢富华,张姗姗,熊旭明,等.亚低温启动时间对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2012, 28(22):3 748-3 750.

[2] 孔令霞,常永霞,许津莉,等.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缺血缺氧脑病新生儿近期疗效研究[J].河北医药,2013,42(18):2 741-2 742.

[3] 张丽娜,殷竞争,滕军放.成人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疗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 18(23):45-47.

[4] 李艺,杨晓苏,肖波,等.成人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与影像学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2, 92(23):1 599-1 602.

[5] 何松彬,冯小鹏.亚低温对心肺复苏术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1):45-47.

[6] 管玉华,赵东刚,姜莱,等.亚低温治疗急性缺血脑卒中的Meta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9):1 518- 1 521.

(收稿2017-01-22)

R743.3

A

1673-5110(2017)08-0075-02

猜你喜欢
脑病脑血管成人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养大成人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探讨
成人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