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动态心电图在缺血性卒中病因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2017-04-24 01:34梁转栓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8期
关键词:阵发性时限导联

梁转栓

河南新安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新安 471800

延长动态心电图在缺血性卒中病因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梁转栓

河南新安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新安 471800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不同时限动态心电图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01—2015-12在我院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脑卒中患者237例,随机分为2组进行3 d和7 d的动态心电图检测,记录其异常检出率并比较。结果 7 d动态心电图组的应用比3 d动态心电图组更容易筛查出阵发性房颤,其发生率分别为19例(15.7%)、8例(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延长时限动态心电图,可明显提高阵发性房颤的检出率,对临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动态心电图;脑卒中;阵发性房颤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的供血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的总称,是导致人类死亡及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有研究表明,心房颤动是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子,其导致卒中风险是窦性心律患者的5倍,由于心房的不规则颤动易产生左心房血栓,进而导致体循环栓塞、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重者甚至引起严重室性心律失常[1]。而房颤(AF)所导致的心源性卒中与非心源性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手段都不尽相同,因此关注卒中的病因筛查对于病人的预后至关重要[2]。然而阵发性房颤(PAF)的诊断比较困难,一部分患者在房颤发作时没有症状,指南推荐的应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24 h动态心电图(24 h-Holter)、床旁心电监测等对于AF的检出率并不高[3]。本文评价不同时限的动态心电图对阵发性房颤的检出价值,为卒中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更多的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01—2015-12在我院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急性脑卒中(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已排除永久性AF患者)237例,男131例,女106例;年龄38~79(67.1±3.1)岁。纳入标准:(1)首发脑卒中7 d内住院;(2)经CT或MRI检查确诊,符合相关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1)既往脑卒中病史;(2)合并糖尿病及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脏病患者;(3)伴发严重肺感染、中枢性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高热等影响心脏活动的疾病;(4)胸部皮肤破溃等无法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者;(5)检测前使用影响自主神经活性的药物。

1.2 方法 237例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3 d(116例)或7 d(121例)的动态心电图检测。记录异常检出率并比较。采用石家庄翰林医疗监护中心的12导动态心电远程监护系统,在选定的导联位置上牢固地粘贴上专用电极片,即将肢体导联电极Ⅰ、Ⅱ、Ⅲ、aVR、aVL、aVF安置在左右侧锁骨及肋弓和锁骨中线交点处,将胸前导联电极安置在常规 12 导联心电图 V1~V6 导联位置。 连接好 12 导联,确定心电信号质量良好后启动同步连续记录仪,进行实时监测,随时与我科负责人员沟通监测情况,便于处理和确认。每24 h更换充电电池,分别给予3 d(116例)或7 d(121例)的动态心电图检测。12导动态心电图的分析:监护中心出具初步报告,由我院专业的心电医师结合会放系统进行确认,并记录异常检出率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异常检出率比较 异常检出率3 d组为(85/116),低于7 d组(104/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不同时限动态心电图对于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比较 7 d动态心电图组的应用比3 d动态心电图组更容易筛查出阵发性房颤,其发生率分别为19例(27.5%)vs 8例(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心率异常、ST段改变、T波改变、QT间期改变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不同时限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比较 [n(%)]

3 讨论

阵发性房颤是持续房颤的前驱表现,及早控制对于控制疾病进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动态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缺血等诊断有巨大优势,尤其是能提高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而延长动态心电图的应用,多导联、大容量及高度智能化方向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5]。本研究发现ST段及T波改变的异常最多,分别为51.1%和67.9%。这可能是由于脑卒中的患者急性脑损伤时机体出现过度应激,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髓质系统调节障碍,引起神经体液调节紊乱,影响到心脏的传导系统和心肌复极化,致使ST-T改变,加重心肌缺血,并出现心律失常。目前多数研究认为,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的改变的机制是心肌损害或房颤血栓导致脑梗死使颅内压力升高,导致周围组织水肿,进而影响植物神经调节[6]。同时,我们认为心律失常对于心血管系统的最大影响在于其所导致的并发症,而非疾病本身的影响,由于目前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与之相伴随的是,老年患者由于其他如糖尿病,肝肾功能降低等疾病的影响,更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更加严重的心律失常。这将会导致其他系统的病变,并且这种原因导致的疾病发病可能会更加隐匿而不易检出。

综上所述,延长运用动态心电图时限可以明显提高阵发性房颤的检出率,有利于及早干预治疗,从而提高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进展,帮助判断脑功能的损伤,预测病人预后情况。因此,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我们应当及时进行长时间动态心电图的检测,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积极控制心血管疾病,从而保护心脑功能,这对于临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1] Stewart S,Hart CL,Hole DJ,et al.Population preva-lence,incidence,and predictor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Renfrew/Paisley study[J].Heart,2001,86(5):516-521.

[2] 徐安定,刘小亚,赵颖.心源性与主动脉弓源性脑栓塞的诊断策略[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1):3-6.

[3] Powers WJ,Derdeyn CP,Biller J,et al.201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Focused Update of the 2013 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Regarding Endovascular Treatment: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J].Stroke,2015,46(10):3 020-3 035.

[4] 高旭光.2011版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学会卒中预防指南解读[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3):78-80.

[5] 方业明,齐连芬,刘晓洁,等.急性脑卒中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与心率变异性分析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100-101.

[6] 余修龄,陈小华.202例动态心电图与同期普通心电图的比较[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7):928-929.

(收稿2016-10-22)

R743.33

B

1673-5110(2017)08-0093-03

猜你喜欢
阵发性时限导联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阵发性高血压暗藏危机
基于ETAP软件的反时限定值分析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心脏康复护理对阵发性室上速消融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平行时空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研究
多类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导联选择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