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血止痛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2017-04-24 08:50黎明全于秀华刘聪赵倩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浸膏辅料中医药大学

黎明全于秀华刘聪赵倩茹

和血止痛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黎明全1于秀华2刘聪3赵倩茹4

目的 确定和血止痛颗粒提取的最佳工艺及优选制剂成型工艺参数。方法 以出膏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因素为溶剂用量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并进行了制剂成型性研究。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为药材量的8倍,煎煮三次,每次1.5 h;成型工艺参数:清膏:淀粉:乳糖(1:1:1),混匀,制成颗粒,80℃干燥。结论 优化工艺合理、稳定,重现性好,为和血止痛颗粒的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头痛;和血止痛;颗粒制备

紧张性头痛(tension type headache,TTH)又称肌收缩性头痛、心因性肌源性头痛、应激性头痛、日常性头痛等。是头痛中最常见的一种,占头痛患者的70%~80%,为受紧张型头痛困扰的患者,寻求一种简洁、便利、高效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1-2]。运用中医药治疗紧张性头痛,具有疗效确切,并且无明显耐药性及成瘾性,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西药在治疗本病中的只能缓解症状,难以根治,并具有依赖性、毒副作用大等特点[3]。黎明全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自拟和血止痛方在治疗紧张型头痛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因而,为进一步提高患者服药的便利性与高效性,对于和血止痛颗粒的研究已迫在眉睫。

和血止痛颗粒是由柴胡、白芍、枳壳、炙甘草、当归等8味中药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疏肝解郁、化痰通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肝郁血瘀所致的头痛。为保证药品质量,提高一次性制粒的粒度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采用湿法制粒作为制剂成型方式,以达到颗粒剂的要求[4]。我们以综合评分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确定了颗粒的辅料成分,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对和血止痛颗粒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溶剂用量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加水量的工艺优选研究[5]。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恒温水浴锅(江苏省医疗器械厂)、EX-2000B电子天平(中外合资沈阳龙腾电子称量仪器有限公司)、万分之一FA1004电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101-1A型数显式电热恒温干燥箱(上海阳光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1.2 药品

和血止痛颗粒为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实验中心自制;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所用水为蒸馏水。

1.3 方法

1.3.1 正交实验设计 水煮过程中可能的影响因素有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加水量,以所得浸膏量为考核指标,按4因素3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即提取次数设定1、2、3次、加水量设定为药材量的6、8、10倍、提取时间为1、1.5、2小时三个水平,另设D项为空白项。

1.3.2 吸水率的测定 分别用天平称取处方量的各药材,置适量容器中,加入药材总量10倍量的水,放置,每隔0.5 h测定一次,直至药材不再吸液为止,测定吸水率为1.9倍,因此第一次煎煮时应多加2倍量的水。

1.3.3 供试样品的制备 称取柴胡、白芍、枳壳、炙甘草、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总量称定,按L9(34)正交试验表(表1)试验条件进行试验。提取液滤过,适当浓缩,定容至100 ml量瓶中,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各25 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于105℃烘箱中干燥3 h,置干燥器中冷却30 min,迅速精密称定重量,计算出干浸膏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得实验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因素(提取次数)有显著性,B因素(加水量)、C因素(提取时间)无显著性。各因素与水平的组合应为A3B3C3。因加水量无显著性,并且B2和B3没有显著性差异,结合生产实际,为节约能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A3B2C2:即六味药,加水煎煮三次,加水量为药材量的8倍,时间为1.5 h(表2)。

根据正交试验结果,进行验证试验。称取处方量的药材,按优选工艺进行实验,出膏率分别为23.42%、23.30%、23.48%,与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工艺稳定可行。

表1 L9(34)正交试验安排及试验结果(%)

表2 方差分析表

2.5 制剂成型性研究

采用湿法制粒,需加入适量辅料以满足制备工艺和制剂要求。

2.5.1 辅料种类及用量、润湿剂的选择 结合临床需要及制剂特点,经过多次试验摸索,考察了糊精、淀粉、蔗糖、乳糖等多种辅料。乳糖粘合力强,在干燥、常温下十分稳定,与大多数药物不起作用,某些特定患者也可使用,可改善药物的不良口味。淀粉吸湿性强,是颗粒剂常用的稀释剂。取浸膏50 g,加入适量的不同辅料,制粒,干燥,观察颗粒的情况。结果表明浸膏:乳糖:淀粉比例为1:1.5:1.5 时,颗粒成型性好,易整粒,生产可行。

2.5.2 湿颗粒干燥温度的选择 对湿颗粒的干燥,选用了不同温度,干燥8 h,观察颗粒的干燥情况,并测定水分,结果表明温度在70℃~80℃,颗粒干燥较快,易整粒。根据生产需求,选择80℃为湿颗粒干燥温度。

3 讨论

中药浸膏大多具有吸湿性,若在颗粒剂的制备过程中辅料选择不当,则会对产品的质量与储存期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试验尝试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以保证筛选结果的客观准确[6]。试验中选用了影响颗粒生产、质量两方面为指标,较全面地考察了提取工艺与辅料配比对颗粒的影响[7-8]。并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为药材量的8倍,煎煮三次,每次1.5 h;成型工艺参数:乳糖与淀粉比为1:1,浸膏和辅料比例为1:1.5,湿颗粒的干燥选择80℃为湿颗粒干燥温度。以此上述条件制成的湿颗粒,效果良好,符合工艺要求。研究表明,本实验经优化工艺达到和血止痛颗粒制备工艺合理、稳定,重现性好,可为和血止痛颗粒的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1] 吴江,贾建平. 神经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35-338.

[2] 韦启志,陈少玫. 紧张性头痛中医药诊疗近况[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4):246-249.

[3] 张树茂. 和血止痛方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研究[D]. 吉林: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1-36.

[4] 李海华,周进东. 湿法制粒技术在颗粒剂的应用改进[J]. 海南医学,2004,15(10):112-113.

[5] 朱裕林,张兰,彭祥雪,等. 骨疏灵颗粒防潮辅料优选[J]. 中草药,2014,45(14):2005-2008.

[6] 崔红华,李习文,王会弟,等. 不同辅料对SN-中药颗粒剂吸湿性的影响[J]. 制剂技术,2007,16(4):46.

[7] 郭功玲,李吉华. 补肾健脑颗粒制备工艺研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4):348-350.

[8] 唐安玲,贺宝莹,杨红梅. 续断煮散颗粒制备工艺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28-31.

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Blood and Analgesic Granules

LI Mingquan1YU Xiuhua2LIU Cong3ZHAO Qianru41 Hospital

Office, The Affiliated of Hospital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Jilin 130000, China; 2 Experimental Center, The Affiliated of Hospital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Jilin 130000, China; 3 Medical Department, The Affiliated of Hospital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Jilin 130000, China; 4 Graduate School,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Jilin 130117, China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process of extraction of blood and its analgesic granules and to optimize the molding process parameters.MethodsTaking the elution rate as the index,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amount of solvent, the extraction time and the extraction times. And the preparation of the preparation of the study.Results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was as follows: adding 8 times of the amount of medicine, boiling three times, 1.5 hours each time; molding process parameters: clear cream: starch: lactose (1: 1: 1), mix it, dried at 80℃.ConclusionThe optimization process is reasonable, stable and reproducible, which provides th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production of blood analgesic granules.

headache; regulating blood to alleviate pain; granule preparation

R943.1

A

1674-9316(2017)06-0070-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06.041

吉林省中医药科技项目(2014-Z5)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50204056YY)

1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院办公室,长春 吉林 130000;

2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实验中心,长春 吉林 130000;

3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务部,长春 吉林130000;

4 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长春 吉林 130117

猜你喜欢
浸膏辅料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香荚兰浸膏及增溶特性分析
热销面料及辅料
青橄榄浸膏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西红花柱头、雄蕊和花瓣的挥发性化学成分GC-MS分析
中药浸膏粉吸湿性的评价方法
流行辅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