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的血细胞分析仪管理和校准措施

2017-04-24 08:50龙峥嵘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检验科血细胞分析仪

龙峥嵘

检验科的血细胞分析仪管理和校准措施

龙峥嵘

目的 对检验科的血细胞分析仪管理和校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在2014年5月—2015年5月,检验人员对收集的100份血液标本进行常规的监测,并根据常规方法对仪器进行简单维护、管理;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检验人员对收集的100份血液标本依据检验管理制度、流程开展详细检测,并对仪器采取校准措施。对两段时间内血细胞分析仪的损坏评分、血液检测准确率、检测人员技术水平评分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2015年8月—2016年8月开展一系列管理、校准措施后,血细胞分析仪的损坏评分、血液检测准确率、检测人员技术水平评分均优于开展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管理、校准血细胞分析仪,有利于促进检验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

检验科;血细胞分析仪;管理;校准措施

血细胞分析仪是检验科一种经常使用到的检验设备,若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校对措施,则会影响到检测结果准确性,无法为临床医师诊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容易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1-2]。因此,加强检验科的管理工作,提高检验科工作效率和质量极其关键和重要。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研究的仪器主要为Sysmex血细胞分析仪,分别为XT-1800i型和SF-3000型各2台。同时,所使用到的各类校准物、试剂、室内质控物均等为Sysmex公司配套出厂。(2)检验科检验人员共6名,男、女各3名。年龄最大的为56岁,最小为25岁,平均年龄为(34.1±1.1)岁,大专学历3名,本科或者以上学历3名;工作年限最短2年,最长23年,平均工作年限(12.5±2.3)年。(3)200份血液标本均来自本院收治的不同患者,血液检测均在有效时间内完成。200例患者(妇科疾病、泌尿科疾病、神经内科疾病等)资料经过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设计:2014年5月—2015年5月,检验人员对收集的100份血液标本进行常规的监测,并根据常规方法对仪器进行简单维护、管理。

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检验人员对收集的100份血液标本依据项检验管理制度、流程开展详细检测,并对仪器开展一系列的校准措施。整体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有仪器安装、专人专机、人员培训、加强质检过程、仪器维护、保养、仪器校准等环节。

1.3 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管理和校准措施开展前后血细胞分析仪的损坏评分、血液检测准确率、检测人员技术水平评分,详细记录有关数据。依据血液检测结果各项参考值以及不同仪器检测结果对比分析:血液检测准确率=血液标本检测准确份数/血液标本总份数×100%。(准确血液标本判定依据:检测结果与实际病理相符)。采用检验科室自制的两个调查评分表分别对血细胞分析仪的损坏程度和检测人员技术水平进行评分,两个调查项目内容均采取十分满分制。若分数越高则代表仪器损坏程度越高/检测人员技术水平越高,若分数越低则代表仪器损坏程度越低/检测人员技术水平越低。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014年5月—2015年5月,血细胞分析仪的损坏评分为(4.5±2.1)分、血液检测准确率为(90%)、检测人员技术水平评分为(6.7±1.9)分;2015年8月—2016年8月,开展一系列管理、校准措施后,血细胞分析仪的损坏评分(2.0±0.8)分、血液检测准确率(98%)、检测人员技术水平评分分别为(8.6±1.4)分;开展一系列管理、校准措施后血细胞分析仪的损坏评分、血液检测准确率、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均优于开展前,t=3.121 3,χ2=1.241 6,t=3.121 5,均P<0.05。

3 讨论

检验科的检验工作与临床诊疗结果的密切相关,是临床医师正确诊疗的依据。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血细胞分析仪管理。一般来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进行。

3.1 尽量使用仪器配套试剂

对于自配的试剂来说容易产生较大差异的脉冲信号以及较大偏差的计数结果,其在配制工艺、剂量以及成分等方面都无法比拟仪器自身配套试剂[3-4]。所以,临床建议最好使用仪器配套试剂以此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2 不断提高仪器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

对于仪器操作人员,必须要保证其具有专业的操作技术水平以及职业素养。所有技术操作人员都必须要树立爱岗敬业思想,接受严格的岗前培训工作,严格阅读说明书,经培训合格持证后方能上岗[5-6]。在实际工作当中,需要秉持高度负责任态度,严格按照要求规范操作,避免人为因素而导致的误差。此外,必须要实行仪器专人负责制,由专人进行管理、清洁、维护以及校准等一系列工作。

3.3 实行室内质控,提高检测效率和质量

做好室内的质控工作是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因此必须要实行室内质量控制(IQC),对实验室工作程度的可靠性进行有效的评价:(1)严格使用高质量仪器自身配套的室内质控物,因为这与仪器的检测结准确性直接相关。(2)每天坚持进行室内质控,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及时改进。此外,坚持行室内质控还可则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提高工作效率,从根本上来保证检测质量[8]。(3)从临床医师开出检验申请单开始就严格把握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采用条形码的方式对标本进行管理,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此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安全、可靠的指导依据。

3.4 加强采集、储存和运送环节管理

全体工作人员都必须要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加强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把控。标本在分析检测之前,主要是由医护人员来完成,因此必须要与医护人员做好沟通和交流,做到相互配合以及相互理解。对于检验人员来说,一方面需要向医护人员多介绍相关的知识(新技术、新仪器等),指导医护人员如何正确采集标本、在储存以及运送环节应注意事项,如何避免干扰因素(穿刺技术、剧烈运动、药物等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8]。

3.5 加强仪器的清洁、维护以及保养工作

检验分析仪器是一切检验工作的基础,因此,加强仪器的清洁、维护以及保养工作,确保仪器的正常运作非常的关键和重要,才能发挥仪器的最大作用,确保检验效果。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进行:(1)建立一个专门管理仪器的档案,做到专人管理,专责负责。(2)专人定时清洁、维护、保养。禁止轻维护、重使用方法的行为,在使用仪器之前,必须要做好各项检查,把空调和去湿机提前开启,严格调控检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重视室内清洁,避免灰尘进入仪器后影响其正常运作[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开展一系列管理、校准措施后,血细胞分析仪的损坏评分、血液检测准确率、检测人员技术水平评分均优于开展前(P<0.05)。提示加强检验科质量把控工作,有利于促进检验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有利于提升血液标本检测准确性以及检测人员检测水平,并降低仪器损坏率。

综上所述,质量管理是核心的问题,需要引起医院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必须要在检验室内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提高检验人员的责任管理意识,加强每个检验环节的质量把控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以此来确保检验工作的可靠性。

[1] 张美和,宋文琪. 应重视检验与临床的交流[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12):880.

[2] 丛玉隆. 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及对策[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8):483-487.

[3] 李晓玉. 两种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初步分析[J]. 兵团医学,2013,35(1):41-42.

[4] 程艳,王卓,佟凤芝. 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比对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2016,30(5):48-50.

[5] 张桂云. 两种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的比较[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2):49.

[6] 常静秋,艾冬琴. 迈瑞BC-6800血细胞分析仪的临床性能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7):153-155.

[7] 文碧金. 三种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常规参数比较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7):3251-3253.

[8] 顾呈华,陆罗定,赵荣. 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及相关问题探讨[J].江苏预防医学,2011,22(3):68-69.

Clinical Laboratory Blood Cell Analyzer Calibr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LONG Zhengrong Clinical Laboratory, Hengyang Central Hospital, Hengyang Hu’nan 421001,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management and calibration of hematology analyzer in clinical laboratory.MethodsFrom May 2014 to May 2015, the inspectors routinely monitor the collected 100 blood samples and carry out simpl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the equipment according to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From August 2015 to August 2016, the inspectors carried out 100 Blood samples according to the item inspec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e process to carry out detailed testing, and the instrument to take calibration measures.ResultsAfter a series of management and calibration measures from August 2015 and August 2016, the damage score, blood test accuracy and technical level of blood cell analyzer were better than before(P < 0.0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ConclusionScientific management, calibration of blood cell analyzer,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esting.

clinical laboratory; blood cell analyzer; management; calibration measures

R446

A

1674-9316(2017)06-0087-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06.052

湖南省衡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湖南 衡阳421001

猜你喜欢
检验科血细胞分析仪
《检验科管理规范与操作常规》出版:信息化管理在检验科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Sekisui CP3000与STA Compact Max凝血分析仪检测项目比对分析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分析
社区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细胞分析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便捷式家庭安全环境监测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