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T、CT和DR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研究对比

2017-04-24 08:50薛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预测值敏感度全身

薛峰

ECT、CT和DR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研究对比

薛峰

目的 对比ECT、CT和DR三种诊断方法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5年内收治的40例疑似骨转移瘤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对比ECT、CT和DR在骨转移瘤诊断扫描效果。结果ECT对骨转移瘤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DR和CT,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CT全身骨显像在骨转移瘤的检查诊断效果确切,可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并提高诊断结果的质量。

ECT;CT;DR;骨转移瘤;应用价值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主要是指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在临床较为多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对该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筛查显得极为重要[1]。随着诊断技术的逐渐提高,多种影像学方法开始应用于骨转移瘤的诊断中,合理的选择检查方法对急诊外科医生来说尤为重要。在临床治疗上采取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及早诊断并进行干预,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诊断方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对比ECT、CT和DR三种诊断方法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骨转移瘤的诊断准确率,特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骨转移瘤患者展开分析探讨,现将具体分析报告加以总结,报道内容见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5年内收治的40例疑似骨转移瘤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其中年龄最小27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55.0±4.5)岁,原发肿瘤类型包括肺癌12例,肝癌9例,乳腺癌6例,前列腺癌4例,鼻咽癌3例,喉癌3例,食管癌3例。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的出现局部疼痛、软组织肿块或者病理性骨折。

1.2 方法

对40例患者均采用ECT、CT和DR三种诊断方法进行检查诊。ECT检查采用GE公司的双探头ECT机,静脉注射骨显像剂99mTc-MDP720MBq(20 mCi),2~4 h后行前后位和后前位全身骨扫描,从头至足一次连续采集获得全身显像[2-3]。CT检查采用飞利浦MX16EVO型CT扫描机进行检查,层间距5 mm,层厚5 mm,必要时进行1~2 mm薄层重建,分别用骨窗和软组织窗观察骨质和软组织情况,常规检查和评估。DR检查采用飞利浦Digital Diagnost高频数字化多功能医用诊断X线机进行检查,对怀疑病变部位常规摄片。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三种诊断方法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以及敏感度[4]。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来完成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三种诊断方法检验结果的等级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构成比(%)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40例患者均诊断完毕,经病理检查证实36例为骨转移,转移部位:10例脊柱,8例胸骨,8例骨盆,6例颅骨,4例四肢骨。骨转移时间均在1~2年。ECT对骨转移瘤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DR和CT,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CT对骨转移瘤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相比于DR和CT,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使单光子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显像即ECT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一种无痛性、高灵敏度的检查手段,对潜在的尚未有明显病变特征的骨破坏或者原发灶有较高辨识率,已成为早期诊断疾病、指导治疗、判断疗效的有力工具[5]。ECT技术是核医学科工作量最大的检查项目之一,是内科和外科常见的辅助治疗手段[6]。CT检查技术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骨转移瘤的形状、轮廓、密度等的表现,并能清晰的反映骨转移瘤形态变化,特别是在对软组织形态的变化上,其表现的更加清晰。ECT技术相比CT和DR另外两种检查方式,检查范围比较广泛,能显示出病变的侵犯范围,髓腔内原发灶和转移灶,正常组织与转移瘤组织显示良好的对比度,无放射性损伤,是可靠的诊断方法,是骨转移瘤影像学诊断的基础,能提供损伤的基本信息,是首选的常规手段。尽管ECT具有敏感性高,在对骨转移瘤进行诊断检查时诊断准确率也高于CT扫描及DR,具有早期发现、全身成像不易漏诊的优点,但特异性较差,不易区分成骨性还是溶骨性病变,也不能显示骨破坏的程度。CT检查对于骨转移瘤的相关特性检查的十分明显,当骨转移瘤的直径大于5 cm时,其CT检查结果显示密度以及强化均匀,并且其密度以及强化不均匀,肿瘤边界分布不清晰呈叶状,特别生长在各类组织系膜的骨转移瘤,此类情况可考虑为恶性肿瘤。在此基础上,肿瘤内以及肿瘤旁有线状或成蔟状排列的小血管影,此类情况为高度恶性骨转移瘤。因此,三种检查方法相互间不可替代。在对患者具体疾病进行诊断时需要区别对待。在本次研究中证实ECT对骨转移瘤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DR和CT,是一种安全、简便、价廉、非创伤的诊断骨转移瘤的方法,且能一次全身成像,这是CT、DR等其它影像检查CT、DR都难以比拟的[7-8]。

表1 三组诊断方法诊断结果比较(n,%)

综上所述,ECT全身骨显像在骨转移瘤的检查诊断效果确切,可地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并提高诊断结果的质量。

[1] 楼云龙. DR、CT和ECT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对比[J]. 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36(3):57-59.

[2] 吴孝和,陈若华,白冲. 核素骨显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8,7(1):106-109.

[3] 吴国,朱郧鹤,王朝晖. ECT全身骨显像对早期诊断骨转移肿瘤的临床价值[J]. 海南医学,2016,27(8):1280-1281.

[4] 胡晓云,庄振燕,周和平,等. 脊柱转移瘤的DR、CT、MRI影像学方法诊断价值比较[J]. 实用癌症杂志,2016,31(5):833-835.

[5] 张萍,邓成清,陈昌洋. 骨转移瘤放射和CT诊断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7):131-132.

[6] 丁正强,殷锴,张将. 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进展[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11):71-74.

[7] 魏强,程洁,田丛娜,等. 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与核素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瘤诊断价值的比较[J]. 山西医药杂志,2016,45(4):402-405.

[8] 张婷,姚昊,王志忠,.99mTc-MDP全身骨显像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2):1976-1977.

The Value of ECT, CT and DR in the Diagnosis of Bone Metastases

XUE Feng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Heze Municiple Hospital, Heze Shandong 274000, China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ECT, CT and DR in three cases of bone metastases.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40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bone metastase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ast five years. The results of ECT, CT and DR in the diagnosis of bone metastase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The diagnosticaccuracy, sensitivity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ECT for bone metastas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DR and CT, P < 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ECT whole body bone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one metastases is accurate, can help patients successfully complete the examina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iagnosis results.

ECT; CT; DR; bone metastasis; application value

R445

A

1674-9316(2017)06-0097-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06.058

菏泽市立医院核医学科,山东 菏泽 274000

猜你喜欢
预测值敏感度全身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石榴全身都是宝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全身总动员——写话其实很简单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前后对比敏感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