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肝胆手术患者应用术中保温护理的临床效果

2017-04-24 08:50邓卫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剖腹肝胆体温

邓卫红

剖腹肝胆手术患者应用术中保温护理的临床效果

邓卫红

目的 分析对接受剖腹肝胆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中保温干预的临床效果和对围手术期低体温状态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抽取以往在我院接受剖腹肝胆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围手术期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模式基础上,实施术中保温处理。对比两组术后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体温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出现低体温症状少于对照组,手术前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剖腹肝胆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中保温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围手术期低体温现象的出现,保护凝血功能,缩短治疗时间。

剖腹肝胆手术;术中保温;围手术期;低体温

体温可以使人体内环境维持正常生理状态,并保持稳定,在围手术期内出现低体温状态,很有可能对人体的正常生理性代谢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对各脏器的生理功能造成一定的抑制,从而导致凝血功能出现障碍,引发出血等不良事件,从而使手术治疗的风险明显加大[1]。因此,如何能够采取正确的保温措施,对围手术期低体温状态进行预防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近年来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思想的不断转变,临床上接受手术治疗的特别是剖腹肝胆手术治疗的患者人数呈现逐步增多的发展态势,围手术期低体温事件的发生率也就会随之升高,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其发生率水平可以达到50%甚至更高[2]。本文主要分析对接受剖腹肝胆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中保温干预的临床效果和对围手术期低体温状态所产生的影响。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剖腹肝胆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3~75岁,平均(45.9±6.4)岁;男性24例,女性17例;肝胆疾病史1~19个月,平均(5.1±1.6)个月;本次发病至接受手术治疗时间1~8天,平均(2.7±0.8)天;肝叶切除术22例,胆总管探查术12例,胰十二指肠根治术3例,胆囊切除术3例,胆管空肠吻合术1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1~78岁,平均(45.3±6.0)岁;男性23例,女性18例;肝胆疾病史1~16个月,平均(5.3±1.2)个月;本次发病至接受手术治疗时间1~9天,平均(2.6±0.4)天;肝叶切除术24例,胆总管探查术11例,胰十二指肠根治术3例,胆囊切除术2例,胆管空肠吻合术1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一般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围手术期进行常规干预,在手术操作进行过程中不使用循环水垫对患者进行干预,在常温状态下进行输液、输血等操作,选择室温状态下的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观察组在常规干预模式基础上,实施术中保温处理,具体措施为:(1)在患者的手术床上铺好循环水垫;(2)手术操作过程中在患者的下肢位置应该加盖棉被,上肢必须外露的部分也应该采用棉垫进行适当的包裹;(3)在手术操作期间如果需要通过静脉途径输入液体及输血,均应该将药物从专用的恒温加温箱中拿出,并使用电子加温仪对温度进行控制,其温度正常情况下应该控制在36.5℃~37.5℃;(4)采用恒温水箱对术中所使用的冲洗液进行加温处理,使温度能够达到37℃左右,并在恒温状态下使用。

1.3 观察指标

对剖腹肝胆手术后体温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在围手术期内出现低体温症状的例数、手术前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幅度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所得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体温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

观察组患者术后体温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围手术期内出现低体温症状的例数

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仅有2例出现低体温症状,占4.88%,对照组的8例,占19.51%,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低体温症状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手术前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幅度

两组手术前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均高于同组别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导致接受剖腹肝胆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低体温状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突然进入到腹腔的内部,使体温水平会迅速下降1℃~3℃,甚至还会有出现术后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的可能[3]。(2)在手术操作进行期间使用生理盐水等液体对手术部位进行反复的冲洗处理,没有经过加温处理的液体,会将人体本身的热量带走,从而导致患者的体温水平明显下降,加大术后寒战事件发生的可能性。(3)在手术操作期间,相关的护理人员应该注意对患者的手术区域部位进行适当的遮盖,单层手术巾覆盖机体热量的丢失量就能够减少30%[4]。(4)麻醉状态下人体代谢功能会降低,药物对体温中枢会产生抑制,加上肌松药的应用会使患者全身骨骼肌处于较为松弛的状态,肌肉运动和肌紧张所产生的热量会明显减少,而散热量却在不断的增加,就会导致低体温现象的出现。

低体温状态对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内所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使患者机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免疫力水平降低,使切口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加大,体温水平过低,患者在术后可能会出现寒战和躁动的表现,组织的耗氧量水平会明显增加,低温状态下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水平能够增加5%以上,使组织处于缺氧状态[5]。(2)对机体的凝血功能造成影响:轻度低体温状态,可以使患者的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的数量明显减少,使凝血功能随之减弱,使凝血物质的生物活性降低,出血时间会被延长5倍以上,从而使术中和术后的渗血量及腹腔引流量增多[6-7]。(3)使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加大:低体温状态会导致肺血管对缺氧状态的反应性明显降低,通气/血流比处于失调状态,导致缺氧程度明显加重。(4)药物代谢的时间明显延迟,对患者术后的恢复造成影响:低体温状态的存在会使麻醉药物在患者体内的代谢速度明显减慢,使麻醉药物的持续作用时间进一步延长,发生呼吸抑制、呕吐、误吸等意外事件的可能性较大[8-9]。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体温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幅度比较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实施术中保温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仅有2例出现低体温症状,占4.88%,对照组有8例出现低体温症状,占19.51%,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体温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也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剖腹肝胆手术患者实施术中保温处理的必要性和优势性,今后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总之,对接受剖腹肝胆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中保温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围手术期低体温现象的出现,保护凝血功能,缩短治疗时间。

[1] 李理,黄文莉. 围术期低体温病人保温护理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09,23(11):952-954.

[2] 冯丹丹,马正良. 围术期体温保护研究进展[J].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0,31(3):274-277.

[3] 张幼丽,陈淑芳,郑琼. 术中保温对剖腹肝胆手术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5):1-2.

[4] 吴佳. 保温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及满意度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2):3-5.

[5] 冯腾尘,崔晓光. 围术期低体温防治研究进展[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3):218-221.

[6] 陈璟. 综合保温干预对肝移植术中低体温的影响[J]. 护理与康复,2011,10(9):747-748.

[7] 袁敏,李秀峰,王海霞. 开腹手术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防护研究[J]. 吉林医学,2014,35(1):151-152.

[8] 彭玉娜,薄金华,苑广洁,等. 开腹手术患者全程综合保温对体温变化影响的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4(22):5626-5628.

[9] 陈月秀. 综合保暖护理对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寒战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1):87-88.

Clinical Effect of Intraoperative Heat Preserva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tomy

DENG Weihong Operating Room, Fujian Longyan People's Hospital,

Longyan Fujian 3640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raoperative intervention and the effect on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tomy.MethodsA total of 82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intervention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intervention mod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eat preservation The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postoperative care.ResultsThe postoperative temperature was restored to normal time, the time of extubation and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ymptoms of hypothermia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hanges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It is effective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hypothermia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protect the coagulation function and shorten the treatment tim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tomy.

laparotomy liver and gallbladder surgery; intraoperative insulation; perioperative period; hypothermia

R473

A

1674-9316(2017)06-0126-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06.076

福建龙岩人民医院手术室,福建 龙岩 364000

猜你喜欢
剖腹肝胆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全凭静脉麻醉下不同麻醉深度对剖腹手术患者的影响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敬民深处见肝胆
迷信鸡年出生的孩子命不好,孕妇要求大年三十前剖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