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能偏向与农村流动人口就业

2017-04-24 17:56王子敏
人口与经济 2017年2期
关键词:就业互联网

摘要:在互联网普及和应用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互联网对于农村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需要受到高度重视。从技能偏向的视角,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基于理论假设,建立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基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农村流动人口的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角度,分析了互联网的发展对于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所导致的技能偏向,能够显著降低对流动人口就业时间的需求,不利于流动人口就业,但能够显著提升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性,有助于提升流动人口的就业质量。基于研究结论,从提升流动人口信息素养、促进就业与社会融合的双赢以及提升流动人口劳动技能多元化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技能偏向;农村流动人口;就业

中图分类号:C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7)02-0107-09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702011

收稿日期:2016-06-28;修訂日期:2016-10-1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研究”(14CTQ019);江苏省社科基金专项课题“江苏协同推进城乡信息消费相关问题研究”(14SZB021);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民移动信息服务使用行为协同演进研究”(14TQB004)。

作者简介:王子敏,经济学博士,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一、前言

关于技术应用与就业的关系,特别是新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对于劳动力就业总量和需求结构的影响,历来是众多研究的兴趣点。互联网作为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也是近些年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中国互联网自从1994年正式接入全球网络开始,从基本的交流和沟通工具,不断发展衍化,逐步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方式。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就业,使得他们不仅仅要面对城市中工作与社会融合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同时也面临着来自于技术进步层面的冲击。伴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互联网通信速度和质量也不断提升,互联网普及率与应用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互联网已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活与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1]。

在此背景下,农村流动人口在不断融入城市经济社会生活过程中,必然受到快速普及的互联网的影响。首先,就业是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立足的根本,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是朝着有利于增加农村流动人口就业的角度发展,还是不利的角度发展,这是社会所关心的首要问题。其次,就是流动人口的就业质量问题,流动人口的就业层次和就业稳定性是否会受到互联网发展的冲击。从就业层次而言,农村流动人口在信息社会的冲击下,是否只能从事低层次的简单重复劳动;从就业稳定性而言,由于高流动性是我国农村流动人口的重要特征[2],但稳定的就业却是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会融合的重要基础,没有稳定的就业就会导致人口的高流动和效率损失,那么互联网的普及对于这种就业稳定性的影响是什么?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将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

二、文献综述

技术发展对就业影响的技能偏向(skill bias)效应,是指技术的采用对高技能劳动者与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产生不同的影响,导致不同技能劳动者之间产生技能溢价(skill premium)。学界已经做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早期的学者如贝克曼(Bekman)等、卡茨(Katz)和克鲁格(Krueger)、阿西莫格鲁(Acemoglu)等,提出了一系列经典理论模型,以及对于模型的一系列改进,认为技术发展有利于高技能劳动者就业,即存在对高技能劳动者的技能偏向这一基本结论[3-7]。近期对该问题的研究仍然在继续,如阿尔梅达(Almeida)对东亚8个国家企业层面数据的研究,认为技术进步存在技术偏向,特别是在中等收入国家,技术的采用极大提升了技能型劳动需求[8]。同时也有研究者对于以往研究结论提出了修正,如戈尔丁(Goldin)和卡茨认为技术进步的技能偏向效应,并不一定有利于高技能劳动者,有些技术进步可能对高技能劳动者是替代的[9];博德里(Beaudry)等、芬克(Funk)和沃格尔(Vogel)从内生性角度提出了修正,认为技术的内生性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可信度[10-11]。国内研究方面,王俊和胡雍认为我国制造业并非全部都存在技能偏向技术进步 [12];陆雪琴和文雁兵利用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以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度量的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具有“溢价逆转”效应[13]。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众多研究开始关注以计算机、互联网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的技能偏向效应。如大卫(David)等认为ICT对从事日常性工作的劳动者是替代关系,对于从事问题解决、复杂性沟通以及信息密集型任务的劳动者而言是互补的[14];科宁(Koning)和歌德布勒姆(Gelderblom)认为ICT能显著提升员工绩效,但年纪较大的员工由于采用ICT技术的能力较低,相对于年轻员工而言,更容易受到ICT技术的冲击[15]; 迈克尔斯(Michaels)等对美国、日本以及9个欧洲国家1980—2004年数据的分析,发现采用ICT技术程度增长越迅速的行业,对于劳动者的需求从中等学历劳动者向高学历劳动者的转换速度越快,认为ICT技术的采用导致了上述现象[16]。

也有研究开始专门从互联网的角度,研究互联网技术的采用所导致的技能偏向效应。如阿塔索伊(Atasoy)基于美国1999—2007年的郡(county)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互联网采用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认为互联网的采用显著提升了就业率,且互联网是存在技能偏向的,有利于高技能劳动者的就业[17];阿克曼(Akerman)等人通过对2001—2007年挪威公司层面数据的研究,认为宽带的采用是存在技术偏向的,有利于高技能劳动者,不利于低技能劳动者,原因在于宽带对于高技能型劳动者的非日常性工作是互补的,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生产率,而对于低技能劳动者而言,互联网是对他们日常性工作的替代[18];贝尔塔基(Bertschek)和尼泊尔(Niebel)分析了2014年2143家德国公司中,员工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对于劳动产出的影响,认为公司里高速移动互联网使用率的提高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19]。

国内相关研究方面,如宁光杰和林子亮采用世界银行2005年和2012年的企业调查数据,研究了技术进步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偏向,认为信息技术应用和企业组织变革都提高了中国企业的高技能劳动力比例,降低了低技能劳动者比例,并且信息技术应用导致了收入差距扩大[20];邵文波和李坤望的研究,认为信息技术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具有偏向性,认为团队合作程度越高的行业,信息技术造成的高技能劳动力相对需求越大[21];杨蕙馨和李春梅认为中国信息产业中的技术进步为技能偏向型,信息产业中的技术进步会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减少对低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并增加两种技能类型劳动力的工资差距[22]。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现有研究基本认可技术的应用是有利于高技能劳动者,而不利于低技能劳动者的。但笔者认为对于低技能劳动者而言,技术的采用是否必然是不利的,技术的采用是否存在有利于低技能劳动者的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农村流动人口整体上往往被打上低技能劳动者的标签,在互联网及其应用迅速普及的大环境下,如果存在互联网的技能偏向效应,那么农村流动人口的就业总量、就业质量是否必然会受到不利影响,这便是本文的研究工作。下面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建立理论和实证模型对该问题进一步分析。

三、研究假设

假设流动人口就业分成两个方面:流动人口的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其中,就业数量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就业率,就业率可以从两个方面衡量,一方面,是就业人口占流动人口劳动力总人口的比例,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衡量,即社会所需要的流动人口工作时间,如果流动人口平均工作时间越长,那么代表社会对于流动人口的需求越大,就业率应当越高,反之越低。流动人口的就业质量,一方面是流動人口的就业层次,涉及流动人口就业岗位的收入层次、社会地位、工作舒适性等,假设就业层次越高,相应的其就业质量越高;另一方面涉及就业的稳定性,工作岗位是否有利于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合等,就业越稳定,就业质量越高。

1.互联网、技能偏向与就业数量

互联网导致的技能偏向对于就业数量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新技术的采用促使高技能劳动者边际产出的增加,因而企业增加对于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部分低技能劳动者的劳动被替代,因而企业降低了低技能劳动者的需求。由于农村流动人口整体上技能水平偏低,因而互联网的应用,所导致的替代效应,使得社会对于农村流动人口的劳动需求降低,即此时互联网导致的技能偏向的直接后果是不利于流动人口的就业。另一方面,由于高技能劳动者比例的增加,使得企业整体劳动生产率提升,企业利润增加,因而企业生产规模扩张,但由于企业生产中,部分低技能劳动不能被技术替代,因而企业规模的扩张导致对于不可替代的低技能劳动需求的增加,类似于收入效应。这种技能偏向效应对于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即通过先影响企业利润和产出,进而影响到劳动力需求,此时互联网导致的技能偏向效应的间接后果是有利于流动人口就业的。因而上述关系可以表示为:

互联网

Wingdings`C@ 高技能偏向

Wingdings`C@ 替代效应

Wingdings`C@ 可替代的低技能劳动需求减少

互联网

Wingdings`C@ 高技能偏向

Wingdings`C@ 收入效应

Wingdings`C@ 不可替代的低技能劳动需求增加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农村跨省流动人口逐年减少,流动人口工资水平不断提升,使得企业用工成本近些年迅速增长,伴随着企业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用机器代替人工成为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企业生产和管理沟通的方式,使得企业强化了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因而企业对于可替代的低技能劳动者数量的需求比例将大幅度减少;而不可替代的低技能劳动者由于其劳动生产率不会随着企业整体生产效率的提升而大幅度提升,因而对这类劳动者需求的增加对于企业收益贡献不大,而同时,伴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低素质的劳动力比例不断降低,且由于最低工资水平的不断落实和工人工资整体水平的不断上升,企业使用劳动力的成本却会大幅度上升,因而总体来看,伴随着企业扩张,企业对于不可替代的低技能劳动者的需求扩张弹性会较小,因而做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伴随着互联网普及和应用水平的提升,技能偏向会导致企业对于农村流动人口的就业数量需求降低。

2.互联网、技能偏向与就业质量

一方面,从就业层次角度而言,互联网的发展导致的技能偏向,使得高技能劳动者获得技能溢价,这种技能溢价效应,使得具备互联网技能的劳动者可以获得更高水平的劳动回报,对于更高收入的预期,作为一种正向激励,使劳动者有动力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能和整体素质,进而增加就业机会和就业回报,获得更高的就业层次;另一方面,技能溢价的存在,使得相对于那些没有掌握互联网技能的劳动者而言,掌握了互联网技能的劳动者获得了相对满意的工作,增加了他们的就业稳定性,稳定的工作带来了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需要,对当地社会的融入又反过来增加了工作的稳定性,因而技能偏向通过提升就业稳定性提升了就业质量。基于上述论证,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2:互联网导致的技能偏向,所产生的技能溢价会提升农村流动人口就业质量。

四、模型设定

1.理论模型

令劳动者的劳动要素由两个方面构成:K和L。其中,K主要用于衡量劳动者工作过程中的技能水平高低,在同样的劳动时间中,高技能的劳动者能够创造更多的产出,因而能够获得更高的就业质量;L表示劳动者的劳动时间,L越大代表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工作时间越长,说明社会对于劳动力有着旺盛的需求,劳动者的就业率越高,因而用L表征劳动者的就业数量。两种类型的要素共同作用,决定了劳动者的劳动产出。

设劳动者的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类型的,Y为劳动者的产出,则:

其中A为全要素生产率;D为虚拟变量,当劳动者具备互联网使用技能时,取值为1,当劳动者不具备互联网技能时,取值为0;β1和β3表示互联网的技能偏向系数,如果β1或β3>0则表明互联网是相应的要素互补型的,反之如果β1或β3<0,则表明互联网是相对应的要素替代型的。

由式(1)对劳动技能要素K求偏导,得到劳动技能要素K的边际产出:

如果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劳动者的工资w应当等于其边际产出,则由式(2)和式(3)可得:

因而要证明互联网的技能偏向效应,只需要分别计算式(6)和式(7)即可,只要式(7)中lnK和lnL的系数显著大于在式(6)中的系数,则互联网的技能偏向系数是要素互补型的,反之则是替代型的。

2.计量模型

式(6)和式(7)建立了劳动力要素投入与工资之间的理论关系,但在实际中,劳动者并不是同质的,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外部环境、工作条件等都是不同的,因而为了准确计算技能偏向系数β1和β3,需要在式(6)和式(7)中加入控制变量,得到计量模型:

五、模型计算

1.数据与变量

(1)数据来源。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为了监测流动人口情况,每年进行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在2013年的调查中对于流动人口使用互联网的情况以及他们的就业和收入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上海市松江区、江苏省苏州市和无锡市、福建省泉州市、湖北省武汉市、湖南省长沙市、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共计8个地市的流动人口,选取了其中户籍为农村户籍的样本,共计14929份,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所需要的数据。

(2)变量選取。①因变量:工资的对数lnw,采用被调查对象的月收入对数值。

②自变量:劳动技能对数lnK,采用被调查者的学历和连续工作时间的对数表示。劳动者劳动技能的高低是一个隐性变量,内化于劳动者的劳动过程中,虽然可以通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显示出来,但很难由直观和科学的可量化指标进行测度,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因而选取了学历和连续工作时间两个指标进行表示。在进行计算时分别用上述两个指标作为劳动技能的代理指标,分别对计量模型进行计算,以便于进行对比分析。其中,

学历的高低反映了劳动者的聪明程度和知识的丰富程度,高学历的劳动者一般被认为是具有高技能的劳动者,反之低学历劳动者一般被认为是低技能劳动者。

在流动人口动态监测

数据中,劳动者学历从“未上过学”到研究生共分成了8个等级,学历为“未上过学”的给其赋值为1,学历每提高一个等级,赋值加1。

劳动者在同一工作岗位上连续工作时间的长短,反映了劳动者对该工作的熟练程度,工作时间越长,认为该劳动者资历越深,越能适应该岗位的工作要求,反之,连续工作时间越短,则认为该劳动者是个新手,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越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中统计了劳动者何年何月开始从事目前工作的,因而可以计算出截至调查时劳动者连续从事本工作的月数。

劳动时间对数lnL,取劳动者上月平均每周工作小时数的对数。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统计了劳动者上月平均每周工作天数和平均每天工作小时数,利用上述两个数据相乘,得到劳动者平均每周工作小时数。

互联网技能变量(D),当被调查对象报告现有工作是通过互联网渠道找到的,或者被调查对象报告在休闲时主要“上网/玩游戏”时,认为被调查对象能够掌握互联网技术,具备使用互联网解决工作和生活需要的能力,因此变量D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③

控制变量:由于劳动者工资水平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了流动人口的性别、年龄、婚姻、社保状况以及社会融合意愿五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其中除年龄变量外,其余变量均设为取值为0和1的虚拟变量。性别为男性时,性别变量取值为1,女性为0;婚姻状况为未婚时取0,

其他情况(初婚、再婚、离婚、丧偶)取1;当被调查对象拥有任何一种形式的社保或医保时,社保变量取值为1,否则取0;当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有在当地的定居意愿时,社会融合变量取1,否则取0。

2.计量结果与分析

(1)互联网与就业数量。

表1第(2)列中lnL的系数为0160,5%水平下显著,即式(8)中待估计的系数β2为0160,第(3)列中lnL的系数为0065,5%水平下显著,即式(9)中待估计的系数β2+β3为0065,上述两个系数均显著大于零,直观的结论就是劳动时间与劳动者的工资呈显著的正向关系。根据式(8)与式(9)的关系即可以计算出互联网对于劳动时间的技能偏向效应β3,数值为-0095,在5%水平下显著。即认为互联网在农村流动人口中的应用,存在显著的技能偏向,能够显著降低社会对于劳动者劳动时间的需求,这与众多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即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对于低技能劳动者是替代的,劳动时间长度的减少,意味着同样的工作,只需要更少的劳动者即可,因而会导致流动人口就业需求的降低。

根据表(1)第(4)、(5)列中的数据,得出同样的研究结论,在用“劳动者在本工作连续工作时间”作为劳动者劳动技能高低的代理变量后,计算出技能偏向效应β3的数值为-0099,在5%水平下显著,认为互联网导致的技能偏向会降低流动人口的劳动时间,减少流动人口就业数量,不利于流动人口就业,研究假设1得到证实。上述结论从低技能劳动者的劳动时间角度,进一步确认了现有研究中认为的技能偏向效应对于低技能劳动者的不利影响。

(2)互联网与就业质量。

表1第(2)列中lnK的系数为-0101,10%水平下显著,即式(8)中待估计的系数β0为-0101,第(3)列中lnK的系数为-0258,5%水平下显著,即式(9)中待估计的系数β0+β1为-0258,根据式(8)和式(9)的关系可以计算出互联网技能偏向系数β1为-0157,但是在5%水平下并不显著,即认为并不存在显著的互联网对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的技能偏向效应,互联网的发展对于流动人口的就业质量的高低没有显著性影响。

同理,表1第(5)、(6)列中用“勞动者在本工作连续工作时间”作为劳动者劳动技能高低的代理变量后,得出技能偏向系数β1为0040,且在5%水平下是显著的,即认为存在技能偏向效应,互联网的发展能够增加社会对于劳动者劳动技能水平的需求。

对比上述两个结论,可以发现结论之所以不同,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的代理指标。一个代理指标是流动人口的学历,另一个指标是流动人口的连续工作时间的长短。一方面,由于学历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难想象一个只有小学学历的人在外出打工很多年后,再继续深造拿到初中或者更高的学历;另一方面,由于样本选择问题,本文研究中选取的是具有农村户籍的流动人口,而户籍与学历是存在一定关系的,各个地区对于具有大学学历的人口有着落户的政策优惠,因而一旦一个人从高中学历努力变为大学学历,那么可能其户籍也就会变为城市户籍,因而由于高学历样本的流出,导致研究所选择的样本中学历水平始终整体上难以提升。因而基于上述两方面考虑,虽然用学历代表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常用的方法,但在本文研究中,可能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而用劳动者的资历,即在本工作上连续工作的时间长短代表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的高低,则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此时,计算出的β1显著为正,即互联网技能的掌握,对于就业稳定性而言,能够使得流动人口在现有工作岗位上有着更长的工作时间,即可以认为显著提升了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对于劳动者而言也是存在显著的技能偏向,使得流动人口增强其现有工作的稳定性,由于我国流动人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口的高流动性,因而互联网的采用对于流动人口而言是有积极意义的。

因而研究假设2得到部分证明,即互联网技能偏向能够从工作稳定性的角度,提升流动人口的就业质量。但由于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加之就业层次很难进行量化,很难明确地说一个职业层次高于另外一个职业,因而对于研究假设2没能从工作层次的角度来分析互联网的技能偏向效应对于就业质量的影响。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1.研究结论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定研究假设,从就业质量和就业数量角度建立理论模型以及计量模型,基于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互联网的技能偏向效应以及这种效应对于农村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从就业数量来看,互联网导致的技能偏向效应,显著降低了农村流动人口的就业时间需求,不利于流动人口就业;另一方面,从就业质量来看,互联网导致的技能偏向,能够显著增加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性,有利于流动人口就业。

2.政策建议

(1)不断提升流动人口信息素养。多种渠道在提升流动人口信息消费能力的前提下,推动互联网,特别是高速移动互联网在流动人口中的推广和普及,促进互联网作为消费和休闲娱乐手段在农村流动人口中的普及,促进互联网作为生产工具和一种工作技能在农村流动人口中的推广,以此逐步提升互联网在流动人口中的普及,使互联网成为流动人口的一项生活技能和生产技能。

(2)以互联网为手段,推动流动人口就业稳定与社会融合的双赢。促进流动人口通过网络参与所在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动,强化互联网在流动人口社会网络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提升流动人口通过网络检索、匹配工作岗位的能力和意愿,降低流动人口就业搜索成本;社会融合中,强化互联网渠道的影响,加强城市居民在流动人口互联网技能提升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3)推动流动人口技能多元化,减少互联网的替代效应。多渠道促进流动人口的再教育,以企业再培训、社会化培训以及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提升流动人口的就业技能水平,促进重复性、可替代劳动供给的减少;同时,推动流动人口以互联网为学习手段,提升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市场为动力,强化收入在劳动力要素配置中的导向作用,降低人口的流动成本和障碍,使流动人口能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主动提升自我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何晶. 互联网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基于广州市的个案分析[J]. 广东社会科学, 2014(5): 209-216.

[2]田明. 进城农民工的高流动性及其解释[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5): 69-80.

[3]BEKMAN E, BOUND J, MACHIN S. Implications of skill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 international evidence[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8, 113(4): 1245-1279.

[4]KATZ L F, KRUEGER A B. Computing inequality: have computers changed the labor market?[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8, 113(4):1169-1213.

[5]ACEMOGLU D. Why do new technologies complement skills? 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 and wage inequality[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113(4): 1055-1089.

[6]ACEMOGLU D. Technical change, inequality, and the labor market[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2, 40(1): 7-72.

[7]ACEMOGLU D, AUTOR D. Skills, tasks and technologies: implications for employment and earnings[J]. 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 2011(4): 1043-1171.

[8]ALMEIDA R. Opennes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East Asia: have they increased the demand for skills?[R], 2010.

[9]GOLDIN C, KATZ L F. The origins of technologyskill complementarity[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8,113(3): 693-732.

[10]BEAUDRY P, DOMS M, LEWIS E. Endogenous skill bias in technology adoption: citylevel evidence from the IT revolution[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6.

[11]FUNK P, VOGEL T. Endogenous skill bias[J].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2004, 28(11): 2155-2193.

[12]王俊,胡雍. 中国制造业技能偏向技术进步的测度与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1): 82-96.

[13]陆雪琴,文雁兵. 偏向型技术进步、技能结构与溢价逆转——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3(10): 18-30.

[14]DAVID H, FRANK L, RICHARD J M. The skill content of recent technological change: an empirical exploration[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3, 118(4):1279-1333.

[15]KONING J, GELDERBLOM A. ICT and older workers: no unwrinkled relationship[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2006, 27(5): 467-490.

[16]MICHAELS G, NATRAJ A, VAN REENEN J. Has ICT polarized skill demand? evidence from eleven countries over twentyfive years[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14, 96(1): 60-77.

[17]ATASOY H. The effects of broadband internet expansion on labor market outcomes[J]. Industrial & Labor Relations Review, 2013, 66(2): 315-345.

[18]AKERMAN A, GAARDER I, MOGSTAD M. The skill complementarity of broadband internet[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5.

[19]BERTSCHEK I, NIEBEL T. Mobile and more productive? firmlevel evidence on the productivity effects of mobile internet use[J].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16, 40(9):888-898

[20]宁光杰,林子亮. 信息技术应用、企业组织变革与劳动力技能需求变化[J]. 经济研究, 2014(8): 79-92.

[21]邵文波,李坤望. 信息技术、团队合作与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差異性[J]. 世界经济, 2014(11): 72-99.

[22]杨蕙馨,李春梅. 中国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及工资差距的影响[J]. 中国工业经济, 2013(1): 51-63.

[责任编辑 方志]

猜你喜欢
就业互联网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