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癔症患者家属需求与护士对家属需求认知的差异

2017-04-26 07:22郑应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癔症家属病情

郑应红

急诊癔症患者家属需求与护士对家属需求认知的差异

郑应红

目的 了解急诊癔症患者家属的需求,以及护士对家属需求的认知。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急诊抢救室收治的癔症患者的家属100例及抢救室临床一线护士26例进行调查。结果 癔症患者家属需求与护士对家属需求的认知不完全相同,部分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通过了解癔症患者家属需求,明确护患双方认知差别所在,采取对症的健康指导,可减轻家属的焦虑,对患者的康复有帮助,并避免误解,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

癔症;家属需求;护士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目前国际上称之为分离(转换)性障碍。其特点是部分或全部丧失了对过去的记忆或身份,或出现具有发泄特点的情感暴发,患者可以有遗忘、漫游、人格改变等表现,症状可具有发作性,起病前心理因素常很明显[1]。由于急诊科工作的特点,收治的患者绝大多数出现的是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表现为过度换气综合征、神经性呕吐、癔症性抽搐等。目前,对癔症患者的心理治疗及需求已做了很多研究,而对于家属的需求却容易被忽视。很多家属由于对这种疾病的不了解,送患者来医院就诊时经常表现出焦虑紧张,惊慌失措,而家属的这种状态不仅对自己不利,往往还会感染患者本身,影响患者的治疗。而急诊科护士,由于急诊工作常存在一定的紧迫感和危急感,抢救急诊危重患者时间紧、任务重,极易忽视癔症患者家属的需求[2],这不仅对患者、对家属不利,还容易引起矛盾,甚至是医患纠纷。因此正确认知癔症患者家属的需求,并且明确差别所在,针对性的做好健康宣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家属是患者最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护理中注重了家属的心理状态,对配合治疗、稳定患者情绪起着积极作用[3]。护士只有充分了解了家属的需求,消除他们的紧张与顾虑,获得他们的理解,才能使他们积极配合癔症患者的治疗,间接的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次研究通过调查癔症患者家属的需求与护士认为他们所需要的需求的差异,找出我们的不足,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这不仅对于患者的康复有帮助,还可以避免误解,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家属组为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厦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抢救室就诊的癔症患者家属,研究所对应的患者均为初次发病,且表现为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无其他并发症。家属均年满18岁以上,沟通交流无障碍,与患者关系亲密即为亲属关系或亲密朋友关系,自愿接受调查的癔症患者家属100例。护士组为急诊抢救室注册护士,临床一线直接对癔症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自愿接受调查的护士26例。

1.2 一般资料

(1)患者家属(下称家属组)共发放问卷109份,填写后当场收回,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份(填写不全或多选视为无效),有效率91%。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20~30岁34例,31~40岁30例,41~50岁16例,51~60岁12例,>60岁 8例。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62例,专科及以上38例。与患者关系:夫妻29例,父母7例,兄弟姐妹38例,子女5例,其他21例。(2)护理例员(下称护士组)共发放问卷26份,回收有效问卷26份。其中年龄:20~25岁5例,26~30岁8例,大于30岁的13例;教育程度:大专7例,本科19例;从事护理工作年限:<1年2例,1~2年2例,3~4年5例,5~10年4例,>10年13例;职称:护士2例,护师13例,主管护师及以上11例。

1.3 研究方法

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该问卷分为家属需求调查表和护士对癔症患者家属需求认知调查表2个问卷,均包括疾病基本知识的宣教,家属对治疗和护理质量的要求,家属对患者休息环境的要求等共20小项内容。每小项分值10分,按等级赋予分值:特别需要(4分),需要(3分),一般(2分),不需要(1分)。该问卷经反复修改,得到相关领域专家的认可,其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3,具有可行性。同时选取符合条件的家属和护士各10名进行预实验得出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其相关系数为0.90。

2 结果

2.1 家属组对患者需求得分和护士对其认知得分的比较

表1显示,家属组的需求与护士组对家属需求的认知有所不同。其中,如希望了解患此疾病患者的具体表现,希望知道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希望知道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效果,希望感到病情有所好转,希望了解患者的预后结果,希望知道患者的主管医生及护士的情况:如职称,技术水平,希望工作人员态度好,希望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医护人员的解释通熟易懂,希望感受到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关心,家属能知道病情变化的具体情况,希望患者就诊环境安静舒适,这12个条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8个条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家属组需求得分的比较

表2显示,家属组不同因素需求在教育程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癔症患者家属需求与护士对家属需求认知的差异

表1 癔症患者家属需求与护士对家属需求认知的差异

1、希望了解患者出现这种疾病的原因2、希望了解患此疾病患者的具体表现3、希望知道患者出现疾病表现时的应对知识4、希望知道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5、希望知道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效果6、希望知道治疗此病所用的药物和使用剂量7、希望知道患者治疗药物的药理作用8、希望知道患者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9、希望感到病情有所好转10、希望了解患者的预后结果11、希望知道患者的主管医生及护士的情况:如职称,技术水平12、希望工作人员态度好13、希望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14、希望确信患者得到最佳的救治15、医护人员的解释通熟易懂16、希望感受到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关心17、能知道治疗费用情况18、家属能知道病情变化的具体情况19、希望知道如何避免或减少患者此疾病的发生20、希望患者就诊环境安静舒适3.65±0.47 3.92±0.27 3.96±0.44 3.82±0.38 3.73±0.44 2.87±0.69 2.67±0.63 3.29±0.59 3.88±0.32 3.71±0.45 3.60±0.49 3.93±0.25 3.95±0.21 3.96±0.25 3.88±0.32 3.95±0.21 2.26±0.44 3.92±0.27 3.96±0.19 3.42±0.49 3.57±0.50 3.69±0.47 3.92±0.27 3.03±0.44 3.07±0.27 3.11±0.32 2.46±0.64 3.26±0.45 3.30±0.47 3.11±0.32 2.88±0.65 2.96±0.52 3.73±0.45 3.88±0.32 3.50±0.50 3.42±0.50 2.03±0.77 3.50±0.50 3.92±0.27 3.15±0.54 0.685 2.366 0.783 8.902 9.396 -1.756 1.483 0.167 5.84 7.574 6.147 8.925 2.399 1.127 3.612 5.20 1.402 4.052 0.783 2.264>0.05<0.05>0.05<0.01<0.01>0.05>0.05>0.05<0.01<0.01<0.01<0.01<0.05>0.05<0.05<0.01>0.05<0.01>0.05<0.05

表2 家属组不同因素需求得分的比较

表2 家属组不同因素需求得分的比较

注:父子关系指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兄弟关系指兄弟、兄妹、姐妹、姐弟

3.594±0.473-1.875>0.05女3.633±0.501年龄(岁)20~303.443±0.5522.331>0.05 31~403.620±0.505 41~503.704±0.477 51~603.823±0.352>603.818±0.398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3.425±0.589-5.723<0.01大专及以上3.745±0.425与患者关系父子3.791±0.2851.969>0.05夫妻3.714±0.428兄弟3.612±0.495其他3.455±0.594性别男因素家属需求得分F/tP

表3 护士组不同因素对家属需求认知得分的比较

表3 护士组不同因素对家属需求认知得分的比较

因素家属需求得分F/tP年龄(岁)20~252.800±0.6257.70<0.05 25~303.112±0.569>303.509±0.518护理年限(年)<12.650±0.5876.720<0.01 1~22.875±0.685 3~43.020±0.615 5~103.187±0.567>10年3.559±0.482教育程度大专3.065±0.4822.587>0.05本科3.324±0.536职称护士2.600±0.59812.757<0.01护师3.052±0.588主管护师3.509±0.518

2.3 护士组不同因素对患者家属需求认知得分的比较

表3显示,不同年龄、护理年限、职称的护士对患者家属需求的认知存在差异(P<0.05,P<0.01,P<0.01)。

3 讨论

3.1 癔症患者家属需求与护士对家属需求认知的差异分析

作为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在救治癔症患者的同时,也应注重患者家属的需求。本研究结果表明,家属更迫切的需要从医护人员口中得到更多的病情介绍、讲解和沟通;希望知道疾病的具体表现、严重程度;希望工作人员技术高、态度好;希望感到患者病情有所好转;能够了解疾病的预后等等。他们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用药正确,治疗到位,也需要除治疗以外更多的心理支持,同时也希望治疗环境的安静,舒适。面对初次发病的癔症患者,家属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和经验,不能预见疾病的病情变化,又很渴望患者的病情好转,所以普遍存在着精神紧张和焦虑不安。而对于护理人员,她们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临床工作经验,能预见疾病的发展与转归[4],所以常常对癔症患者及其家属关注度不如其他的危重患者。这就与家属的期望值形成矛盾,让他们觉得没有得到重视。因此,护士在急诊科诊治癔症患者时要站在家属的角度、认知他们的需求,通俗易懂的做好有关癔症相关知识的宣教,让他们知晓疾病的病因、表现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多留意、多沟通,及时反馈患者的病情变化,安排安静舒适的就医环境,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最大程度的减少他们的焦虑与不安,配合及协助医护人员治疗癔症患者,促进患者的康复。

3.2 家属组不同因素的差异分析

本调查显示,家属组在不同性别、年龄与患者关系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家属教育程度上的不同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大专及以上的得分高于高中及以下的得分。提示教育程度高的家属比教育程度低的家属需求更多。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自身个体对疾病发展及预后的不同认识[5]。教育程度低的经常会有“我把患者交给你们医院了,你们要负责把患者治好,我也帮不了什么忙”的想法,所以他们很大部分都的是寄托于医护人员,对自我的需求相对较少。而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家属,他们可能平时就能从书本等各种媒介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他们更希望能够参与进患者的治疗,希望能帮助患者治愈。根据这种情况,护士应该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6],对于教育程度低的要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结合手势与其沟通,介绍疾病的相关内容,深入浅出的做好健康教育,耐心的回答他们的问题,减轻焦虑与不安。而对于教育程度较高的,他们对治疗和病情需要更多的知识,因此护士更需要详细的解答家属的每一个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有关癔症的健康指导,提供帮助,提高家属对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及时反馈患者的病情变化,让他们心中有数,消除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

3.3 护士组不同因素的差异分析

本调查显示,护士在不同年龄,护理工作年限,职称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护士年龄越大、从事护理工作越久、职称越高,她们认知得分也就越高。分析原因,这可能与护士的阅历和经验有关系。护士年龄越大,从事护理的时间越久,遇见的癔症患者及家属就越多,也就越能理解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反应和需求。而职称越高的护士,专业知识牢固,学习和进修机会相对较多,所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系统,也就更清楚家属的需求。因此,医院方面要鼓励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提供到各省级医院进修的机会,定期考核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7],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熟练的解答家属的各种问题,消除家属的顾虑。同时要创造条件让护士学习更多的人文关怀理念,提高护士的护理服务理念,为做好健康宣教打下扎实的基础。作为护理人员,在做好护理操作的同时,更应注重癔症患者家属的情绪反应与需求,积极与家属进行沟通,从癔症患者家属需求的角度出发,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加强人文关怀意识,减少他们的焦虑与不安。癔症患者的康复与家属的参与密不可分,在家属需求不能有效满足的情况下,往往会发生医患纠纷[8],护士只有了解了家属的需求,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才能使家属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工作,促进癔症患者的康复,同时也能减少医患矛盾,改善医患关系,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1] 郝伟,于欣,许毅,等. 精神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2.

[2] 王琳. 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调查及应对措施[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2):75-76.

[3] 王亚珍,李淑坦,郑振茹,等. 癌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与护士提供帮助的对比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22):2082-2083.

[4] 张妍,皮红英,刘钰. 急诊危重患者家属病情保证需求和护士对其认知的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29-32.

[5] 刘辉,王丽姿. 重危患者家属需求与护士对家属需求认知的差异[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6):62-65.

[6] 赵婷,赵红娟,李丹. 急诊留观患者及家属的需求调查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656-1658.

[7] 向凤玲. 儿科住院患儿家属心理需求调查及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6):60-61.

[8] 彭为,张罡,周云霞. 严重外伤急救患者家属和护士心理需求差异的现状调查[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2):3535-3536.

Analysis o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emands of Hysteria Patients’Family Members and the Cognition of the Nurses

ZHENG Yinghong Emergency Department, Zhong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4, China

ObjectiveTo find out the demands of the families of patients with hysteria, and the cognition of the nurses.MethodsThis study uses self-mad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of emergency room patients with hysteria families 100 people and emergency room first-line clinical nurses 26 people.ResultsThe families of patients with hysteria demands were different with the cognition of the nurses , some items were differ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Nurses should understand the needs of family members of patients with hysteria, clea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families and nurses. Nurses should provide health guidance to the families, and reduce their anxiety, which not only to the patient's recovery, but also to avoid misunderstanding,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the doctor-patient conflicts.

hysteria; family needs; nurse

R473

A

1674-9316(2017)06-0113-04

10.3969/j.issn.1674-9316.2017.06.068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福建 厦门 361004

猜你喜欢
癔症家属病情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一场聚会引发的癔症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诗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