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农村中学语文课堂如何创设宽松的课堂提问环境

2017-04-26 16:34杨扬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9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课堂

杨扬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本文从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注重鼓励、及时肯定,部分问题允许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完成,老师引导启发等方面提出创设宽松课堂提问环境的做法。

关键词:农村中学 语文课堂 宽松 提问环境

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中,巧妙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首要途径,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引线,是激发学生觉悟的契机,是检测教学效果的首要手段。课堂提问的优劣,体现着教学水平的高与低,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而课堂提问最好是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这样的课堂提问才高效。但我从从事农村中学教学数年来,发现现在的农村语文课堂提问气氛非常紧张,学生感觉非常沉闷,学生非常害怕教师提问,有的学生本来已经想好的答案回答起来却词不达意,只好照本宣科;有的学生精神异常紧张,进而思路闭塞,学得被动,学习效益极低;有的学生一到提问就不敢看讲台、看老师,怕老师提问到自己。总之,课堂提问气氛紧张是语文课堂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认为农村中学课堂提问务必使学生主动参与,敢于回答问题,形成热烈争辩、生动活泼、学习气氛浓厚的局面。只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处于开放状态,个人的见解才敢于充分发表,这样学生才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习效益才高。同时,课堂提问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式讨论,充分发表见解,发言无序,任其争辩,求异思维得到发展,学生的思路开阔,思想活泼,学习效益倍增,对培养开拓型人才大有好處。那么,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怎样创设宽松的课堂提问环境呢?下面谈谈我在平时教学中进行课堂提问的几种具体做法。

一、课堂提问要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

我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一般是由表到里、由浅入深,那么在讲授课文、传授知识的时候也应该遵循这个规律。如果一开始就把学生给问死了,把学生的思路堵死了,可以想象,这节课是很难上下去的,更不用说如何完成教学目标了。最佳的语文课堂提问应该是由浅入深,先提问比较简单的问题,接下来步步深入提问,最后引领学生逐步探索解答重点、难点的问题。

二、学生回答完毕要注重鼓励,及时肯定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教师指导学生探究未知的过程,学生回答问题一般总是从不全面到全面,这是正常的,因此,学生的回答即使不够全面,对其正确部分也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对那些回答正确的学生应给予赞扬。要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言,勇于争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特别要支持那些能够发表创见的学生。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要大胆,表述要清楚明白,不要含糊其词。尤其是对少数胆怯的学生,要注意引导,给予锻炼的机会,问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促使其树立学习信心。例如在教学《刘毅传书》这一课时,学生在概括刘毅的性格特点时,可能会回答刘毅善良侠义——帮助龙女送信;也可能回答刘毅花心好色——看见龙女美丽就想帮送信,其实另有企图。针对最后一个回答,我们首先肯定学生的细心,但必须及时指出,如果刘毅看见龙女遇难不闻不问,结果会怎样?与我们现在社会中一些冷漠无情的人又有什么两样?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回答的优点和缺点,懂得怎样全面去分析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作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同时还要注意:切忌以提问的手段去迫使学生学习,或对回答有错的学生加以指责和讽刺,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师生间产生对立情绪,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但是,对学生回答中的错误必须指正,必要时还要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

三、部分问题允许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完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问题是比较难的,需要大家的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不同的问题,回答方式也应该不同,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我们在课堂上需要不同的学习方式,如个人回答、两人回答、小组合作等等都可以不定时使用。我本人认为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非常适用于我们农村中学语文课堂。因为团队合作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任务之一,所以,在农村语文课堂上,部分问题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完成是非常合适的。例如教学《雷雨》,课堂设计的问题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情还是假意?要求:先个人独立完成(2分钟)。再分4人小组讨论(3分钟),最后选代表发言展示。整个问题的解答过程用不同的方式完成,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解答,觉得很新鲜,很有兴趣,感觉整个问题的解答过程好像是在聊天中进行,非常轻松愉快,解答问题的质量自然就很高了。

四、部分难题要老师引导启发

部分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认为自己只要提出问题就可以了,至于解答问题的过程是学生的事情,还美其名曰:要放手给学生,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因而对学生完成解答的过程不闻不问,这样做会使得学生变得害怕回答老师的问题,害怕老师提问到自己,因而异常紧张。其实学习知识肯定有难有易,当部分难题学生难以解答时,教师要引导启发。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告诉我们引导启发学生,要注意把握启发时机,不能把问题抛给学生就了事。例如教学鲁迅先生的《药》,设计的问题是: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用“药”做题目?大部分学生只能回答出“药”作为文章的线索,很少能说出“药”的特殊含义。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启发引导,可以这样引导:文章除了写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的过程,还写了谁为谁的过程?学生很快可以答出,还写了“夏瑜为革命牺牲的过程”,这时候教师就趁机再问:那“药”到底是治疗什么病的药?到了这里,学生很自然而然就得出答案了:“药”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人血馒头”,是愚昧的群众享用革命者的鲜血,不是医治疾病的良药;二是指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脱离群众的革命也不是拯救中国的良药。至此问题解决了,文章的主题也弄清楚明白了。整个过程好像是老师在帮助学生回答,实际上是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这样的启发引导让学生感觉其实难题并不可怕,解答难题的过程就好像走迷宫一样好玩。

总之,农村语文课堂提问需要教师创设宽松愉悦的环境,需要教师制造有趣、感性的刺激,需要教师提供更多让学生展现才华的机会,语文课堂提问的效果才更佳。因此,在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喜欢回答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喜欢上语文课,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黄云山.课堂“沉默”何时了——关于激活农村中学语文课堂的几点思考[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8(02).

[2]汪丽珍.如何有效激活语文课堂教学[J].新课程(教师版),2007(08).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刍议农村中学写作教学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从《成功》走向成功——“让学”,让语文课堂“学多于教”
构建趣味盎然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