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谋发展 凤尾河畔开奇葩

2017-04-26 22:16李德真谭佳铭刘红光郑清友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9期
关键词:良乡全乡技校

李德真+谭佳铭+刘红光+郑清友

南盘江经曲靖、陆良、宜良、开远,蜿蜒回肠,碧波荡漾,来到了与清水江交汇处的凤尾河流域,这里群山环抱,草木葱茏,一派美丽旖旎的山区河谷亚热带风光……这里就是高良,状语称“冈棱”。

高良壮苗瑶族乡位于师宗县东南部,距县城82公里,最高海拔2030.5米,最低海拔737米,是典型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乡。境内群山叠翠,谷壑幽深,溪流蜿蜒,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全乡有国土面积561.38平方公里,居住着壮、苗、瑶、彝等多种少数民族。全乡下辖11个村委会,1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567人,其中农业人口26992人,占总人口的94.46%;少数民族人口21000人,占总人口的73.5%。

高良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创建于1989年。1996年3月,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投资50余万元在凤尾河畔,设里村委会设里榕树街北侧新建起了建筑面积1280.98平方米的综合楼,结束了没有专门办公及培训校舍的历史,成为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训为一体的学校,走上了独立办学的道路。

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高良成技校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大投入,引进技术,购进品种,建立基地,全面推广,完善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提高全乡干部群众文化科技水平,学校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

高良成技校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关心、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1998年被云南省教育委员会评为“云南省农村成人教育示范学校”,2000年师宗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安全文明单位”称号,2001年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同时荣获师宗县人民政府授予的2001年、2003年“科技星火计划”项目三等奖。2007年、2011年、2012年在高良中心学校教育目标责任书考核中荣获二等奖。2013年、2014年在高良中心学校教育目标责任书考核中荣获一等奖。

一、多措并举,服务三农,建设农民培训“教学区”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高良乡拥有极为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雨量充沛,日照丰富,立体气候突出,全年基本无霜期,既有低热河谷槽区的热区优势,又有高山冷凉多湿的气候特点,是多样化开发综合农业的理想区域。

为此,成人教育在办学目标上坚持面向大众,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在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同时,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以科学技术推动农业生产上新台阶。具体措施为:以高良乡成技校为龙头,村级成技校为依托,开办乡村两级长短结合培训班。2012年以来,共开展实用技术培训306期,受训31389人次,其中开展乡级实用技术培训54期,受训9234人次,村级培训252期,受训22155人次,培训经费开支147528元。培训项目主要有:优质稻栽培管理、薏苡实用种植、各种冬早名特优蔬菜的种植、黑山羊的饲养管理、节能改灶及建沼气池、农药(新药)安全使用、动物疾病防治、保险业务培训、农用车安全培训、外出务工基本知识、劳动力转移培训、残疾人种养殖技术培训、摩托车驾驶、特色产业培训、微耕机使用安全、安全用电、油茶栽培实用技术、村“两委” 成员电脑基础知识培训、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基本职责及村民小组干部日常管理培训等。

根据全乡基层干部学历偏低和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的实际,1998年,高良成技校与县农广校联合试办“农学”“乡村管理”干部中专班,先后于2000年和2002年毕业。

2000年初,经省教委检查评估,同意高良成技校独立开办干部中专班,成为全省17所开办干部学历教育的示范学校之一。学校于2000年9月以来先后招收了“行政管理”“中师函授”“现代乡村综合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各一个班。招收学员共500余人,在所招收的学员中,村委会干部占40%,种养大户占30%。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高良成技校严格遵循办学规律,做到学习科学文化技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保证课时,严格考核,使在校学员合格率达100%。学员回村后,充分发挥了科技示范作用,成为农村的科技骨干、致富能手,深受社会好评。截至目前,绝大部分全乡各村委会的“三委”干部、村组干部、种养殖大户、致富能手和南盘江林业局在凤尾河流域的场队负责人、干部、职工等,均是毕业于高良成技校的中专班学员。

二、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建好科技扶贫“试验区”

很長一个时期以来,高良乡产业结构仍是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原有农副产品的种植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的需要。为此,高良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创建了热区水果试验示范基地,为高良乡的产业调整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前几年,当地有人想引进美国黑提子的种植,但经过成技校的种植试验,证明高良乡不适宜美国黑提子的生长,这一试验成果避免了农民种植黑提子的风险。2011年,高良乡人民政府根据上级有关部门文件精神,决定划拨40余亩的荒山给高良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创建热区水果试验示范基地。

当前,管理技术,品种更新,精品果园,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课题。为此,成技校带着农村现实存在的问题,急农民所急,帮农民所需,求农民所用,为农民致富再辟蹊径。近年来,经学校多方筹资,2011年从弥勒县引进大五星枇杷360余株,种植面积为5亩,2015年开始挂果,年产枇杷200千克。2012年6月从弥勒县引进龙眼70余株,种植面积4亩;大杨梅150余株,种植面积3亩,长势喜人;脐橙100余株,种植面积2亩,椪柑150余株,种植面积6亩,已开始挂果。2013年7月从弥勒县引进樱桃80余株,种植面积3亩,长势良好。2014年4月从河口县引进荔枝60余株,种植面积4亩;从弥勒县引进柚子40余株,种植面积2亩;10月从宜良县引进冬桃50余株,种植面积2亩;11月从广西南宁引进沃柑60余株,种植面积3亩;从弥勒县引进雪梨50余株,种植面积4亩,长势喜人。

截至目前,整个热区水果实验示范基地共种植了11个品种的热带林果,均长势良好,大五星枇杷已零星挂果,味道纯正,预计明年将进入盛果期。

三、重点帮扶,引领致富,建立产业发展“辐射区”

多年来,学校积极联村挂户,既为农户提供了创业经验,又为全乡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示范,帮户结对,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

2013年,为带动全乡发展沃柑项目,成技校重点扶持笼嘎村委会路布肖村王老五在凤尾河畔实施沃柑项目,以期辐射周边适宜村委会农户一起发家致富。

2014年,高良成技校在抓好种植基地建设的同时,发展好特色养殖。经多方筹措资金,在窝德村委会未益村与成技校2000届毕业生罗文清户创办广西巴马香猪股份联合养殖。采取“按母分儿,保本分利,增殖分成,滚动发展”的办法,办起了巴马香猪养殖示范基地,目前存栏110余头,出栏30余头。在抓好种养殖建设的同时,积极到新安村指导农户发展冬早蔬菜栽种技术。目前,该村已成为全乡发展反季节蔬菜的一面旗帜,《曲靖日报》记者曾多次深入采访。

前些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主要是林果业、甘蔗、生姜,由于过去传统的农业和一些果树品种已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有待提高。为此,成技校教师利用成人教育这块阵地,摸清事理,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市场意识培养。其中包括:商品意识的培养,教育农民发展生产、学习技术必须面向市场,生产为了市场交易而生产;竞争意识的培养,鼓励农民学习高新技术;风险意识的培养,成功与风险并存,要让农民既能承担自然风险,又能承受市场带来的风险;效益意识的培养,要懂得无论搞什么项目都必须算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两本账。

学校重点帮扶的还有坝林村委会付兴会、盘万生、马玉才、杨老三等20余户困难户,成技校教师分别为他们送去了籽种、化肥、栽培技术,使他们依靠科技,盡快脱贫致富。同时,还为团坡村委会的杨树华、王保才等5名贫困生捐款2500余元,帮助他们购买学习用品,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总之,高良成技校立足于偏远、贫穷、落后民族山区“三农”服务工作的开展,为高良壮苗瑶族乡农村成人学习科学文化技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做了深入细致的工作,促进了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虽然我们的工作点多面广、困难重重,但是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民族山区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新路子。

我们深知,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而道远,高良成技校一定会为建设民主、文明、和谐的新高良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良乡全乡技校
有功于北京城的良乡塔
小城镇滨水公园活力优化研究
下河乡:视察调研全乡重点项目
绿色校园理念下的设计实践与探讨——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规划改造设计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中学成果展示
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
浅议技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技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探究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