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南梆子在当今社会的发展

2017-04-26 03:03秦瑞培王鹤颖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

秦瑞培+王鹤颖

摘 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然而,在不断改革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受到了当今人们意识的淡薄。本文主要阐述河南梆子在传承发展所出现的文化冲击,调查研究河南梆子在创作和传承中所出现的问题。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河南梆子应跟随世界潮流,根据市场,制定发展战略,使之问题得以解决,在21世纪的今天让其继续发扬光大,让传统文化继续传承。

关键词:河南梆子;发展;传统文化

一、选题背景

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形成豫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是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1950年8月间,陈素真、王魁元等率领该剧团在河南、河北等地巡回演出时将河南梆子定名为豫剧,此后“豫剧”一词正式取代了河南梆子。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豫剧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然而如今新兴文化的冲击下,河南梆子发展的局限性下,相遇到创作和传承的问题,制约着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如见,历史赋予新一代人们使命,必须在当今社会发展的今天,各种娱乐形式,新型文化冲击下,和现代社会文化相融合,并保存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使在国内乃至国外弘扬壮大。

1.意义

在河南梆子发展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理论性的研究,在传统文化的尴尬局面中,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帮助豫剧以独特的形式在当今社会得以继续传承和发扬。对河南梆子的历史和如今进行对比分析,对未来和发展进行规划,利于宝贵的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得到较好的发展。

2.存在的问题

(1)河南梆子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河南梆子艺术形式的发展在创作形式上的问题基本分于二点,第一,在于河南梆子表演艺术的陈旧,缺少现代所出现的潮流观念,第二,现代音乐发展迅速,河南梆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相对缺少。

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年轻观众的心里已经满足不了日新月异的精神文化需求,而被淡忘。在被豫剧折服的老一辈之中,已经不能满足豫剧发展的人力资源,其所支持的队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不断萎缩。

(2)河南梆子传承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形成以人为主体的传承形式,传统文化同样也是如此,面的“人”所出现的根本问题在于两点,第一,人才储备不足,戏曲的发展市场萧条,经济层面,戏剧演员收入有限,导致人才流失。后续培养工作,面对广大学生,却很少有人去主动选择河南豫剧;第二,传统文化意识淡薄,国家已经意识到文化建设是发展的一种的策略,但是,相对青少年来说,文化意识还相对薄弱。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

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是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的基础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艺术后发展而成的。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先后在众多国家演出,形成独特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随着发展的局限性,豫剧发扬需要寻找新的思维形式,突破戏曲的窄路子,推陈出新,与时代潮流相融合,符合广大现代人消费市场,符合大众审美,被社会,被公众所支持,加强豫剧研究,创作引起观众共鸣的优秀作品,但保持文化所独特的内涵,于此同时,加强传媒和宣传力度,利用现代化科技,音乐,影视,灯光等打造艺术的盛宴。

2.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来调查研究豫剧在学生、老师学习之时的第一手资料。发掘现实状况,搜集现实信息,积累豫剧学习情况的基本资料,保证可靠性,时效性。

调查内容着重于,对豫剧学习的兴趣来源,历史文化认知,表演艺术形式,戏曲音乐鉴赏,等展开调查,对调查结果绘制表格,以达到可以纵观分析的目的。

豫剧学习过程之中,相对调查研究所产生的重点,难点,最终达到把握其艺术特点的目的,为了解掌握给予理论性经验的基础。

3.访谈

豫剧最重要表现的是河南人朴实而大众的生活方式,以引起共鸣为主题在历史上渊源流传。与专业化的老师去进行访谈,从专业的角度去思考豫剧,去获得间接经验。豫剧大师的一辈子几乎都与舞台打着交道,从内心热爱着豫剧,在传承方面可以看出,真心喜欢才是硬道理。在艺术面前,没有高低贵贱,没有门户之见,有的是对其的一腔热爱。通过访谈,来接艺术名家与豫剧的故事,从而激励今人与豫剧更好的摩擦出闪亮的火花。

4.组内讨论

调研的基础已经为研究课题提供数据性的基础,课题成员对其进行分析,各抒己见,将自己的看法进行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众多思想的汇中下定最终结论,指导老师对其结论进行评估完善,考虑各方面因素之后,形成理论性的研究成功,给予豫剧突破现状,更好的发展制定策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

经过组内讨论内部人员,会对豫剧理解更加深刻。会以自身的力量去感染身边的人去了解越剧,学习越剧,形成人群感染力,扩大越剧研究。

5.实证研究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切身体会学习越剧之中的感受,豫剧以豫西豫东调为基础,唱腔委婉细腻,优美动人,在了解豫剧剧情的基础上,深入体会其中所蕴藏的感情,把握唱腔的中心内涵。重视学习豫剧的感受,并进行交流,在探讨和互相学习中得到进步。

悉心观察分析大师在表演豫剧过程的动作,总结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之中的不足,总结思考豫剧文化精髓,让传统文化在后辈中不断学习中得到发展,让其吸引跟多的眼球,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三、可行性分析

在落后于时代潮流的尴尬处境中,传统的豫剧艺术和现代生活、现代音乐和现代媒体联姻,成为突破自身局限性的又一艺术追求,这必将成为豫剧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式。

在传统的豫剧仅仅与老百姓的生活相关,是我国最优影响的剧种之一。文化大革命,对这种文化形式遭受了损失,改革开放之后,各种新型娱乐形式接踵而来,对传统文化更是打击甚大。国家为发展文化建设,形成中国特色型社会主义,弘扬传统文化是社会建设必不可少的因素,这为豫剧的发展提供了政治性因素。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在经济利益之下,形成多形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豫剧需要传承,进入人们的认知范围之中,得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这便需要豫剧跟随时代潮流,在经济利益社会下认准目标市场,发掘潜在市场,改变传统糟粕部分,以新形式下的豫剧进入市场。河南电视台《梨园春》节目的热播,给豫剧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先导。这档节目的播出,使豫剧从成年人的市场转移到少儿,使家长对豫剧教育加强重视,另一方面,这给豫剧的发展上带来经济效益,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引来投资。与现代舞台电视媒体的融合给豫剧发展的帶来改革创新,对未来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作为古老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科技之下会被越来越来多的人的喜欢,使传统文化从低迷的状态之下走出来,在今人的手里创造昌盛。

豫剧与现代音乐相融合,形成独特的流行性音乐,扩大豫剧的发展渠道,李玉刚演唱《新贵妃醉酒》,戴荃演唱《悟空》,为豫剧与现代音乐融合提供了先例。借助现代流行音乐的力量将豫剧发展到更为广阔的舞台,将豫剧的唱腔融合另一种艺术形式,打开传统艺术市场,为传统文化突破局限性,打开艺术市场,赢得经济利益。综艺节目的盛行,可以借助此种舞台形式,对传统艺术进行多方面展示,以新媒体继续加大宣传,弘扬传统文化,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熏染。

豫剧在现代社会的可行性多方面,不断引发这今人的思考和改革创新。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是社会的趋势,戏剧未来有更大的发展市场,继续扩宽表现形式,让豫剧成为一种代表。

四、创新与特色

1.创新

(1)把传统河南梆子艺术改革发展放置于现代生活,现代观众,现代音乐和现代传媒。豫剧的故事性表达,根据情节改编成电视剧,形成一种发展形式,在经典曲目的创新之中,可以借鉴电视剧的形式进行改编,使叙述情节得到广大观众的先知。豫剧的唱腔的创新借鉴与现代流行音乐的相结合,《新贵妃醉酒》一曲就很成功的将新兴文化与传统文化无缝融合,想成耳目一新的歌曲,被众人所传唱。借助现代舞台,进行比赛,以谋取经济利益手段来吸引豫剧的爱好者,综艺节目的发展,使豫剧站上综艺节目的舞台,被年轻观众所认识,接纳。

(2)现代传媒技术日益成为主流,电脑,电视机,手机是传播的新型形式。在豫剧的创先上,考虑可以融合入现代传媒的新型技术,在现代信息基础下相传壮大。艺术形式下,根据唱腔改编,故事情节下,进行格式改编,背景音乐下,进行曲目改编,将豫剧分解,进行多元的传播。在经济利益社会下,豫剧赋予经济因素,让专家在对豫剧发展充满信心,对豫剧不断进行研究,壮大豫剧。

创新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不单单局限于豫剧的传统表达,扩宽发展渠道,结合现代艺术表达形式,进行改革创新。从发展,改编,传播,经济,国际,文化等多方为考虑,为经典戏曲确立实际地位。

2.特色

豫剧是作为民间音乐范畴,民间便决定了此种艺术形式与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广泛的民间性。于此同时,它也并不代表着由某位作曲家创作,而是包括艺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而代代相传,更多的是根据口头形式传播,并伴随着时代而日益丰富,与此同时,它特殊的形式也赋予了它在传承过程之中的灵活和变化。由此可见,豫剧凝结了祖祖辈辈,世世代代的智慧,能够传承下来的是先辈对生活美好的向往的结晶。

豫剧的唱腔形成区域特色的艺术流派,但音乐结构都属于板式变化体,其中声腔板式有四种,豫剧的传统伴奏曲牌众多,全部为传统乐器组成,据统计拥有300多个。以人为主题的表现上,唱腔大气,吐字清晰,抑扬有度,使用剧情式的结构表达生动活波,有血有肉的民间感人故事,表达对生活的向往。

在河南地方之中,特色浓郁,淳朴自然,节奏强烈明确,矛盾尖锐突出,刻画人物特点鲜明,是河南人民的地方戏种,随着地方特色的发展,受广泛观众所爱好,让地域特色发展至各界。在不断发展之种,涌现出来一大批具有艺术上有成就的演员,将叙述言情,表达喜怒哀乐的民间故事带上舞台,以真挚的地方情感走向国际化的认知范围。先如今,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国家所保护,在今人的手里传承发扬。

五、实施过程

1.成立戏曲研究所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目标,为目标市场提供戏曲精神文化,根据成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交申请报告、利用高素质人才对戏剧文化历史进行研究,出版关于戏曲的创作,根据出书本出版,让各界认识到戏曲历史的渊源,认识戏曲是中国的瑰宝,根据戏曲名家对戏曲的感受,对新人给予教导和鼓舞,为发展储备人力,根据现代潮流趋势,制定贴合实际的发展战略,研究传统和现代的相结合,去迎合大众口味,以得到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2.选定一批豫剧经典剧目

经典剧目被大众所认识,因传承的独特性,所保留的都为比较经典。借助经典力量来观众眼球,如《穆桂英挂帅》写北宋时期,西夏在挑衅边境,朝廷想让穆桂英为帅,征战沙场,保卫江山,然而,穆桂英已经归隐,对王朝心灰意冷,余太君劝导穆桂英要知晓大义,最终挂帅出征、《花木兰》取材《木兰辞》,叙述花木兰替父从军,“谁说女子不如男”明段被广大观众所熟知。这两名断不单单在于传统豫剧表达上,现代人的改造下,形成了电视剧,进入每人每户的家庭。

3.选拔演员及乐器伴奏

演员的选拔上,根据曲目所创造的形象,男女,性格特点,对其进行选拔,使每个演员都能充分展现自我的特长,撇开特点,其最重要的是对豫剧的热爱,和对豫剧发展决定贡献的一腔热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拔拥有兴趣的人,在专业化的指导下,会快速发展成为豫剧的演员。乐器的伴奏遵从传统的乐器,可以适当选择现代的录音设备,进行乐器简化。

4.戏剧演员获得专业指导

邀请专业人员对演员进行指导,对肯定的地方给予赞扬,增强戏剧演员的信心,使之对豫剧更加的热爱,于此同时,指出不足之处,相应进行改正,完善自我,更好的去表达豫剧的角色,丰富演员的感情思想。

5.进行演出及交流

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相应进行改进,在舞台之上游刃有余,而充满自信的表演,让自己与角色化为一体,更好的融入角色,去诠释角色。在演出之时,避免紧张而形成的失误,尽可能的去发挥每个演员的正常水平。

在演出后的交流中,去叙述在学习过程之中所相遇的难处和解决办法,以从在往后的学习之中借鉴避免,得到飞速的进步,同时,认识更多的豫剧演员,认识跟多的豫剧朋友,在豫剧的大家庭下,以身作则去传承文化。

六、结语

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壮大需要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豫剧的发展之中,少不了今人对其研究和改革创新。传统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艺术瑰宝,永远不会拥有过时之说,未来之中,必将拥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席之地,而继续向世界去表达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河南梆子.

[2]浅析豫剧与现代戏曲的融合.

[3]戏曲现代化浅析.

[4]豫劇现代戏发展分析.

作者简介:秦瑞培(1994-12-18),女,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新乡市,职称:学生,研究方向:河南梆子 。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