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校长的忠告:阅读从出生第一天开始

2017-04-26 02:26
教育家 2017年10期
关键词:忠告亲子识字

一位美国校长的忠告:阅读从出生第一天开始

都知道美国全民爱阅读,学校老师提倡家长每天抽出时间陪孩子读书。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美国人提倡的阅读,是从孩子出生第一天开始的。这也是住在美国的Raven从一位老校长那里获得的忠告。

★阅读,从出生第一天开始

Raven的邻居是一对年过70的老夫妻,老爷爷是退休的小学校长,老奶奶是一家教会学校的小学教师,他们的孙子年龄不大,平时并不住在一起。平时聊天,让Raven感触最深的,就是老校长对孩子阅读的看法。

像大多数中国老祖父一样,一提到自己的孙子辈,老校长就眉开眼笑。聊天中,他告诉Raven,自己的儿子媳妇都受过高等教育,从两个孙子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就给他们读书。

这个时候读什么书不重要,是不是彩色的漂亮绘本也不重要,只要是能让娃娃熟悉父母的声音;温柔的语调,让娃娃从父母的声音中感受到爱与关怀,增加宝贝的安全感,对孩子起到很好的安抚作用。换一句话说,也就是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做父母的就可以用亲子阅读来密切亲子关系,让孩子爱上与父母读书的氛围,培养孩子对读书的兴趣。

★随孩子的兴趣选书

等孩子长大一些,就可以随着孩子的兴趣选书。即便是6-7个月大的孩子,也可以自己选书。比如有的孩子喜欢车,有的孩子喜欢动物,有的孩子喜欢其他图案,由孩子们抓过来的书,父母翻开念就好。老校长的话让Raven想到了“抓周”,这里面,恐怕也有做父母的不知道给孩子念什么书的成分在里面吧。

等到宝贝一两岁的时候,孩子的视野更开阔,会出现反复阅读同一本书的情况。不过每一次阅读,给孩子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正如老校长所说,今天宝贝注意的也许是书中与他们长得类似的小宝宝,明天可能就是书中主人公的玩具或是宠物,反复阅读能够提高孩子的观察力,不仅如此,孩子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词汇量就是在与父母的各种交流中一点点加强的。

★亲子阅读,最好“按图索骥”

关于阅读,老校长和Raven认知最大的不同,在于Raven认为阅读就是给孩子讲故事,妈妈可以用各种语言讲述,而不必一定要照搬全文。

而老校长却认为,亲子阅读与母子谈心不同,平时与孩子的交流,父母大多用的是口语化的语言,有时还会好玩地学孩子说儿化语,这些无可厚非。

不过读书,不管是绘本还是章节本的图书,语言用的都是书面语,这和口语有很大的区别。而阅读,是孩子最早接触“官方语言”的一条途径。

Raven觉得有理,不过也怀疑这样会不会造成孩子理解力上的问题—孩子听不懂故事。老校长的解释是:不会!娃娃们对语言的学习能力远远强于成人。成人阅读的过程往往是这样的:对不熟悉的生词先是猜意思,重复见到的多了就会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解,最后无师自通,完全理解词义。孩子们也一样,重复听多了,对词汇的理解就会无限接近真实,这就是孩子们学习语言的过程。

★不要打断孩子看绘本图片

很多孩子的阅读启蒙都是从绘本开始的,好的绘本是不需要文字做辅助理解的。

Raven记得自己小时候就非常喜欢看小人书,而一般的小人书光凭画面就可以把意思猜个八九不离十,甚至后来在Raven识字以后,还喜欢用画面来帮助自己猜测不认识的字的意思。所以不难理解孩子为什么喜欢绘本,甚至他们选书的标准都是根据书上的画来的。

有的家长喜欢把绘本当作教科书教孩子识字,这样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读绘本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识字,那就是买椟还珠的行为。

老校长非常重视绘本在孩子阅读中的作用,认为它的魅力还在于吸引不识字的孩子对书本的兴趣,教会孩子从图片中获得知识,启发孩子的想象力,甚至能够提高孩子们的专注力。所以,父母在陪伴孩子阅读时,不妨先让孩子看完图片,甚至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看绘本上的图片,听听孩子对画面天马行空的理解,然后再开始读文字,这样,收获会比仅仅为孩子阅读要多得多。

如今网络时代,学习不再是老师教、孩子学的模式,很多时候,教孩子学会读书、学会思考等于给了孩子一把钥匙,引导孩子自己从各种期刊书籍甚至网络中寻找答案,获得最新资讯,探索未知世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做的就是把孩子领进书本的殿堂。

(来源:搜狐教育)

猜你喜欢
忠告亲子识字
画与理
职场忠告
识字
识字儿歌
给少女的十点忠告
老园丁的忠告
识字谜语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