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十字路口

2017-04-27 12:02周雪林
中欧商业评论 2017年4期
关键词:百度商业决策

人工智能十字路口

这几天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的离职被热议。三年前他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顶级权威科学家加盟百度时,噱头十足。这三年对于人工智能来说,无论是技术突破、商业运用,还是传播热度,都可谓突飞猛进。百度自然希望自己能站在这股浪潮的最前沿,洗刷商业模式“原罪”带来的负面影响,用人工智能这个充满正能量的战略形象,替代人们口中那个“卖广告的”和“送快递盒饭”的百度。

但即便是这样,从吴恩达的公开信中,还是能看出在人工智能这种前沿领域,中美企业的不同思路。吴恩达说:“美国擅长创造新的技术和理念,而中国擅于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开发出好的产品。”有人评论,百度与谷歌布局人工智能最大的思路不同就在于:百度倾向于将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化,比如将之应用到手机百度、百度地图,而谷歌让人工智能去跟人类下棋。我们不必去评判孰优孰劣,只是透过中西同类企业的不同战略选择,能够看到中国与西方对于科学的底层心态差异。

西方对待科学往往先不考虑具体的应用,只为求真而寻根问底,而中国更多的是“技术发明”而非“科学发现”。指南针并不是因为古代中国人知道地球南北两极的磁极运动,而是偶然把磁铁悬起来,发现它总是指向北方或南方,这是偶然的经验发现。丹术士们为了炼长生不老丹,往炉子里添芒硝和碳墨,意外发生爆炸,这是火药的来源。造纸和印刷术更是民间实践的产物,无需任何科学发现。所以,中国人擅长学以致用,副作用就是往往与科学无缘。

话说回来,无论是谷歌的开疆辟土,还是百度的学以致用,这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必然成为助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这期封面策划中,我们想探讨一个有趣的问题:人工智能在商业决策领域到底将扮演何种角色?因为,企业家和高级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可谓商业世界“皇冠上的明珠”,会不会当真有那么一天,机器人可以替代人类成为最优秀的CEO?

马云觉得有可能。去年的一个演讲中,他说:“在数据时代,30年以后世界上最优秀的CEO可能是一个机器人。”脑补一下马云描述的画面——未来在各CBD写字楼、产业园区、创业基地的CEO办公室里,都坐着一台型号各异的机器人,还真有点荒谬感。

当然,更主流的观点认为,这画面不可能成真。因为商业决策需要战略思维,而思考战略的过程往往是一个黑箱,存在大量非理性的因素,纯粹理性的战略往往难以成功。即便阿尔法狗赢了围棋,但商业世界比围棋世界更加诡异——环境、规则和目标全然不确定,需要兼具可续和艺术的战略思维。

不同主张,你站哪边?本期我们将从人类与人工智能决策的心理机制、风险投资者选择标的的内在逻辑、创业者决策成功的内在因素等多方面解析这个议题。

猜你喜欢
百度商业决策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商业经济》征稿通知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Robust adaptive UKF based on SVR for inertial based integrated navigation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百度年度热搜榜
不懂就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