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创造力教育的思考

2017-04-27 21:05刘晓梅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手工创造力小学生

刘晓梅

创造力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学习完课程就一定会生成的。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创造力的形成方式、过程、结果也大不相同。本期解码,我们把视线投向小学、中学,一起探讨如何培养不同时期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生需不需要培养创造意识?这个问题仿佛已经不存在分歧了,然而具体落实到学科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疑惑,因为广大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以及学校的教育方式都是定位在基础知识学习上,只有部分学校会通过综合实践、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进行创造力方面的教育渗透。如何定位创造力培养目标,是广大教师重点探索的问题。笔者根据近年来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对此作了如下思考。

● 用“玩”激发好奇心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缺乏认识事物的经验与方法,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难以深入到技术实质层面,也较难形成技术应用体系。笔者在利用Scratch进行图形化编程教学中发现,小学生对技术的功能用途理解层次较浅,产生的热情主要因为其“好玩”,做小动画描述故事是他们最喜欢的。当然,也有部分学生会刨根问底,关心技术的实现方法,探索技术操作的规律。因此,在教学Scratch时,可利用同一程序通过不同参数、功能模块的组合产生更多的效果,如在左转、右转的基础上实现增大步长,连续左转、右转形成螺旋轨迹,面对这些变化学生会因好奇而想玩出答案,进而形成为追求真相而创造的态度。

● 用“做”激发想象力

小学生对人物形象、物体色彩等直观元素比较敏感,而对物体的结构、材质以及运动变化的原理则不太感兴趣。例如,在用Word進行版式学习时,学生对文字的编辑与排版等内涵丰富的操作兴趣不大,缺乏思考的动力,而对图文混排、艺术字等可见性强的内容很有兴趣。同样,在Scratch教学中,因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偏弱,用“判断程序”解决的能力远远低于运用“循环程序”设计功能的能力,因此,一方面,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原理探索等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表达、描述等形象思维能力。在动手做的实践活动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物品结构设计、电子元件组装、外观艺术表现等的创造力,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电源的动力设计、运用算法完成功能设计等的创造力,这两类不同的创造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而言难度要适当,瞄准的目标还是要以培养想象力为主。

● 借“实”培养手工感

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是很有必要的,但也存在较大争议,分歧主要在于创造力可见性方面。通过在计算机技术领域的教学和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教学,教师很容易区分两种比较明显的“创造力”价值取向:一种是侧重思维的创造力,这在图文、动画等电子作品方面体现较多,主要是主题创意、艺术表现、社会思想等角度的创造技能;另一种是侧重肢体的创造力,这在剪纸、插花、泥塑等实物作品创作中体现明显,虽然这也要突出主题创意、艺术表现、社会思想等角度的创造,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培养目标就是“手工感”。手工感不仅是基于大脑指挥的思维创造力,更是一种由肌肉记忆的心灵感受力,这种感受力是一种珍贵的第六感,会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巨大作用。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手工感,对其未来参与制造、锤炼工艺、激发创造是个很好的铺垫。

总之,在小学开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虽然有困难,也有悖于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成长规律,但及早通过课程系统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有一定可持续性地培养学生的手工感,这都是有益于创造力教育的实施并具有长期效益的,因而有特别的意义。

猜你喜欢
手工创造力小学生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手工剪纸
我是小学生
手工DIY
珍贵的手工面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