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发展战略初探

2017-04-27 10:22杨震宇洪建军林伟君方伟
热带农业工程 2016年4期
关键词:战略选择服务平台转型

杨震宇++洪建军++林伟君++方伟

摘 要 农业专业镇是广东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今农业专业镇的发展面临着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巨大挑战,服务平台发展的战略选择对农业专业镇发展至关重要。专业镇的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发展呈现出以创新为核心、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趋势:加快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发展,在战略上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配合运作,将载体建设与功能培育协同运作,将产学研合作与联盟服务协同运作,将品牌建设与重点扶持紧密结合,形成协同运作体系网。

关键词 农业专业镇 ;服务平台 ;转型 ;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 F272.3

Abstract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 town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 service platform of professional town presents the trend of innovation as the core, the combination of industry,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Today,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pecialized town is facing the huge challenge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growth mode,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platform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specialized town.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 service platform, In strategy must be led by the government, Marketing cooperation with the operation of the carrier construction and function of cooperative operation.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pecialized town ; service platform ; transition ; strategic choices

農业专业镇是专业镇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小微企业构成了农业专业镇的重要主体,技术需求量巨大。广东省为加快培育广东省农业专业镇特色产业发展,近年来加大农业专业镇服务平台建设扶持力度,以平台建设促进产业发展,专业镇遍布全省21个地级市。随着广东专业镇的不断发展壮大,在专业镇中兴起的农业专业镇已经成为农村最有特色和活力的经济力量,成长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

1 农业专业镇中小微服务平台发展现状与特点

1.1 广东省农业专业镇发展现状

农业专业镇以镇(区)为基本地理单元,以农业产业为主导,经济规模较大,营销网络覆盖面广,已建成专业化配套协作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载体。经过20多年的发展,广东农业专业镇因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形成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等特色农业,农业企业、农户和服务机构在地理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产业链条也不断地完善,将农业生产由单一转向系统,由小市场逐步扩建成农业大市场。在全省具有代表性的20个地区中,其专业农业镇已经广泛涉及畜牧、水产养殖、花卉、蔬菜、水果、茶饮、香料、中药材、林木等多个特色产业。截止2015年9月份,广东省农业专业镇数量已达到129个,接近389个省级专业镇(指广东省科技厅认定的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镇)的1/3。

1.2 广东省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现状及特点

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是为专业镇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包括技术创新、工业设计等9个相关服务的公共平台。2016年广东省农业专业镇已拥有697个创新服务机构、23个省级及省级以上工程中心、1 028个相关的高校及科研机构、99个技术需求资源中心等。目前,129个农业专业镇中,平均每个镇已建立2-3个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农业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发展特点主要有:

1.2.1 以创新为核心发展方向

部分农业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创新的力量较为微弱,广东省结合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现状分析,推动服务平台的创新发展。专业镇内建立起技术信息网络系统,从开发到运行各环节推动技术创新进步,出资成立技术创新中心,扩大创新服务机构建设,推进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咨询、产品设计、设备与产品测试等服务。同时创新技术成果的绩效考核体制,将各大创新服务成果的转化为经济或社会效益。

1.2.2 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在市场机制尚未健全的部分广东省农业专业镇,创新平台的运行和完善过程主要靠政府的调节和引导。部分农业专业镇在本级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镇技术创新中心或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发展初期,政府主要负责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基本的运营经费,参与平台项目运作,不断完善平台功能。未能实现市场化运作前,给予场地费用优惠、专项资金补贴等扶持资源。随后,逐步推进平台市场化运作,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激发服务平台的创新活力,积极引导企业发挥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并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

1.2.3 以产学研为合作机制

广东省科技厅充分联接了平台间主体的相互发展,在全省专业镇创造性地实施“一校一镇”等措施,积极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与专业镇开展产学研合作,形成了高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结合高校、中介机构和企业的经济实力、科研实力等推行产学研合作机制,集合各方力量,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专业镇联盟等创新联盟,探索建立了优势互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模式,解决重大产业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难题。使整体技术资源得到有效地互补优势,更好地将市场需求、专业技术有效联合。

2 广东省各区域农业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

2.1 珠三角农业专业镇的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1.1 专业技术平台功能优越

珠三角地区凭借优越的发达经济,为农业专业镇专业技术平台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专业技术平台优越功能的实现。其功能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台服务主体的广泛性。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将各服务主体集中起来,利用类似于现实中的商城类农产品和旅游服务的超级市场平台,将中小微企业、国内外商家以及政府部门在内的多类型外贸活动的参与者集合一起,为众多的各类消费者提供品种繁多的农业商品和旅游服务。二是平台服务功能多样化。珠三角农业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分别从商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4个角度的设计实现其服务功能,将多功能集成平台向研发项目的立项和管理、自助网站建设、数据等新的服务项目,提高对专业镇中小微企业的服务广度和深度。

以中山市民众镇的农产品销售与乡村游服务平台为例,民众镇按照专业镇总体规划目标,构建“企业+科技+基地+农户”的运作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实现同一服务平台实现农产品交易与乡村游地密切结合。建立开发、运行农产品交易功能和乡村游设计的电子商务平台,开通智能旅游线路设计服务,确保旅行路线设计方案更人性化,为农业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提供综合性服务。

2.1.2 充分发挥高校、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专业机构的服务功能

广东珠三角地区专业镇起步较早,农业专业镇的行业协会、商会及专业性中介服务等机构发展较为完善。专业镇高校、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专业机构的服务功能不可忽视。一是在交易行为上,中小微企业交易服务专业平台借助产学研的扶持政策,由政府出资、研究机构建设并协助维护,通过共同构建跨平台且满足共性区域的需求的合作创新机制,实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创造“1+1>2”的协同效应。二是在企业融资问题上,平台利用校企合作企业,联合银行,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帮助企业拓宽融资途径,解决客户资金紧缺问题。

以佛山陳村花卉世界为例,其所在的顺德区基本上形成以中介组织为主导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已经发展到60多家。民众镇则利用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民众镇镇政府的服务团队在生产、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专长,帮助中小微企业提高生产计划、现场管理、品质管制等运作水平,有效扩大农业镇产能。

2.2 粤东农业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

2.2.1 政府主导型的平台运营模式

在粤东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农业企业规模小,相关服务企业进驻吸引力弱,市场无法承担建设生产性服务体系所需的巨额资金投入,规模性农业生产性服务市场发展受限。因此,政府主导的平台建设模式在粤东或粤西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更为常见,如凤凰种茶专业镇、揭阳埔田麻竹笋专业镇、梅州沙田柚专业镇等,均在政府主导型模式操作下,逐渐形成“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当地政府与企业共同建立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平台,设置完善的技术培训体系,攻克农户种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并按照“集约、集中”的要求,积极引进民营资本投资主体开展土地规模流转经营,进行特色项目开发,增加当地村民的就业收入,形成整体良性发展。

2.2.2 多元模式为辅的平台组建模式

粤东地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除了政府的主导性运作外,其平台组建模式也是多样化的,一是依托龙头企业“三中心一实验室”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组建模式。将开发研究、技术控制流程实现系统化控制,符合大众需求,从而极大提升农业专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二是与职业技术学校的人才培训服务平台组建合作模式。利用职业学校的人才优势,设备优势培育优秀的平台服务人才,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奠定人才基础,产业联盟也使得产学研合作成为可能。三是依托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组建模式。行业协会、商会、中介组织等机构是聚集行业资源的重要专业载体,其具有丰富的中小企业信息资源和技术创新咨询。有着“中国梅菜之乡”的美誉惠州市便是多种平台组建模式的代表,惠城区横沥镇由龙头企业带头,以基地为平台,使用“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跟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签订梅菜产业合作协议,探索新技术改良品种、温室育苗培育等技术,促使企业与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合作。

2.3 粤西农业专业镇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3.1 以龙头企业建设为主要依托

粤西地区作为广东省农业镇发展迅速的区域,为协调好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发展速度与农业镇发展速度,粤西地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平台中的带头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建立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科研、市场、资金、人才等领域的综合优势。龙头企业围绕产业链各环节,为镇内中小微企业开展技术指导、人才培训、检验检测等服务,以弥补公共服务平台启动时间相对滞后的劣势。以湛江市麻章镇恒兴股份公司为例,在组建产品研发和产品检测方面,为企业自身以及企业合作伙伴、相关企业提供饲料原材料、饲料产品、水产加工原材料、水产深加工产品等方面的100多项检测服务项目。阳江市农村信息化管理中心以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为依托,整合全市农林信息体系、电信运营商、软件开发商、国家(省)级农林信息网络、龙头企业等多方资源,成立农林信息网、“三农”服务热线以及信息兴农服务平台,为农业专业镇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供求信息、投诉和咨询等多种类信息服务。

2.3.2 以产业园区建设为主要载体

粤西地区农业专业镇成熟发展时期,其产业集聚程度较高,其分工协作网络和资源共享机制较为完善,产业区模式逐渐形成。产业区模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粤西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和集群创新,实现全产业链竞争优势。以茂名市重点规划建设为例,通过建设高州荔枝龙眼标准化生产等9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获得较稳定的收益。湛江市长山镇成立茶叶科技开发中心,建立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和茶叶深加工技术研发示范基地,将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促进成果转化,创造了茶叶品牌市场的长期辉煌。

3 广东省农业专业镇微企业服务平台瓶颈及问题

3.1 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农业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的首要任务是通过进行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和共享,为技术创新提供“硬性”、“软性”、外部、内部等系统条件,但是广东农业专业镇公共服务平台中的技术创新平台普遍能力较弱,缺乏创新能力。具有代表性的只有陈村花卉世界、茂名罗非鱼专业镇等少数几个技术创新平台能够较好地实现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和区域共享,其他技术创新平台的知识扩散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由于资金缺乏,专业人才不足等原因,不少农业专业镇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创新平台不完善,不能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难题。

3.2 信息服务能力不足

不少农业专业镇缺乏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手段,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更加缺乏,大多数农业企业的商品销售仍然依赖传统商业模式。具有指导性,预测性,时令性的实用技术信息不多,难以真正发挥对农业企业和农户的指导作用。由于农业电商处于刚兴起的阶段,很多专业镇政府、企业都缺乏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和经验,对于互联网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建个网站上,对于网站的维护和运营都缺乏技能,这样就不能为专业镇中小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12316、农业直通车、村村通工程、亿农大市场等农业物联网平台也没有做到百分百普及,很多是小而乱,且缺乏专门的资金去运营。整体来说,农业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的信息服务尚处于初级阶段。

3.3 中介组织作用尚未有效发挥

农业中介组织是在农业市场化过程中产生的连接农户与市场的非盈利性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和环节。珠三角地区的农业专业镇的行业协会、商会及专业性中介服务机构发展较为完善,而粤东西北地区农业专业镇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实力不够,功能单一,对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

3.4 服务平台间尚未建立起协同机制

目前,广东为农户、农业企业提供的服务平台不少,如生产力促进中心、农业科技信息村村通、农业技术创新中心、农业科技园区等。但是这些服务平台缺乏协作与分工,存在资源投入不足、功能重叠、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等问题,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平台的专业化发展。

现在技术服务平台要求的技术人才素质较高,涉及的技术面广泛,平台投入的软硬件资源所需资金巨大。因此各地软件园只能投入资金做平台中的某一部分,而且在资金、人员、设备、技术上都无法达到真正实用的标准。由此出现了全国各地都在建公共技术平台,但使用率都不高、资源不能互动共享、造成“应用孤岛”的现象。

4 农业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发展的战略选择

4.1 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配合运作

以政府为主导,与民间机构密切配合,弥补了政府主导干预市场的不足,又发挥了市场调节的优势,有利于农业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的良性发展。广东省部分农业专业镇在本级或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镇技术创新中心或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为镇内广大中小微企業提供技术研发、质量检测、工业设计、人才培训、信息咨询等服务。在发展初期,政府主要负责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基本的运营经费、参与平台项目运作、不断完善平台功能,在未能实现市场化运作前,给予场地费用优惠、专项资金补贴等扶持。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平台市场化运作,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激发服务平台的持续创新活力。

4.2 将载体建设与功能培育协同运作

农业专业镇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载体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些农业专业镇依托龙头企业已认定的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为基础载体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一些农业专业镇选择产业发展基础良好、配套措施较为完善、培育企业和科技创新措施得力的本地特色园区、物流园区、示范基地或专业市场为平台建设载体;一些农业专业镇选择依托镇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产业的行业协会、具有法人资格的农业合作社、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专业机构为主要建设载体。以此类服务平台为依托,形成政府、企业、协会、中介机构、园区、农业院校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覆盖全省的专业镇开放创新网络,服务功能覆盖从研发设计、成果孵化到科技中介、检验检测的全部创新链和特色产业链。

4.3 将产学研合作与联盟服务协同运作

近年来,广东省科技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全省专业镇创造性地实施“一校一镇”等措施,积极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与专业镇开展产学研合作。在鼓励各专业镇积极构建公共服务平台的同时,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方式,以特色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积极整合企业和高校、研究机构等技术创新资源,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专业镇联盟等创新联盟,探索建立了优势互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模式,实现“科研院校-创新服务平台-专业镇企业”之间的联盟,联合开展重大产业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自2003年以来,广东省农科院先后组建了34家由院以及所属研究所投资创办的科技型企业,探索混合股权结构有限公司的发展模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4 将品牌建设与重点扶持紧密结合

农业专业镇所在地主导机构应针对性地扶持本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并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以平台建设为抓手,推动“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差异化发展,不断提升专业镇的区域品牌和自主品牌意识,提高品牌设计和创造能力,形成开放创新的产业氛围。

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农业专业镇针对性地扶持本地区的重点特色产业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以平台建设为抓手,推动“一镇一品”差异化发展,大力建设全省农业“一网、一图、一库、一平台”的综合信息化管理体系,扎实推进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根据广东农业信息网数据统计,随着休闲农业正发展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新兴产业,2015全省累计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5个、示范点19个,健康农业示范基地6个,农业科技创新中心7个,专业镇、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47个、示范点100个。在政府的品牌战略扶持中,建设了适合品牌发展的服务性公共平台,推动产业专业化和提高专业镇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 宋东升.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运行机制初探——从政府主导视角的分析[J].经济论坛,2013(07):76-78.

[2] 张寒旭,李 丽,罗 晖. 基于SWOT分析的汕头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发展战略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3(18):72-76.

[3] 李 伟,王 哲,陈洁云. 中小企业协同制造服务平台商业模式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5(9):101-103.

[4] 刘 畅,肖丕楚.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理论解释与政策含义[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1):72-74.

[5] 商惠敏. 專业镇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经验探析[J]. 广东科技,2013(17):32-34.

[6] 欧阳俊,张岳恒.广东专业镇发展的现状及与国内外比较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8):192-195

[7] 何庭安. 广东专业镇发展现状分析与升级对策[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8] 吕 强. 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及金融品种创新的思考[D]. 上海:复旦大学,2008.

[9] 张利华,陈 钢,李颖明,等.面向区域发展的区域创新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5):89-92.

[10] 李燕萍,吴绍棠.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41-44.

猜你喜欢
战略选择服务平台转型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平台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基于O2O的校园服务平台应用研究
高校财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探讨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基于创新理念的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思路探究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战略选择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