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班级管理,构建和谐班集体

2017-04-27 16:00李丽敏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和谐班级构建方式班主任工作

李丽敏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若能转变工作理念;凝聚班级正能量,形成班级良好班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和情感沟通等创新教育模式,就能协调步伐,从而和谐、愉快地共同创造一个有凝聚力、有朝气、有活力的班集体,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率。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和谐班级;构建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09-02

班级是组成学校的"细胞",细胞的优劣直接影响"机体"的健康与活力;班级又是学生的第二个"家",这个家管得好坏,直接影响"家"庭成员的健康成长。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实施者,又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主任工作联系着学校和学生,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和学校的声誉,也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良好的班集体是一个平等、民主、团结的集体,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个性特点鲜明,又如兄弟姐妹般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照顾、积极向上的集体。

1.转变工作理念

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决定着其工作方向,更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特别是中学时期,学生们一方面渴望了解世界,正处于价值观的寻找、辨别、选择、实践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人对其进行价值观的选择指导。此时,与学生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就有责任来充当引路人这一角色,在思想上解惑、授业、传道。所以,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重点不应该是过去的只抓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老路子,应该是从价值观上引导学生,帮助学校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和责任感、自立精神、坚强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人才。

2.凝聚班级正能量,形成班级良好班风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作为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培养一个有良好班风的班级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重中之重。良好的班风和班级正能量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尤为重要,所以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和个人智慧,充分调动所教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积极正面引导,切实发挥班级正能量的作用。

首先,加强班级正能量的教育。能量是可以相互传递和相互感知的。著名的"踢猫效应"告诫班主任必须充满正能量,然后才能通过以身作则,"润物细无声"地给学生施加影响,一个微笑、一句赞美或者一个建议、一句感谢也都会让学生受到感染。以组织主题班会、课外活动、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灌输正能量教育,让勤奋、拼搏、顽强、宽容、善良、正直、谦虚等美丽的词汇充满学生内心。用班级舆论释放正能量。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集体舆论的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可以触摸到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无形约束规范着每个人员的言行"。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其次,抓好班级班委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个带有正气的班委。班委使班级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因此,培养一个正气凛然的班委对班级的良好班风起到很大的榜样示范作用。支持班委同学的工作,鼓励他们敢做敢为,最大限度给他们留有独立工作的空间和时间。在班委的带动下,形成了一个其乐融融,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班集体。

最后,抓纪律、樹班风。班主任抓纪律,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以抓不良班风带动班级优良学风,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建立监管体系,制定班级管理条例,促进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从行动上指导学生,自觉养成学生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规范,为他们走好今后漫漫人生路打下坚定的基石。良好的班级纪律还能给学生带来真正的快乐和自由,也能培养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的个性影响人际关系和人的心理发展。学生在信念、态度、价值观,或身份、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方面相似程度高,彼此间就容易接近,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相似程度低,则容易疏远,或否定的人际关系。作为班主任,应特别重视那些因在消极的因素上有其相近性而形成的学生群体,因为这种群体有可能产生偏离集体倾向,应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来转移他们的兴趣,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并通过有重点地做好部分学生认识转变工作来降低这种群体的相似性,使他们能更好的溶入整个班集体中。一般情况,对个性不同的人,可以利用个人需要上的互补性来调节心理上的相容或人际关系的倾向性。如教室座位安排,班主任在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把主动与他人来往和期待他人接纳自己的人组合在一起,把对他人表示亲热与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热的人组合在一起;把喜欢支配他人、帮助别人的人与期待人引导帮助的人组合在一起,相互有满足趋向,能相处融洽。这种互补性的心理调适,有利于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稳定班级群体的乐观情绪,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和默契,使班集体充满生机和活力。

4.班主任应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素质教育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全民族素质提高的基础性教育。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对学生直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班主任老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它认为德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智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事的,体育是做人、做事的本钱,美育陶冶人的性情,劳动能加深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感悟。掌握劳动本领这五个方面在人一生的全面发展中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只重视智育,只重视"分数",而忽视其它各育,必然会造成学生身心畸形发展。

学生在人际交流上具有这样一种心理特征: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但同时又很少主动地去理解别人,在对待老师方面,这一心理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班主任,平时就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而在处理师生关系问题上,则应该学会理解老师,其具体的做法是"心理换位",把自己当作老师,学着用老师的观点去分析看待问题,从老师的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出发,来理解老师这样做的理由,这样,许多矛盾便会被化解、消散了。在班级生活中,同学间出现分歧或矛盾,在所难免。班主任要作耐心的心理疏导,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人生在世,各种矛盾冲突也是难免的,涉及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当然应该争出个是非来。在非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发生后,即便是自己有理,也不能得理不饶人,如果因为自己有理就去"据理力争",不愿退让,其结果必然是让对方、更让周围其他人难以接受,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应本着"有理也要有礼"的原则;若是在矛盾冲突中自己是无理的一方的话,那更应该主动认错,多赔不是。另一方面要引导双方心理换位,设身处地进行体验和思考,这样有助于理解对方,减少误会。这样,学生就会认识自身欠缺,主动与他人协作,在更高层次上恢复心理平衡。

5.创新教育模式

90后学生们个性强烈,高高在上的价值观引导肯定不会有效;纯理论式的说教又会陷入空洞,不易学生理解吸收。所以,要更好的引导学生价值观走向正途,必须创新教育模式,生动德育教育手段。把纯理论性思想工作变为开放式德育工作,把学校的"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的素质拓展活动启迪学生的思想意识。如有益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学雷锋活动、其他公益活动等,让学进行道德体验;还可创新课堂教育,分角色扮演人性丑恶的小品、鄙视落后消极思想的故事会、弘扬正义美德的学生晚会、演讲比赛、歌唱会等等。让学生明辨是非,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弘扬美德。

创设良好的班级思想教育环境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良好的班级思想教育环境主要是指创建和谐、积极向上的凝聚力强的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环境。在班级思想教育环境建设中班主任是主导,一定要身正德美、正直博爱,为人师表,言行表里如一,关爱学生,一视同仁,以良好的个人品德赢得学生的尊重,成为学生心中学习的楷模。同时也要善于发现班级中美好的人和事,及时地高调地对其进行表扬,于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鼓励学生,培养高尚的价值情操。环境氛围一旦形成,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引导整个班级的学生思想走向健康积极的方向。

猜你喜欢
和谐班级构建方式班主任工作
用心教育 润物无声
用爱与责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构建和谐班级
心灵的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