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式的电影狂欢
——浅评电影《十二公民》中的导演及剧作思想

2017-04-28 01:28郑新然
唐山文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陪审员剧作审判

郑新然

戏剧式的电影狂欢
——浅评电影《十二公民》中的导演及剧作思想

郑新然

《十二公民》改编自1957年的美国影片《十二怒汉》,是由徐昂执导,何冰、韩童生、钱波、赵春羊联袂主演的犯罪悬疑片。该片将美国的《十二怒汉》中国本土化,讲述了十二位中国公民关于一件当代中国富二代“杀人案”的法庭智斗讨论的故事。《十二公民》的导演徐昂,出身为话剧戏剧导演,此片是他执导的第一部电影作品,从主演阵容上看,一水儿的人艺演员也给电影的表演带来了浓浓的戏剧风格。这样一部有着戏剧式排练方式和电影式拍摄方式的电影作品,从时间和空间的设计、场面调度、蒙太奇以及剧作的处理上都值得推敲和思考。

安德烈·巴赞曾说:“电影的功能在于揭示,它可以呈现一些舞台上无法处理的细节。”《十二公民》看似是一场在固定场景中戏剧式表演的电影,但是他绝非是对剧场的记录。从时间设置上,影片从放映四分钟时显示审判开始,此时银幕上所给出的电影叙事时间为下午四点四十五分,当整个事件结束时,银幕上所显示的叙事时间为下午六点四十五分,而影片的放映时间历时一小时三十分钟,也就是影片用一小时散失分钟的时间展示了发生了两个小时的审判时间,在保证叙事流畅的前提下,电影用它最基本的单位——镜头,对时间进行适当的压缩,使得情节比话剧更为紧凑,这说明电影的时间比舞台时间更具有弹性。在时间的转折和过渡上,影片在放映一小时后,从态度最为鲜明的两位陪审员,韩童生饰演的3号和何冰饰演额8号的正面冲突开始,影片进入雷雨状态,半小时后其余人态度均转向无罪,只剩2号一人坚持有罪时,雨过天晴。这里,从时空环境因素配合剧作转折上看,雷雨的加入与剧情冲突相得益彰,但在剧作本身上说,个人认为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一场辩论审判在前一小时之所以能形成,其实靠的是只由何冰饰演的8号陪审员一直在强调的“我就是想讨论讨论。”说了几次之后,剩下的对此毫无兴趣的人们就很自然的接受了这个提议,虽然不太情愿,但还是决定耗费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这个动机在推动戏剧发展上的强度是明显不够的。而后来在雷雨发生的20分钟内,剧情快速从无罪和有罪的6:6平搬回到11:1的不稳定局面,动机虽然很足,做出的判断都融合着自己生活的主观感受,但又不免显得前面的讨论剧作过于冗长而缺乏支撑一小时阐述的动机。

马塞尔·卡内说:“构筑影像时,我们得像绘画大师对待画布般,考虑其效果和表达方式。”影片十二公民的叙事空间是学校内的一间大的废弃仓库,在这种单一的空间下,场面调度和区域空间的设计是电影表现的难题。从12位陪审员进入仓库时的第一个镜头上说,在这个镜头中,摄像机的调度为一个俯拍的移镜头,角度在90°以内,从仓库的斜侧面移到正对面,而人物入场调度则相对复杂。银幕的正中央往往是视觉上最重要的,也是人的注意焦点,而在这个镜头中,无论摄像机怎样移动,处于画框正中的一直是那张12个人讨论的圆桌,而12个入场的审判员的演员调度围绕着中心的圆桌分散开来,除了11号的保安以外几乎没有人愿意靠近圆桌,导演通过这种分散的演员走位调度来表达剧中人物对这场审判的的漫不经心的笃定心理。其中在这个镜头中,特别值得说明的是演员进入仓库一刻的空间调度:暂时放下进入仓库的先后顺序不说,在12名陪审员中,单单从入口来讲,除了8号陪审员以外的其余11个人,都是从镜头正对中间的、由灭火器中间分隔出的入口进入,而8号却是默默走过灭火器、从高架后绕过来在画面左侧的入口进入讨论区。从这一个演员入场调度的走位中,就奠定的8号的身份与其他陪审员的不同,从而为后文他希望做“无罪”讨论的行为做出铺垫,同时营造出视觉上的构筑效果。

从区域空间上来说,导演为了避免在单一场景中影像趋于平面,往往会通过不同的景别、角度等设置丰厚其影像。在《十二公民》这部影片中,12位公民的职业和座位安排与分化使得影片区域空间的调度更加灵活,也使得剧作人物的性格更加突出,紧密联系发展剧情,从而表达出导演的感情倾向。在12位公民落座之前,我一直在思考谁会坐在与1号相对的7号的位置上,而导演安排的人物,是学校里的一名前来配合学生补考的小商贩。在中国的传统上说,正席的位置应该留给主宾、或是职业与威望高的人,而这里却留给了一个市井化的、斜着、靠着、依着、歪着,精明,算计但也操劳的底层小商贩。他对于法律这个过于学术化的词汇不太感冒,或者说不太信任,认为与自己的生活无关,更相信能花钱铲事儿,对于财富与权力有着典型的底层民粹主义情结和想象,他来的目的,就是迫于自己的生计会被学校领导的爱人断掉。而这样的一个人,在这场对“富二代”的审判中,也道出了他的心声:当学生半夜要方便面,他端着热好的泡面去给学生送去时还要躲着身后保安的追赶;当学校停电时,所有人都关心自己怎么样,却从来没有提前告诉过他、替他想想维持生计的一冰箱冰棍怎么办,就像他最后那声发自内心的呼喊:“可我说的话你们听得见吗?你们永远也听不见!”别人有孩子,他也有孩子啊。看到这里才觉得在这12位陪审员中,只有他才坐在7号的位置上吐露心声才会显得这么震撼。他本人就是整体意义上“转型期中国人”的集合,而导演把他放在正席的位置上去激发他身上对于富有者的卑躬屈膝与憎恶混杂起来的复杂情愫,将小人物放大到一个能引起重视与尊重的平台。

普多夫金说:“电影艺术的基础就是剪辑。”但在电影《十二公民》中,插入了一个模拟空间的长镜头,在这个单一的空间场景的镜头中,导演运用长镜头和戏剧的无实物表演,同时加入所模拟场景中的声音元素,来达成声音蒙太奇的效果。在8号模拟老人从卧室到门口的证词时,导演运用的长镜头历时一分半钟,在这一分半钟内,穿插了模拟场景中的计时音效声、脚步声、开门声、火车经过声等多种音效,用画外不同时空的声音配合画内时空的模拟画面进行戏剧式的排列组合,创造出一种时空同步关系,通过这种剪辑方法使得场景的模仿更加逼真,强化观众的心理感受。

《十二公民》从剧作的人物设置上看,涉及各行各业不同性格的人物代表,但唯一缺少的便是女性角色。剧中的情节是:3号本是女性,但在剧中因为巧合不能来参加儿子的补考,所以只好让舅舅来代替,因此便促成了十二个男人关于这场审判的辩论。回归到剧作本身,“公民”不同于“怒汉”,虽然12位陪审员性格各异,但男性本身存在的理性特质使得这场审判的感性部分偏少,个人感情的流露方面与女性相比还是有所差别。所以说,是否增加女性在公民中的比重,亦或是将1号助教、2号数学老师、6号医生的性别换成女性,在我看来是这部电影作品有待改进的方向。

在我看来,电影不仅是视听语言的艺术,更是生活中情感的表达和提炼。对待电影艺术的态度,就希望像《十二公民》的审判一样,多角度、多方法,在坚持自己的同时,让情感与艺术更好的结合与提升。

(作者系河北大学14级编导专业学生)

猜你喜欢
陪审员剧作审判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Chapter 20 Extreme torment 第20章 极度惩罚
剧作法可以模仿,但有一样东西学不来!
“五个到位”推动未成年人案件审判试点工作
关于哈罗德·品特剧作中沉默手法的研究与分析
论动画电影的无绝对反派角色剧作模式
黄金期的隐忧:新时期中国动画剧作述评
巴总统总理挺过审判日
装模作样的家伙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