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秋天
——校园周围的微旅行

2017-05-02 08:13
山西教育·幼教 2017年11期
关键词:调查表蜗牛落叶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多彩的树叶、水果,成了幼儿喜欢谈论的话题,五彩缤纷的色彩都印在了他们灵动的眼睛里。

“感知并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这些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目标和教育建议可以在硕果丰收的秋天里落实。人们常说,最浪漫最有童话的季节在秋天。让幼儿去寻找、观察、发现、比较和制作,让幼儿拥有采过、摘过、捡过、玩过、藏过等经历,那样的秋天才是真正童年的秋天,才是永远不会忘怀的秋天。于是,教师和大一班幼儿共同商量,一次不同寻常的“丰收的秋天——校园周围的微旅行”应运而生,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亲近自然,感受生活,体验诗一样的秋天。

旅行前——共同准备、协商方案

旅行,当然要有计划,幼儿喜欢把它叫做“攻略”。做“攻略”之前,想在幼儿中间做个小调研,听听他们的想法,对于秋天,他们知道多少呢?因为他们才是本次旅行的重要“游客”,只有了解“游客”的需求,才能做到让“游客”满意。

第一步:一起商讨设计调查表

教师发给幼儿每人一张“秋天调查表”,让幼儿利用两天时间把自己观察到的秋天记录下来(图一)。

幼儿结合记录情况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发现的秋天。

图一

教师:“请看着你们的记录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发现秋天的?”

“我看到树叶落了,所以秋天到了。”

“我尝到了好多水果,这些就是我画的水果图。”

“天气有些冷了,衣服穿得越来越多了。”

“这是我爷爷家里收获的玉米、倭瓜、辣椒。”

“我发现秋天的颜色好多啊,有红红的石榴、黄黄的香蕉、紫色的葡萄。”

幼儿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说自己看到、闻到、听到、感受到的秋天。“哦,原来你们是通过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等方法,了解丰收的秋天来了。”

看着幼儿自己发现的秋天调查表,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教师发现之前的调查表在设计上有一些不足。虽然这张调查表像“导游图”,串起了整个微旅行,并且帮助幼儿在旅行之后回忆和再现微旅行的点滴感受,但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通过倾听幼儿的谈话,教师更加明确了他们大多数是通过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用身体触摸等方法了解秋天的。那除了提领出“看、闻、听、触”四项之外,应该再加入些什么呢?难道秋天的变化只有通过这四个方面才能发现吗?对秋天的体验说不定还有其他的路径。如果表格的设计只有这四个讨论的路径,那会不会局限了幼儿对秋天的体验。于是,我及时对调查表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幼儿提到的四项及“留白”“问题”部分,留出的多行“空白”和“疑问”,给幼儿留出更大的发现、观察、探索、寻找答案等的空间。

就这样,一份基于“游客”的修改后的“秋天调查表”(图二)出炉了。

图二:修改后的秋天调查表

第二步:共同商讨“旅行”地点

“秋天有没有光临我们的幼儿园?你在幼儿园的什么地方发现了秋天?”教师继续把问题抛给幼儿,想了解他们到底有没有在意身边的自然变化。

“上次去种植园,我看见向日葵快成熟了。”

“我们班里的菊花开了。”

“老师领我们在户外活动时,看见树叶变黄了。”

……

幼儿各抒己见。经过一番讨论,校园旅行记中的四个“旅行点”浮出水面。

第一站:幼儿园园内。

第二站:幼儿园种植园。

第三站:幼儿园门口的水果店。

第四站:幼儿园大门两旁。

幼儿对于自然界,可能会比成人有更细致的观察,就如理查德·洛夫在《自然法则》一书中所说,“孩子在自然界有着比我们觉察到的要多得多的感官能力。”《指南》的科学领域目标也明确指出,“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5-6岁幼儿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

要充分地信任幼儿,他们才是活动的主体。所以,活动的准备、地点的选择等必须从幼儿中来。因此,教师和幼儿共同商量制定调查计划,讨论调查对象、步骤和方法,以及确定四个“旅行点”。来自于幼儿的观察点,一定是他们感兴趣的,每位幼儿也会因此进行细微的观察和生动的交流。

旅行时——硕果累累、美在此刻

我们领着一群兴奋不已的“游客”开始了此次幼儿园微旅行。

第一站:幼儿园园内

关键目标:你看到了什么?

“老师,树叶真的变黄了,还有已经落下来的叶子,叶子的颜色是不一样的。”

“那棵树可没落叶啊!”

“嘿,快来看,花盆里的花开得好旺,是玫红的,但这花不像菊花。”

“老师,你快看,主楼门前的植物可没落叶呀,它真勇敢。”

“快来啊,他们把落叶捡了好多,说要回去用树叶印贴画。”

“老师,这些落叶的形状和颜色都不同,还有里面的图案也不同。”(树叶的肌理)

“每棵树的树干和树枝都不同呢?”

……

第二站:幼儿园种植园

关键目标: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向日葵弯着腰,叶子都蔫了,瓜子硬了,比上次我们看时饱满多了。”

“是不是瓜子可以吃了?剥开肯定香香的吧?”

“我们剥开闻闻吧!”

“哇,真的有香味。”

“真的吗?让我也闻一下嘛。”

“我也闻到了,要把鼻子凑近了闻,真的有香味。”

“老师,你快过来,绿辣椒比红辣椒更辣,不信,你掰开闻闻。”

“红西红柿少了、绿西红柿多,还有大大小小紫色的茄子,还有一些小小的豆角。”

“好想吃豆角焖面、烧茄子,真香啊……”

幼儿把成熟的玉米、向日葵、辣椒采摘下来,捧在手里,脸上洋溢出幸福和满足。

在返回园里的路上,幼儿又发现了成群结队的蜗牛,有的幼儿说:“小的估计是孩子,大的是妈妈。”幼儿围拢在一起,对爬在围墙上的蜗牛观察了很久,议论交流了很久,有个别男孩用手触碰蜗牛的壳,看着蜗牛将头藏入壳内;有的幼儿触碰时不小心将小蜗牛掉落到地上,他们看着小蜗牛继续往前爬行,互相低语,表扬蜗牛的勇敢。幼儿脸上是满满的好奇和喜悦,久久不忍离开。

第三站:幼儿园门口的水果店

关键目标:你观察到了什么?

“快看枣,颜色不同,形状也不同。”

“你们看,这是我奶奶爱吃的柿子,还可以做成柿饼呢。”

“葡萄也是有绿有紫,这种细长形看起来有点像葡萄的叫提子。”

“老师,这是哈密瓜,好甜好甜的。”

“黄黄的酥梨,水可大可甜了。”

“看,是石榴,都裂开嘴了,看到了里面好多红红的果仁。”

第四站:幼儿园大门两旁

关键目标:你的身体感受到了什么?

“老师,我感觉到有风吹。”

“看,树在动,叶子飘落下来了。”

“吹得有点冷了,手好凉。”

“人们穿着两件上衣和长裤子了。”

“爷爷奶奶穿上漂亮的毛衣了。”

“还有的阿姨穿上短靴子了。”

“看,那个小弟弟都戴上好看的动画帽子了。”

金风送爽,叶落知秋。微旅行时,幼儿带着自己设计的调查表,一站一站地去感受,沉浸在秋天的气息里。幼儿三三两两地漫步在园内的自然环境中,时而看,时而闻,时而听,时而问,有的还将落叶拾起后数数,比比谁的多,谁的少,多几片,少几片,还有几个爱动的男孩进行撒花游戏,他们比比谁撒得高,谁撒得树叶飞舞得好看……这样的旅行成了幼儿最钟爱的活动,教师也在轻松愉悦中达成了教学目标。

旅行后——记录感受、美不胜收

旅行结束,幼儿都迫不及待地向我们展示他们完成的调查表。

“老师,我记录了好多不一样的树叶……”

“我有好多种不同颜色、形状的水果。”

“我还记录了不同的蔬菜。”

“老师,这是能干的蜗牛一家。”

“我记录的是秋天的风,风把人们的衣服都吹起来了。”

“这是不同味道的月饼,可好吃了。”

因为有了亲身体验和感受,幼儿的记录鲜活而生动。从记录情况来看,性别、性格有差异,记录也明显有不同。女孩用的线条是较婉约的螺旋造型,男孩用的是粗犷的短粗线条;内向幼儿记录时较用心和细致,外向幼儿图画较外露和彰显。同样是“听”,有的幼儿听到的是树叶被秋风吹落的声音,有的幼儿听到的是马路对面集贸市场放出的美妙音乐,还有的幼儿听到的是落叶在地面上滚落的响声。同样是“闻”,有的幼儿闻到的是花开的香味,有的幼儿想象的是品尝瓜子的美味,还有的幼儿说看到辣椒闻到了辣味……这样的记录反映出每位幼儿内心的感受和表达,令人欣慰和惊喜。微旅行在幼儿兴致勃勃的交流中落幕。

当然,教师对于幼儿“问号”中的记录更是关注,比如:有幼儿记录为什么有的树落叶,有的树没落叶呢?落叶能干什么?为什么有的花开,有的花不开呢?树干和树枝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和幼儿生成了“树”相关的主题活动,继续鼓励幼儿自己主动去寻找答案,同伴间互相交流,把自己的发现带来或绘画出来,通过环境展示共享秘密发现,系列探索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

这次愉快而难忘的“微旅行”,让我深切感受到:

1.亲近自然,感知世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之科学探究的目标是“亲近自然,喜欢探究”,体现了对幼儿好奇心和探究兴趣的高度重视,可以用“好奇”“好问”“好探究”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幼儿“好奇”主要表现在喜欢接触大自然和新鲜事物,喜欢到户外游戏,到大自然中去,并被周围的事物所吸引,会驻足观看。

这次微旅行,是基于幼儿之需求开展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感官,是一次“感官大餐”。幼儿通过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身体感受等方式寻找秋天的点点滴滴,感知大自然的气息。

2.百种语言,走近世界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中写道:“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看着幼儿笔下那些风格迥异的图画和符号,真切地感受到了幼儿的“一百种语言”。这“一百种语言”可以让教师走进幼儿的世界,更真实地了解幼儿、理解幼儿。

3.分享发现,观察世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之科学探究的目标是“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教育建议中指出:“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等办法记录观察与探究的过程与结果,注意要让记录有意义,通过记录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

这次微旅行,幼儿通过观察收获信息,寻找问题答案,用简单的图画和符号记录、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为了更好地让幼儿分享彼此的感受,教师把全班幼儿的调查表装订成册,做成《秋天影集》,放置在图书角。闲暇之余,幼儿都会过去翻翻看,因为有自己的记录,幼儿翻阅的兴趣很浓。

丰收的秋天给幼儿带来了生机,带来了遐想,带来了思考和发现,带来了希望和梦想。

猜你喜欢
调查表蜗牛落叶
落叶
最后一片落叶
蜗牛说
落叶知多少
小蜗牛
读者调查表
读者调查表
蜗牛(共3则)
读者调查表
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