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

2017-05-03 20:21汤池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治国理政理论创新习近平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逐步形成了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立足于中国当代国情,紧扣实践提出的新问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

[关键词]习近平;治国理政;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作者简介]汤池(1987-),女,籍贯:湖南益阳,单位:湖南省益阳市市委党校基础理论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生,毕业院校:华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7)04-001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理论成果,作为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的时代环境,统揽大局,形成了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治国理政思想,这些都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

一、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主要内容

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其后它就一直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八大的六次党代会报告的总题目中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八个字。习近平在谈到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时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此外,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围绕着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近代,中国人民肩负起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历史任务。今日,民族独立的任务已经完成,而国家富强,也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向我们招手。“中国梦”三个字,通俗易懂,它的提出迅速获得人民群众广泛的认可和支持。民族的复兴是每一个中国人渴望的,中国梦是属于亿万中国人民的,全党和全国人民将会为着这个共同的梦想努力奋斗。

中国梦应如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①因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需要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没有核心价值观,这个民族、国家就犹如一盘散沙。在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就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中国梦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可以发现,它们是基于不同层面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引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引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引领。国家、社会、公民这三个层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融为一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国魂,展现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简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最重要内容。它的核心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深化。

党的十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指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深化,习近平指出:“我们在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本点,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②

“四个全面”中的第一个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就是发展问题,我国要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要如何完成这一目标,就必须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中着手。

第二,“四个全面”为中国今后的发展划定了清晰的蓝图。

“四个全面”涉及国家发展的政治、经济、法制和党的建设等各个层面,可以说“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蓝图。在深刻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深入总结改革开放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四个全面”就是现阶段治国理政的总蓝图,是进行各项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还反复要求各级领导:有了一张好的蓝图,就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要“一干到底,切实干出成效来”。

此外,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的指南是他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规划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的思路、方向和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可以说,五大发展理念对于破解新时代下的新难题提供了解决途径。

二、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思想,当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这个时代背景去看时,就会理解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理論、新成果。

第一,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作出了新的探索。规律是指对事物发展趋势的规律和总结,它具有客观性、必然性和重复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世界历史前所未有的,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都未曾遇到的,所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只能从当代中国的实践中去获得,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七一”讲话中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今天,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同时,我们社会主义只有几十年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③

习近平对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新发展,集中体现在他对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论述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规律的揭示上,他总结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发展划分为六个时间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并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总结精辟的指出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和规律,同时也指明了中国目前所处的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正因为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种正确的主张,到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到现在的阶段,更应该毫不动摇马克思主义信仰。同时,我们也将在目前这个阶段继续奋斗并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新的探索。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各种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已经并将继续展开,新的实践提出了新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肩负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崇高使命,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其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集中体现。它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政治命题。同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持继承,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又如,十八届五中全会的重大贡献和亮点,是确定了五大发展理念。经济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发展理念必然要发生变化。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既深刻总结了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也针对了我国发展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在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上,提出要创新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协调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提出要绿色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提出开放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提出共享发展。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都是在新的历史阶段,对于实践提出的新问题做出的科学的回答,它都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上作出的最新探索,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一方面,它们会继续不断指导我国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另一方面,它们也会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深化。

[注釋]

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89页.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1页.

③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共党史研究,2016(07).

猜你喜欢
治国理政理论创新习近平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2015~2016年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热点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