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在高龄患者PFNA术中的应用研究*

2017-05-03 10:45安慧霞杨现会董铁立
重庆医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腰丛高龄股骨

安慧霞,杨现会,董铁立

(1.河南省郑州市骨科医院麻醉科 450052;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郑州 450014)

·经验交流·

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在高龄患者PFNA术中的应用研究*

安慧霞1,杨现会2△,董铁立2

(1.河南省郑州市骨科医院麻醉科 450052;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郑州 45001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在高龄患者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择期行PFNA的高龄患者4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组(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每组23例。观察两组麻醉方式的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均满意。与B组比较,A组患者切口处感觉消失时间长,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明显,恶心、呕吐及头痛发生率低(P<0.05)。结论 高龄患者PFNA术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或腰-硬联合麻醉均可获得满意效果,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小。

腰丛阻滞;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腰-硬联合麻醉

近年来,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术是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常用的方法。腰-硬联合麻醉是传统的麻醉方式,但因高龄患者腰椎穿刺困难,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大及凝血功能异常其应用受到限制。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具有操作直观方便、麻醉阻滞效果佳、成功率高等优点,同时对患者呼吸、循环及其他生理功能影响小,特别适宜于高龄患者[1-3]。本研究旨在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和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对高龄患者PFNA术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郑州市骨科医院46例PFNA术患者,男25例,女21例,年龄75~90岁,体质量50~75 kg,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Ⅱ~Ⅲ级。合并高血压25例,糖尿病17例,冠心病19例;既往有脑梗死病史12例;肺功能检查提示重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者9例;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提示有血栓者2例。将所有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穿刺禁忌证。

1.2 方法

1.2.1 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 A组患者取侧卧位,髋关节、膝关节屈曲,患肢置上,由操作熟练的同一位麻醉医师采用SonoSite,Inc超声引导下穿刺。由两侧髂嵴连线确定第4腰椎(L4),与后正中线交点处用10~12 MHz 频率的超声探头向患侧扫描,探及L4横突,图像呈现腰方肌和腰大肌,其间为腰丛神经。采用长10 cm的21G穿刺针进行操作,当针尖靠近腰丛神经,回抽无血后推注0.4%盐酸罗哌卡因30 mL,使腰丛神经被局部麻醉药包绕。

1.2.2 腰-硬联合麻醉 B组患者取侧卧位,以第3腰椎(L3)~L4棘突间隙为穿刺点,行正中或旁正中入路,用16G穿刺针通过黄韧带后即达到硬膜外腔,取25G腰穿针进入蛛网膜下腔,拔出针芯,见到脑脊液流出后注入0.5%盐酸罗哌卡因1.5~2.0 mL,拔出腰穿针,再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5 cm,患者平卧。调控麻醉平面在T10以下。

1.3 观察指标 记录麻醉前即刻(T0)、阻滞后5 min(T1)、阻滞后10 min(T2)、阻滞后20 min(T3)、阻滞后3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麻醉后30 min内每2分钟观察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记录阻滞效果分级(1级:阻滞完善,肌松满意,患者无痛;2级:阻止欠佳,肌松欠满意,患者有轻度疼痛;3级:阻滞不完善,肌松差,患者有明显疼痛;4级:阻滞失败,需改其他麻醉)。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浅感觉、深感觉消失时间;记录术中及术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点MAP、HR比较 B组MAP、HR在T1、T2、T3和T4时间点均低于T0时间点(P<0.05);A组MAP、HR在各时点无明显变化。见表1。

2.2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与B组比较,A组患者浅感觉消失时间较长;恶心、呕吐及头痛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MAP、HR的变化

▲:P<0.05,与T0比较。

表2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的比较

△:P<0.05,与B组比较。

3 讨 论

PFNA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等优点[4],尤其适用于高龄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高龄患者各器官系统功能储备能力进行性丧失,自主神经系统出现两个明显的改变,即对受体刺激的反应下降和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加,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极低。在预测围术期严重不良事件中,年龄是一项独立危险预测因素[5-6],高龄增加了更多的危险。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据统计,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的发生率达25%~82%[7-8]。Glantz等[9]研究认为,腰-硬联合麻醉对原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的心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用于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患者的腹部及下肢术。一部分高龄患者有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史,停用会给患者带来潜在风险,且高龄患者脊柱的退行性改变增加了腰-硬联合穿刺的难度。因此,腰-硬联合麻醉的实施受到限制。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引入,腰丛神经阻滞引起广泛关注。与以往腰丛神经阻滞复杂的操作、成功率不满意和并发症相比,有明显的优势[10]。依据实时超声图像,可直接确定神经粗细、深度、准确位置及其邻近组织结构,以便麻醉医师在直视下观察神经周围局麻药的扩散情况,及时调整穿刺针方向和深度,大大提高了神经阻滞的成功率,避免针尖误入血管或误伤神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除1例患者阻滞效果为2级外,其余均为1级,与文献报道一致[11]。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麻醉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麻醉后MAP、HR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A组无明显变化;A组患者恶心、呕吐及头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超声引导下的腰丛阻滞对循环影响小,患者恶心、呕吐及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腰丛由L1~4脊神经的腹支组成,有时还可能含有T12和(或)L5的分支。主要支配下腹壁、骨盆、会阴部及股前内侧区大部分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和骨[12]。PFNA术切口较小,位置较低,通常位于转子水平(L1~2),因此单纯腰丛阻滞即可满足手术需要。

总之,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全身状况的影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高龄患者PFNA术。

[1]Neuman MD,Silber JH,ElkassabanyNM,et al.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regional versus general anesthesia for hip fracture surgery in adults[J].Anesthesiology,2012,117(1):72-92.

[2]齐学勤,刘洪新,李冬霞,等.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5,37(11):1651-1652.

[3]田春,李敏,王中林,等.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人术中应激反应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5,44(66):845-847.

[4]徐耀增,独行业,耿德春,等.螺旋刀片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2008,24(9):704-708.

[5]Forrest JB,Rehder K,Cahalan MK,et al.Multicenter study of general anesthesia.Ⅲ.Predictors of severe perioperative adverse outcomes[J].Anesthesiology,1992,76(1):3-15.

[6]Bellomo R,Goldsmith D,Russell S,et al.Postoperative serious adverse events in a teaching hospital:A prospective study[J].Med J Aust,2002,176(3):216-218.

[7]Critchley LA.Hypotension,subarachnoid block and the elderly patient[J].Anesthesia,1996,51(20):1139-1143.

[8]Hyderally H.Complications of spial anesthesia[J].Mtsinai J Med,2002,69(1/2):55-56.

[9]Glantz L,Drenger B,Gozal Y.Perioperative myocardial ischemia in Cataract Surgery Patients general versus local anesthesia[J].Anesth Analg,2000,91(6):1415-1419.

[10]郑萍,赵达强,王爱忠.超声引导下的后路腰丛神经阻滞[J].上海医学,2013,36(10):732-734.

[11]赵若光,龚灿生,林莹,等.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在90岁以上高龄患者应用PFNA 术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2013,35(4):100-102.

[12]陈晔明,陶涛,赵振龙.超声引导下区域麻醉[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82.

总体与样本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全体(集合)称为总体,包括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称为样本,样本包含的观察单位数量称为样本含量或样本大小。如为了解某地区10~15岁儿童血钙水平,随机选取该地区3 000名10~15岁儿童并进行血钙检测,则总体为该地区所有10~15岁儿童的血钙检测值,样本为所选取3 000名儿童的血钙检测值,样本含量为3 000例。类似的研究需满足随机抽样原则,即需要采用随机的抽样方法,保证总体中每个个体被选取的机会相同。

10.3969/j.issn.1671-8348.2017.11.026

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152102310042)。 作者简介:安慧霞(1977-),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麻醉方面的研究。△

,E-mail:xianhuiyang@yeah.net。

R614

B

1671-8348(2017)11-1519-02

2016-10-25

2017-01-28)

猜你喜欢
腰丛高龄股骨
右美托咪定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胫腓骨骨折病人镇静效果及苏醒质量的影响观察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探讨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危重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