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中师生互动切入点的探索

2017-05-04 10:30宗维华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7年4期
关键词:切入点师生互动小学美术

宗维华

[摘要]通过探寻学生兴趣的激发点、思维的启动点和认知的切入点,为师生互动设计最佳方案,可以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美术;师生互动;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2007501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是单纯的问答,而是多维度的思想交流,这样的师生互动才是良性的、健康的。因此,探寻学生兴趣的激发点,关注学生思维的启动点,抓住学生认知的切入点,自然成为师生互动设计的重要前提。

一、探寻学生兴趣的激发点,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常态现象,如果师生互动的切入点把握不好,师生互动就会显得比较生硬。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的互动对话如同审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难以得到体现,互动效果也不会好。如果能够找到学生兴趣的激发点,并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师生互动就会呈现高效率,课堂教学气氛也会更加和谐,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重要保证。

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点各异,教师要注意寻找共性特征,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如《冷色和暖色》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在教室内找颜色,看谁找得最多、判断最准。学生立刻行动起来,很快给出相关答案,如黑板是黑色的、天花板是白色的、黑板擦是黄色的、教室门是棕色的、墙报头为红色的、课桌是蓝色的、窗帘是茶色的……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颜色进行对比研究:“如果将其分为两个部分,该如何划分呢?”问题提出后,课堂顿时热烈起来,学生开始议论纷纷。教师给出提示:“这些颜色给人带来的感觉是不同的,根据感觉不同来划分,可以获得比较清晰的分类标准。”学生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形成共识:黑色、白色、蓝色给人的感觉有些“冷”,而棕色、黄色、茶色、红色给人的感觉比较“热”。从学生的判断可以看出,教师的引导是比较成功的,先让学生找身边的颜色,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再引导学生对颜色进行对比研究,学生自然进入探究学习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有效渲染了互动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效果自然令人满意。

二、关注学生思维的启动点,优化互动的引导策略

学生学习美术不仅要有兴趣支撑,还要通过广泛且深入的思维活动,掌握更多的美术认知和技能,并转化成学生的美学素养。在师生互动中关注学生思维的启动点,对提升师生互动的品质有重要意义。美术学习是一种艺术熏陶,学生不仅要学习基本的美术技法,还要接受思想的洗礼,而学习思维活跃度恰恰是关键因子。学生只有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在教师引导下展开深入的思维活动,感性认知才可能转化为理性认知。

例如,教学《奇怪的图形》一课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大屏幕投放的范作,让学生独立观看,或者是边看边讨论,然后针对具体的图形,让学生说说观察体会,并指出图形的“怪异”之处。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纷纷说出自己的观察体验。有的学生说:“这个图案非常奇怪,猛一看是一张桌子,细看却像一把椅子,再好好端详,又好像是一个书架。”于是教师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怪异的现象呢?如果给你几个影像,你可以组合成什么样怪异的图形呢?比如树、脸,或者人、镜子等。”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展开讨论,课堂学习气氛特别热烈。同时,教师跟进引导,与学生展开个别交流,帮助学生解决个性问题。这样教学,学生之间也自发互动,共同探寻,学习呈现良性化。

三、抓住学生认知的切入点,提升师生互动的品质

美术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效度高不高,直接决定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成败。教师作为主导方,需要展开积极行动,从不同视角出发,探寻学生的认知切入点,再利用师生互动,夯实学生的美术基础,促进其审美观念的构建和发展,帮助学生逐渐提升美术认知的品质。小学美术素质包含众多内容,如绘画、写生、素描是基本技能,审美观、价值观塑造是根本要求。抓住学生认知切入点展开教学设计,自然能够掌握课堂教学的主动权。

课堂互动设计时,教师只有切准学生学习思维的脉搏,才能找准设计的切入点。如教学《儿歌、童话配画》相关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回忆小时候背诵过的儿歌,讲述熟悉的童话故事,学生对此记忆犹新,自然纷纷响应。于是教师展开引导:“儿歌、童话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回忆,也为美术创作提供重要启示。”又如,课文中的《小耗子》这首儿歌,其配画就非常丰富,各种耗子呈现不同形态,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儿歌、童话配画方法展开探索:“如果让你自由选择一首儿歌,可以尝试给其配画,思考一下自己的设计思路。”学生深入思考,并通过翻阅资料等方式找寻灵感。学生展示阶段,很多设计方案都具有创造性。有的学生说:“我最喜欢《龟兔赛跑》这个童话故事,如果要配画,我想搭配兔子和乌龟起跑的画面,然后是小兔子睡大觉,乌龟努力前进,最终第一个到达终点,还有小兔子追悔莫及等画面。”教師对学生给出积极的评价,使课堂师生互动和谐、高效。

实践证明,师生互动呈现和谐性,其课堂教学则维系在高水平之上,使学生的学习逐渐进入佳境。

(特约编辑木清)

猜你喜欢
切入点师生互动小学美术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