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杂交制种技术

2017-05-05 22:46杨化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花药制种茄子

导读:对茄子杂交制种的植株调整、花粉制作、去雄授粉、种果采收等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结合长期的杂交制种实践,从栽培管理和制种技术两方面进行介绍,总结出简单、实用、纯度高的制种技术供各地参考。

茄子杂种优势明显,生产中杂种一代的应用比较普遍。茄子花器在茄果类蔬菜中较大,便于操作,种子繁殖系数高,单位面积用种量很少,生产成本较低,利用价值高,但目前茄子的杂交制种仍采用人工授粉的办法,生产种子比较费工,价格较贵。通过长期的杂交制种实践,总结出以下简单、实用、纯度高的制种技术供各地参考。

1 栽培管理技术

1.1 育苗

①确定播种期 播种期要根据双亲生育期、当地最佳制种期而定。可采用大棚或露地制种,露地制种要选择降雨量少、气温较高的地区进行。制种时期要尽量避开阴雨天。在大理宾川地区一般1月下旬2月上旬播种,5月制种,7月采果;也可在5月播种,9月制种,11月采果。而且父本播期要比母本早15~20天。

②种子处理 播种前种子用温水清洗,除去秕籽,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15~20 min[1],捞出后用清水淘洗进行催芽或直接播种。

③播种 亲本种子比较精贵,宜采用穴盘育苗。先根据穴盘大小制作相应宽度的底床,接著铺放营养土或育苗基质,高度以穴盘深度的2/3为宜,然后护墒、平整、浇足水,使基质充分吸水,手捏有少量的水渗出即可。每穴内播1~2粒种子,接着先盖1 cm厚的营养土或河砂,后盖

2 cm厚的稻草或麦秆,再喷水使覆盖物及表土湿润,最后覆盖塑料薄膜,压实四周。

④苗床管理 播种后3~4天,揭膜透气,透气时间视畦情而定。如果床土黏重,水分过多,透气时间宜长;如果床土水分不足,可适当补充水分。一般播种后7~10天出苗,先揭去塑料薄膜,再分次揭去稻草或麦秆,以防幼苗暴晒失水倒苗。齐苗后根据需要可采用拱棚或露苗常规管理,水分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切忌过干过湿。浇水时,视苗情可酌情追施0.2%~0.3%的尿素液1~2次[2]。苗床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喷雾防治,同时注意其他病虫害的防治。

1.2 整地

选择3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富含有机质、土壤肥力较高、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种植。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早清洁田园,耕地晒垡,理墒前每667 m2施入有机肥3 000 kg,普通过磷酸钙50 kg,N∶P2O5∶K2O=15∶15∶15三元复合肥50 kg作底肥,然后划线理畦,做到畦平、沟直、土细、肥匀。

1.3 定植

①母本 为了便于田间制种操作,母本要稀植。一般以120 cm划线理墒,沟宽40 cm、沟深

20 cm,墒宽80 cm,每墒栽双行。株行距50 cm×

50 cm,每667 m2定植约2 220株。

②父本 为了便于采集更多的花粉,父本要比母本提早定植15~20天,且要适当密植。一般以90~100 cm划线理墒,沟宽30~40 cm、沟深20 cm,墒宽60~70 cm,每墒栽双行。株行距40 cm×40 cm,每667 m2定植3 330~3 700株。父、母本的种植比例一般为1∶4。

1.4 水肥管理

①追肥 苗期追施0.5%尿素水或清粪水1~2次,进入开花结果期根据制种进度、结合灌水,酌情追肥2~3次,每次每667 m2追施N∶P2O5∶K2O=15∶15∶15三元复合肥10~15 kg。

②灌水 茄子定植成活后应控水蹲苗,开花结果期需水量大,要适时灌水,采用沟灌,灌水量以达墒边为宜,并尽量不在中午高温天气下进行。夏秋季雨水较多,要注意排涝。

1.5 中耕除草

茄苗定植前可选用除草剂进行芽前除草,生产上常用23.5%乙氧氟草醚(果尔)乳油1 500倍液进行全田喷雾除草[3]。苗期浅中耕除草1~2次,中后期结合施肥进行中耕培土。

1.6 病虫害防治

①病害 茄子的病害主要有黄萎病、白粉病和绵疫病[4]。黄萎病俗称半边疯,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70%敌磺钠可溶性粉剂对水泼浇,每667 m2用药250~500 g;白粉病可用40%氟硅唑乳油4 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或12.5%氰菌唑乳油3 000倍液喷雾防治;绵疫病俗称烂茄子,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②虫害 茄子虫害主要有地老虎、红蜘蛛、棉铃虫等[4]。地老虎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棉铃虫可用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1.5%甲维盐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

2 制种技术

2.1 植株调整

①父本 前期花较少,可在门茄下选留2~4个枝干,或掰除门茄以下的腋芽,在门茄以上选留5~6个枝干,确保有充足的花粉。

②母本 及时摘除门茄及以下的腋芽,从“对茄”开始制种,到“四母斗”结束,制种期1个月左右。在制种期间及制种结束后要勤检查,及时摘除枝干和花蕾,以保证杂交果的发育。

2.2 花粉采集贮存

①采摘花药 采花时间最好在上午,选择当天开放或开放过几日但花药为鲜黄色的父本花,然后取出花药。

②花药干燥 新鲜花药含水量大,花粉不易散出,必须经过干燥处理。花药干燥有自然干燥法、灯泡干燥法、烘箱干燥等多种,应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

③制取花粉 采用机械振动取粉或人工敲打取粉,然后用细尼龙纱筛取即可。

④花粉贮存 花粉制取后装入玻璃瓶中,盖好盖子,放在冷藏柜中,可随时取用。

2.3 去雄授粉

①去雄 选择尚未裂开的最大花蕾去雄,花蕾太小,发育不成熟,花蕾裂开,杂交纯度无法保证。茄子的花分为长柱头花、中柱头花和短柱头花3种类型,应选长柱头花去雄,短柱头花结果率较低,如果1个花穗有2个以上的花蕾,应选最强健的花蕾去雄,其余的摘除。轻轻掰开花瓣,用镊子夹除全部花药,不得碰伤柱头等。去雄后在花柄上拴上紅色毛线标记。

②授粉 去雄后随即进行授粉,授粉棒可用棉签制作,授粉后用很薄的医用脱脂棉封口,防止蜜蜂等昆虫串粉。去雄授粉在每天露水干后开始,中午结束。

③授粉后植株整理 杂交结束后要反复摘除未去雄的花、蕾和多余的枝杈,最上部花穗留2片叶摘心,以保证养分集中供应杂交果的发育。

2.4 种果采收

茄子的种子发育较慢,开花后50~60天才成熟。要分批采收有杂交标记、黄熟的种果,放在室内后熟1~2周,待种果变软,方可取种。少量采种可直接捣烂果肉揉出种子,大量采种可用机械搅碎,用水清洗,去掉果皮、果肉、秕籽及杂质,滤干晾晒,即可得到干净的种子。最后按种子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合格后包装贮存。

2.5 制种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确保种子纯度 在杂交制种的各个环节要严防错乱,注意亲本去杂、隔离,严格杂交程序,注意采收标记,认真清理用具等[5]。

②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与种子价格、产量和成本密切相关[5]。种子价格是有限的,增加制种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可实现效益最大化。茄子制种产量主要取决于生产地区气候条件、制种时期、制种技术和杂交组合本身。一般667 m2制种产量在30 kg左右。生产成本包括土地、育苗、肥料、灌水、农药、人工和其他费用等。

参考文献

[1] 马田霞.大棚高产栽培茄子播前种子处理技术探讨[J].北京农业,2013,6(15):1.

[2] 陈国发,杨化,张亚春.中早熟紫红长茄大理茄杂6号[J].长江蔬菜,2014(11):16-17.

[3] 何永梅,李建国.在蔬菜生产上常用的几种除草剂使用技术与注意事项[J].农药市场信息,2010(3):38-39.

[4] 大理州质量技术监督局.DG5329/T 38-2015,大理茄杂6号栽培技术规程[S].

[5] 李正德.茄果类蔬菜杂交制种技术[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花药制种茄子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茄子
小捣蛋鬼
生态因子对滇重楼花药开裂的影响
杂交籼稻花药基部开裂性状的遗传研究
关于玉米制种自交率的原因及对策
伊犁地区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北疆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植物花药开裂机制研究进展
氮水平和形态配比对巴西橡胶树花药苗生长及氮代谢、光合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