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声乐艺术的发展对音乐教育的启示

2017-05-05 21:26刘国峰
艺海 2017年4期
关键词:声乐艺术音乐教育启示

刘国峰

〔摘 要〕新时期声乐艺术的发展,是指导音乐表演实践的基础。声乐艺术的发展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启示作用,同声乐教育体制正规化的开创、声乐实践探索之路的开拓、声乐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建树三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其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新时期 声乐艺术 发展 高校 音乐教育 启示

声乐是实践表演性艺术,只有通过不断的发展才能不断巩固教学成果,并在积累表演经验的过程中逐渐提高音乐教育水平。声乐作为音乐教育的主导形式,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探索音乐教育的发展模式,使其既符合国情,又提高了音乐教育的成果与质量。

一、声乐教育体制的正规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音乐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地恢复和发展,培养声乐人才的主要阵地——各音乐学院及师范院校音乐系,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专业音乐院校纷纷扩大了办学规模,使中国专业声乐演唱人才的培养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声乐舞台上享有盛誉的中青年歌唱家。各师范院校中的艺术系、音乐系的数量比20世纪70年代将近翻了一番,虽然师范院校并不是以培养专业声乐演员为目标,但在课程设置上向专业音乐学院汲取经验,力求使师范毕业的学生做到一专多能,为全民音乐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的声乐教育事业逐渐步入正轨,走向繁荣。

进入新世纪,我国声乐教育体系更趋成熟,全国各所专业音乐学院和艺术学院均设立了声歌(乐)系,培养声乐的专门人才。此外,几乎全国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及综合类大学均设立音乐院(系),培养声乐教育师资人才。

同时,戏剧、戏曲、电影院校也都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开设了声乐主修或选修课程,教学层次也有分设专科和本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部分院校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到21世纪,全国的声乐硕士点已成倍扩大,而博士点也开始有了声乐声学等研究方向。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教学方法的融合与借鉴,使声乐教育跃上一个新台阶。美声唱法的教学日益接近国际水平,科学的发声方法、纯正的语言风格完全能胜任西方歌剧演出及艺术歌曲的演唱。而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由于相互间的渗透与交融,唱法的界限也越来越淡化,包括与美声唱法的融合,出现了许多新的冠名,比如民通唱法、通民唱法、美通唱法等,近年来出现的原生态唱法,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这是声乐教育不断挖掘民族民间音乐,向民间的歌唱方法学习的表现,反映出声乐教育的追求和探索,只要是科学的唱法,都能接受和借鉴,不再局限于过去的思想观念。

声乐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社会体制,表明新中国建国以来已经在音乐教育的体制上建立了完善的结构与形式,学校、社会、家庭声乐教育已经有了一个正规化的教育系统,其相互作用与影响构筑了整体的声乐审美教育导向。

二、声乐实践探索之路的开拓

20世纪50年代,党的一系列文艺方针政策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表演热情。音乐创作工作者们积极深入民间,收集、整理、创作了一大批题材广泛、形式丰富、体裁多样的具有较高艺术性的优秀歌曲,如刘炽的《我的祖国》、美丽其格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时乐濛的《歌唱二郎山》、田歌编曲的《草原之夜》、张文纲的《我们的田野》、瞿希贤的《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践耳的《唱支山歌给党听》、雷振邦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白诚仁的《挑担茶叶上北京》等。这些歌曲反映了我国的艺术歌曲创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成为我国声乐教育中的新的教学曲目和教材。

声乐教育的发展与成果,取决于声乐教学的实践,中国的声乐教学离不开中国悠久的声乐文化艺术传统,离不开声乐教师的不断探索。然而不可否认,当美声唱法传入我国,才使中国的声乐教学有了可借鉴的方式。20世纪30年代以來,在西方如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等地学习美声歌唱而回国的留学生,像黄友葵、喻宜萱、周小燕、郎毓秀等教授为开启中国声乐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他(她)们教授的学生,又不断成为中国声乐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其中有沈湘、张权、郭淑珍、施鸿鄂、朱崇懋、温可诤、李双江、林俊卿、葛朝祉,以及金铁霖、王品素、黎信昌等一批教学名师,他们不仅在声乐表演艺术中发挥了审美示范作用,而且在教学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歌唱家,为中国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的音乐教育以效仿苏联的教育模式为主,在声乐教学的对外文化交流中,苏联的声乐教育家曾分别到中国讲学,其中如梅德维捷夫、吉明采娃以及库克林娜等。而后,保加利亚的契尔金,意大利的伊莉丝·科拉岱蒂、吉诺·贝基,以及荷兰的阿美玲等曾先后来中国传播美声歌唱的教学方法。

随着声乐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形成了以音乐院校与师范院校音乐学院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框架,声乐艺术的融合与交流在不断扩大,中外文化的交流在日益加深,众多外国的著名歌唱家与声乐教育家更加频繁地来我国演出交流与开办大师班。如帕瓦洛蒂、多明戈、卡拉雷斯三大男高音为代表的演唱与教学活动等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声乐艺术水平与世界歌唱艺术的接轨和同步发展,这些音乐教育活动对于了解、学习西方先进的演唱方法,培养我国的音乐优秀人才、提高我国音乐教学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显著的效果。

三、声乐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建树

声乐教学实践是声乐理论建设的基础,在广泛的声乐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课题需要研究和探讨,声乐教学和声乐教学改革在教学探索中逐渐深化认识,并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而得到准确的理论概括。

上世纪50年代初,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声乐学术气氛异常活跃,我国声乐界发生了一场关于“土嗓子”和“洋嗓子”的争论,这既是一场规模很大的讨论,也是一次重要的中西声乐观念的碰撞。“土嗓子”指的是当时来自解放区文工团未接受西方歌唱训练的声乐演员,而“洋嗓子”则是指系统地学习过欧洲传统歌唱方法的声乐演员,当时“洋嗓子”的唱法和歌唱表现手法不太被群众接受,被指责为“嘴里含着热豆腐……听不清字”,声音发抖像“打摆子”等等;而“洋嗓子”却说“土嗓子”们没有歌唱方法,只会喊叫。许多文艺团体和音乐院校的演员、教师,以及专家、教授都在这场土洋之争中进行了理论探索、论证和大胆的实践尝试。活跃的学术争论推动和促进了声乐艺术的发展。事隔五十多年,这种争论已经随着我国声乐艺术的国际化和民族化的发展而逐渐淡化了,并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西洋传统唱法和中国传统唱法呈现出良性发展的繁荣局面。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早年即投身于声乐教育的文艺工作者们都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国际最前沿、最科学的教学方法。在美声唱法领域,一批优秀的歌唱家纷纷投入到声乐教育事业中,致力于培养中国声乐艺术人才,他们不但活跃在舞台上,同时还为中国的美声唱法培养了一批批人才,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国内美声唱法教学的中坚力量。在民族唱法领域,由于专业声乐教学水平的提髙,师资队伍的日益壮大,一大批经过音乐院校专业化声乐教育的歌唱人才涌现出来。音乐界的几次关于“土洋之争”和声乐民族化的讨论,促使民族唱法借鉴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从而促进了民族唱法发声方法的提高,创立“民族声乐学派”成为中国声乐界几代人的共同追求。而此时涌现的大量优秀的民族唱法歌唱家各有特色,相互影响,实际上已成为中国民族声乐学派的代表人物,如女声有郭兰英、王昆、黄虹、任桂珍、马玉涛、鞠秀芳、王玉珍、邓玉华、才旦卓玛等,男声有吕文科、郭颂、贾世骏、李双江、吴雁泽、胡松华、马国光、何纪光等。这批人不仅活跃在声乐演唱的舞台上,同時也执教于声乐艺术教育的讲台上,他们为国家培养出大批民族声乐演唱人才。

进入20世纪90年代,高校声乐理论向着更高层次迈进,如余笃刚的《声乐艺术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张锦华的《声乐表演教程》(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年)等也陆续面世。随着专业音乐院校和师范院校声乐教学的发展,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学术团体的组织和参与下,声乐理论著述和高校声乐教材出现了新的成果,如由中国音协声乐教育学会组织的,全国15所专业和师范院校参与统编的“声乐艺术教育丛书”、由全国教育学会声乐学术委员会牵头组织的“声乐艺术教育新学科丛书”的出版等等,在高校声乐教学领域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声乐理论建设的热潮,从而为声乐教育的学术结构带来了新的契机,教学实践有了更深厚的理论支撑,对声乐人才的培养有了更加坚实的学术基础。

参考文献:

[1]新时期高师声乐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基本设想[D].金英淑.东北师范大学2007

[2]关于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思考[D].王彦华.东北师范大学2007

[3]声乐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杨立岗,2007

[4]音乐教育论坛[M].人民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天津市音乐家协会编,2005

猜你喜欢
声乐艺术音乐教育启示
声乐艺术中唱法跨界问题研究
声乐艺术唱法及其跨界问题探讨
新时期高职音乐教育的思路初探
唱法与教法·理论与实践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