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地理标志 打造传统产业

2017-05-05 07:06耒阳市农业局421800谷云松
湖南农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耒阳市耒阳红薯

耒阳市农业局(421800)谷云松

立足地理标志 打造传统产业

耒阳市农业局(421800)谷云松

红薯是耒阳市的第一大旱粮作物,随着健康、保健理念的兴起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红薯消费和红薯加工业规模不断扩大,红薯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耒阳市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用3~5年时间,将红薯种植面积扩大到6700公顷,年加工红薯粉皮3万~5万吨,年加工产值超过5亿元,年创利税5000万元。

1.加快新品种引进引进国内高产优质且适合在耒阳种植的红薯新品种,加快红薯新品种推广应用步伐,以种植高淀粉红薯品种为主,补充引进特色红薯新品种为辅,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一是要加快引进淀粉型红薯新品种,扩大种植规模,保障红薯淀粉加工业的良好发展态势;二是要适当引进茎叶食用型、鲜食型、烤食型等红薯新品种,以满足人们对红薯的不同需求;三是要示范引进“饮料薯(肉质橘红,胡萝卜素含量高)”“果脯薯(适合加工成果脯)”“原料薯(适合加工乙醇)”“薯、茎双高产薯(茎叶加工成饲料)”等,来满足红薯深加工的需求。

2.培育加工龙头企业在挖掘民间传统红薯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引进高科技,开发高附加值、产业链长的健康红薯食品。大力培育红薯加工龙头企业,瞄准国际市场,创出自己的名牌,走“市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产业化模式,促进红薯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3.推广高产配套技术红薯虽然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病虫害少、耐旱、耐瘠薄,但要获得较高产量必须使用高产配套技术。要加强新技术试验、示范,充分利用现有的成熟生产技术,组装推广“高垄双行插植、拔芽早插、节水灌溉、红薯专用配方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及间作套种”等配套集成技术。同时,制定适合耒阳市红薯高产、优质、无公害(绿色)的生产技术规范。

4.加快作业机具研发由于历史原因,红薯生产机械化程度明显低于其他作物,合适的机械设备少。必须加快红薯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研究工作,特别是加大对用工较多环节的作业机具研发和推广力度,将红薯生产作业机具纳入农机补贴范围。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耒阳红薯产业发展已呈现良好态势,政府要加强鼓励和引导,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制定有利于红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如对种植红薯农户实行良种补贴或以奖代补政策,对良性企业信贷贴息、奖励政策,制定风险基金政策,重点扶持特色品牌。耒阳市委、市政府已把发展红薯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2015年和2016年,耒阳市财政连续2年每年拿出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发展红薯产业生产。

6.统一红薯产品品牌耒阳市红薯产业要做大、做强,首先要充分利用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耒阳红薯粉皮”这一现有无形资产,整合品牌资源。通过品牌整合,推动红薯种植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打造成拳头产品和强势品牌。其次要制定红薯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标准,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办法,同类红薯产品严格实行统一加工技术、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对外宣传、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管理制度,积极开展红薯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配送这一销售平台,增强信息沟通,搞好产需对接,努力提高红薯产品的质量,扩大在全国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耒阳市耒阳红薯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特色农业产业扶贫路径研究
蒸红薯,学一招
耒阳市烤烟主要生育期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耒阳:4747人“赶考”
乐为党史谋良策——耒阳市中共党史联络组组长谢秋生侧记
坚强的红薯
耒阳市楠竹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Achilles He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