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环境的影响

2017-05-05 07:32孙梦瑶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心理环境校园文化大学生

【摘要】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不仅需要知识的传授,也需要在现实环境当中的磨炼和自我调整。而校园文化的出现对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建设完善的校园文化,可以有效减少学生的不良心理,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通过分析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环境的具体影响,并且找出有效建设校园文化,改善大学生心理环境的方法,为人们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校园文化 心理环境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4;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36-02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概念,其主要以大学生当作考虑的对象,通过将文化活动和教学活动进行结合的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个人文化素质,也可以影响学生的心理环境。因此进行建设校园文化,使其蕴含的文化元素和积极因素可以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实践当中,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和行为素养,获得更好地发展。

1、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环境的影响

1.1 发挥学生自身特长,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校园文化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在参加校园活动的时候,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比较强,但是在组织策划、人员协调、鉴赏能力方面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因此进行建设校园文化,对弥补他们的不足,培养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使获得更多的文化浸润,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1.2 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提高学生的素养

校规校纪指的是学校编制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也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表现为:第一校规校纪制定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学校的正常运行,并且可以有效约束人们言行,提高校园的秩序性。第二虽然规章制度可以在很多地方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但是无法细致到每个师生的全部行为,因此老师和学生在长时间形成的文化约束力可以有效弥补制度存在的不足,并且得到师生的认可,营造愉快、高雅的文化氛围,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对的校规校纪心理抵触,维护校园环境的和谐。

1.3 磨炼学生意志,使其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由于大学生受到磨炼比较少,吃苦的机会也比较少,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没有刻苦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低,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通过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使其可以在活动当中得到身心锻炼,并且提高自身的责任心。同时在活动当中得到规章制度的约束,可以使其慢慢养成遵纪守己的良好行为,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2、建设良好校园文化的措施

2.1 美化校园景观,创造优美的育人环境

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为育人提供良好的环境。拥有一个风景明媚、布局独特、风格突出的校园当中,可以有效显示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1]。所以需要重视校园景观的建设,为其赋予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意义,使学生可以在美丽的校园景色当中,不仅得到美的享受,也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另外在校园景观当中需要注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合理比例,校园风景可以兼具美觀和教育的意义,为学校进行育人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

2.2 树立校园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

校园心理环境是校园环境建设当中的重要软环境,主要包含校园精神、沟通环境、舆论环境等,是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构成,充分显示了学生和老师的精神面貌、交流方式、工作模式等。同时良好的校园精神,可以维护学生和老师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其更加积极向上[2]。在进行校园建设的时候,不仅需要完善的物质环境,也需要进行建设心理环境,因此需要提高对校园精神的重视度。在生活中,可以通过大力宣传校园文化,使校内可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可以拥有积极的心态,并且使学校完成教学和育人进行结合的教育目标。

2.3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突出学校文化特色

校园是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教育基地,所以学校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才能使学生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在学校当中外在环境的建设以及师生的言行、穿着等均表现了校园文化的特色。因此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比如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文化演讲比赛等,提高校园文化的底蕴。在这种环境当中进行学习和生活,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也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文化气质的提升,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3]。

2.4 加强学校形象塑造,扩大学校的外界影响

校园文化不仅体现于师生的思想意识当中,也可以通过师生的言行举止向社会展示,最终被人们所认可。因此每个学生均要意识到自身行为对学校形象的影响,从而树立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在生活中需要自觉遵纪守法,谦卑有礼,维护学校的声誉。同时需要积极进取,通过自身的成就为学校争光,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另外每个学生均要为自己的学校而自豪,并且通过自身的努力,促进校园的建设,使学校得到更好地发展。

3、结束语

随着校园文化的作用在学校当中不断凸显,可以发现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对促进的外在形象和内部底蕴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环境。主要表现为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等,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是目前校园文化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完善。比如可以通过美化校园景观、树立校园精神、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学校形象塑造等方法,使校园文化建设更加完善,为学生建设高品质的心理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刘德宇.基于教育质量的和谐校园建设[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452-453.

[2]孙艳杰.论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5(09):96-97.

[3]吴立奇,罗书伟.浅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环境的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16(09):75-76.

作者简介:

孙梦瑶(1984—),女,江苏徐州人,从事的工作是奖助贷勤,硕士。

猜你喜欢
心理环境校园文化大学生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开放式角色游戏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营造积极的心理环境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基于人才培养的学生教育环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