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培养在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实践中的探索

2017-05-05 07:32马圣良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教学实践

马圣良

【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中职院校,应大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积极探索一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教学之路。本文介绍了在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现阶段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现状,研究并探索了在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实践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机械制造专业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56-02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适时发布和积极实施,现代企业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越发重要,它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基础,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现代企业的创新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广大中职院校毕业生的积极参与。目前,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竞争和发展也越发激烈。教育要为创业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中职院校是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摇篮和基地,机械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到企业从事机械设备、工业产品的加工操作,这就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中职的专业课教学急需探索一条符合企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之路,积极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培养在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中职学校的学生思想活跃、有被他人承认和肯定的需要,具有学习冲劲和韧劲的潜质,也是思想成型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培养中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善于运用创新手段和方式处理问题,对于激发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影响很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基本的五大需求中提出,对于自我的实现,每个人都有需求和欲望。而这正可与中职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结合起来,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另一方面,对于中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来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是教学的实际需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爆炸式发展,机械制造技术日新月异,传统的教授式教学方式不能适应中职学生毕业后求职应职的需要,已经被快速发展的教改大潮所淘汰。只有在平时的课程学习中,加強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运用创造性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让他们适应现代机械制造行业的蓬勃发展。因此,在中职机械制造专业积极开展创新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现阶段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落后,模式单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不少学校的教学步伐体现不出现代机械制造突出智能、高效、新颖的特点。在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上,仍固步不前,沿用落后的教学模式,方法难有创新,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学过程也缺乏创新,大多课时采用教授式方式,在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灵感,强调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方面欠缺,特别是与具体的、实际的专业问题牵连性不强。从现阶段的课程教学方面观察,课程创新不多,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力度不是很大。

2.课程内容传统,创新性不强

现阶段,在国内大部分中职院校的机械制造专业课程安排上,重理论、少实践、缺引导。课程设置上基本是以相关的机械制造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实践环节大都采取熟悉应用软件操作和制造简单模型模具的方法,缺乏特色和创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与现代企业联系紧密的如自动化技术、模型创新等方面,由于课时、师资、设备的限制,很难形成系统的、全面的课程讲解。

三、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

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发现,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在理解、掌握和钻研机械制造专业知识方面的积极性和动力远比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大得多,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潜力更大。机械制造专业对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科学有效的学习,丰富知识,提高智力,掌握技能,从而打通通向创新的通道。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学以致用的思想,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有好奇心的知识点和今后就业创业的热点组织教学,放飞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敢于创造。

2.丰富教学方式

在机械制造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通过机械制造专业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两个结合对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创造性思维,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机械制造专业的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行之有效。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比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发现效果不明显,问题在两者结合缺乏紧密性。一门机械制造专业类课程,前期大多是采取大课时的理论灌输,在课程接近尾声时,集中利用很少一部分课时进行实践操作。这种模式,使得大部分学生对理论的应用掌握缺乏连贯性、整体性,不会具体操作,实践效果收效甚微。笔者采用一节理论课与一节实践操作相间、环环相扣的方式进行课程教授。在实践操作课程中,在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掌握操作技能,在操作实践中温习理论知识。学生在这样的方式下,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主动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明显。

(2)课程与任务相结合。在机械制造相关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增添适量的任务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式。课程的学习一般都会相应安排一些小的任务分配给学生完成。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指定小组负责人,让他们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实践发现,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四、结束语

当今时代,是科技竞争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作为培养未来技术型人才的中职院校,就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陈出新,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技术型人才为目的,改革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手段和途径,大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们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实现自我、建功立业。

参考文献:

[1]刘利均.论中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的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5):46-47.

[2]任文涛.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口标的农业机械学课程改革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3,(6):55-57.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教学实践
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