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地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

2017-05-05 07:32敖春美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专业认同学前教育

敖春美

【摘要】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从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和适切性四个维度对宁夏地区某高校220名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生专业认同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度处于较高水平,不同年级、不同生源类型在专业认同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的提高,政府应增加投入、加强社会宣传、提高职业吸引力,实施专业认同感教育、纳入专业课程与教学体系,增加见习的机会、保证实习见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正面指导。

【关键词】宁夏地区 学前教育 专业认同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13-02

一、问题提出

“认同(identity)”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迄今为止并无一个统一的定义。在《心理学大辞典》中,“认同”的涵义是“一个人将其他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所谓专业认同(specialty identity)是指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接受与认可,并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学习与探究,表现为学习者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在诸多专业中将某一专业视为与自我同一的,而将其他专业视为他者,甚至希望自己成为与该专业杰出者一样的人的反应。

专业认同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发展的核心,是学生对自己专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认识以及肯定。宁夏地区的幼教师资主要依靠本地院校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本地区学前教育的中坚力量,她们对专业的认同度高低直接影响到其专业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学前教育的质量。本研究旨在了解当前宁夏地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分析其成因,并探寻提高专业认同感的对策,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及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5月抽取宁夏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大专生220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大一150人,其中中专起点的72人,高中起点的78人;大二70人,全部为高中起点学生。共发放问卷220份,全部收回。

问卷采用刘晓丽(2013)在硕士论文中所使用的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分别为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和适切性,共23道题目。问卷采用Likert 五点计分法,1-5 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数越高代表专业认同感越高。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916,结构效度系数介于 0.573-0.895 之间,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2]。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版本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学前教育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总体情况

由表1可知,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认同处于较高水平,总均分 M=3.89。从四个维度来看,最高的认知因子平均分高达 4.13 分,这说明了学前教育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非常了解,这也是产生专业认同的最基础因素。其次是行为因子,接下来是情感因子,最低的是适切因子平均分3.66分,这说明专业与自身的匹配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相对于其他因子,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了解得知,专业认同程度较高与近几年国家及自治区实施的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政策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整体水平较高的一个大前提。在学校层面,该校学生在报考专业时没有调剂现象,都是自愿报考学前教育专业,这也就排除了被逼无奈学习本专业的情况。此外,该校培养目标定位在一线幼儿教师,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的专业技能扎实,专业理论课也强调与实际的结合,可操作性较强,这些无疑促进了学生专业认同度的提高。

(二)年级对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

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生专业认同在年级上进行T检验(见上表),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专业认同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二年级高于一年级。从各个维度得分上看,大二行为因子和适切因子最高,认知因子和情感因子居中。这说明经过近两年的专业学习,学生对本专业已经比较了解,也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专业情感,并表现出相应的专业行为。

(三)生源类型对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

不同生源类型的学生在专业认同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异,中专起点学生低于高中起点学生。中专起点的学生在中专阶段已经接受了三年学前教育专业比较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对专业技能课程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在中专阶段到幼儿园实习过半年,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就业情况、待遇、社会地位等基本情况都比较了解,考虑问题比较现实。高中起点的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进入大学后,面对全新的具有挑战性课程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努力程度高于中專起点类的学生。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其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行为等迅速提高。同时,高中起点的学生没有经过教学实践,考虑问题容易出现理想化现象,主观成分会比较大。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总体上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处于较高水平,无论总均分还是各维度均分都超过临界值3分。

2.年级对学生专业认同上差异显著,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

3. 生源类型在专业认同上差异显著,高中起点学生显著高于中专起点学生。

4.就业前景、幼儿教师待遇、学校教育教学、师资水平、对专业的了解程度等都是影响学前教育专科生专业认同的重要因素。

(二)建议

1.政府增加投入,加强社会宣传,提高职业吸引力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关注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也得到大跨越式发展。但幼儿教师仍然存在待遇低、劳动强度大、工作不稳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就业情况是影响学生专业认同感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尤其向偏远落后民族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倾斜,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完善保障体系,稳定教师队伍,吸引高素质人才从事幼教职业。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媒体宣传、高校自我宣传等途径,提升社会的认可度,进而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2.实施专业认同感教育,纳入专业课程与教学体系

学校可以把专业认同感教育纳入专业课程与教学体系。从大一新生入学教育开始,聘请幼教专家、幼儿园园长等,以讲座的形式,进行专业认同感教育。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多的了解,知道本专业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当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从而使她们认识到本专业的重要性及价值所在。 另外,教师群体作为影响学生专业认同的重要他人,要统一认识,从内在认识到外在表现高度认同学前教育专业,要向学生强调“我们是专业的,我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教师对本专业的肯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专业认同的提高,力争让学生树立为家乡、为幼教事业贡献自己一分力量的理想。

3.增加见习的机会,保证实习见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正面指导

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学生可以陆续去幼儿园见习,增加学生见习的机会。见习和实习有助于学生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有助于帮助学生将所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初步获得组织幼儿教育教学的方法,培养从事幼教工作的实际能力,增强热爱工作、热爱幼儿的情感。在实习期间,由于工作辛苦、责任重大、报酬又低等等问题的出现,容易让学生对专业产生质疑,这时指导教师的正面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顶明,刘永存.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2]刘晓丽.大学生专业认同、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专业认同学前教育
高职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情绪关系的研究
高职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护生专业认同研究进展
公安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对专业认同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