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进行小水电建设 全面助推农业生产

2017-05-07 00:54付颖秋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发展概况小水电

摘要:迁西域内山多河多,地势北高南低,縱坡落差大,各条河流径流不断,水资源丰富。利用优势,因地制宜,积极开发小水电事业,建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水电站,也摸索出了很多经验和教训。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小水电不再如已往兴盛,但却为迁西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光辉的业绩。

关键词:迁西;小水电;发展概况

中图分类号: F426.6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08.035

1迁西概况

迁西是个“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域内山多河多,燕山及其余脉遍布全县,滦河、长河、洒河、清河、沙河、还乡河流经全境。

大自然形成县内地势北高南低,纵坡落差大,降水量年均780毫米左右,各条河道径流不断,水资源丰富。经测量,当全县水能达18800千瓦,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约占全县80%以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丰富的水利资源,自然形成的河道落差,为充分利用水能提供了先决条件。

水既能为害于世,又能造福于民。早在唐代,沿滦河两岸居民就开始利用滦河搞航运。清代末期,有的村庄利用河道落差建水磨加工“香料”。解放前和建国初期,滦河岸边的前河东寨村和西河南寨村都曾建过水磨,并以此成立“宏大面粉厂”。1985年,罗家屯村利用清河激流,建起木轮水车,提清河水灌溉村南滩地,开创了县内利用水能的先河。1958年~1964年6年时间内,全县在滦河、洒河、长河、清河等落差较大的四条河道上,先后建成多处水轮泵站,以水轮泵为动力,加工农副产品和灌溉农田。在发展迁西农业生产中作出了贡献。

2 迁西水电站发展

1965年,全县第一座小水电站,在瓦房庄乡金龙口村建成。该电站是自筹资金三万元,利用长河水能资源,装机18千瓦时,集加工、灌溉、发电于一体的水电站。运行后,不仅结束了本村点油灯的历史,而且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受到全县群众的赞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的建成极大的激发起县内乃至县外有水利资源和条件的乡村大建水电站的热情,标志着水能利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为进一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促进小水电站建设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推出各项政策,积极扶持迁西小水电发展。

小水电站以村办为主,自力更生,依靠集体力量进行建设。对有困难的乡村,县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允许乡办或乡村组织各村联办。所发电量,除解决本乡、本村用电指标不足外,并入县电网售电,弥补全县用电指标不足(当时县网电力供求矛盾突出,向丰润热电厂购电实行计划指标供应)。

各县有关局及直属基层单位,做好服务。典型的引导,政策的激励,群众渴望用电的积极性,三大因素将利用水能资源和水库水源的县办、乡办、村办,集资合办等形式的小水电站建设迅速推向高潮。1965年~1996年,全县共建成小水电站21座。在建设年限上,1965年~1967年建成6座,1970年~1984年建成11座,1985年以后建成4座。在利用水能上,引河道水源的14座,利用水库水源的7座。在电站权属上,省、市、县三级合建的1座,县建2座,乡建3座,县电力局与大黑汀水库管理处合建1座,村建13座。总装机29台,容量5985.5千瓦时,总投资3072.8万元,年发电总量1616万千瓦,年发电收入485万元,年创社会效益8080多万元。

白龙山水电站是省、市、县三级投资兴建的,也是迁西小水电站中最大的一座。该电站由省水利厅专家1992年按大黑汀水库每年向滦下放水流量(滦下供水和弃水)论证和设计的。建设工期二年,1993年开始筹备建设投资1150万元,占地299.84亩。装机容量3×1000千瓦时,年运行2700小时,年发电量810万千瓦。工程由拦水橡胶坝和引水渠、发电厂、输电线路和变电站三大部分组成。在建设过程中,1994年7月12日县内连降暴雨,潘家口、大黑汀两大水库超限弃洪,导致冲毁渠道和其他附属工程,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又投入1135万元,最终总投资达2285万元,其中省、市960万元,县614万元,贷款711万元,拖延工期一年,于1995年12月建成发电,当年发电685万千瓦时,实现利润166万多元。

大黑汀水库东坝头白罗干渠渠首(在大黑汀水库东坝头,专门为迁西设计建设的一个由白沟至罗屯灌溉农田主渠道放水闸门)一级电站,是由县电力局、大黑汀水库管理处合资兴建。县水利局职工集资365万元,在位于一级电站下游150米处建起二级电站,形成梯级发电。该电站装机总容量2×250千瓦时,年发电量150万千瓦时,年收入45万元。所发电量直接输送到白沟380千伏安电网,1997年1月设计并动工,8月建成发电,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建成、当年效益,是全县建设工期最短,收效最快的一个电站。

黄槐峪乡三家湾村,自筹资金10万元,利用一年时间,凿通山洞300米,引长河水建成一座装机2台,容量各75千瓦时的水电站,不仅解决了本村用电,并向县网售电,一年即收回投资,为长期收益。进一步坚定了全县大办水电站的意志,并且加快了小水电站建设步伐。

随着建成电站的运行,其本身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主要是:在建站中对河道水流变化影响电站运行的认识不足,渠道建设多为简易,导致汛期河水泛滥不能发电,旱季水流量小,拦蓄河水机组不能发电,导致渠道坍塌漏水不能正常发电;有的则因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低或制度不健全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不仅影响已建电站的效益和声誉,而且直接关系到电站能否生存和新电站能否建设发展的重要问题。

3主要工作措施

为巩固成果,提高电站经济效益,在抓新建电站的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对利用河道引水建成的小电站,重点提高渠道功能建设。改进引水闸门,建设河道疏导水流工程,加固引水渠道。做到河道旱季能拦水、汛期能导流,闸门旱季保引水,汛期保渠道不被冲;渠道变简易为牢固永久,不坍塌,不渗漏,不论汛期、枯水期都能按设计流量引水,保证机组正常运行发电。

王家圈电站建成后由于渠道简易,汛期洒河水大不能发电,枯水期河道流量小没有拦水设施发不了电,只能季节性发电,达不到设计能力。经在洒河河道上建起“以坝代桥”的滚水坝,改造引水闸门,加固引水渠道,无论汛期、丰水期、枯水期都能按设计流量引水,使机组满负荷运行,既实现了设计要求,又能达到常年不停发电,效益大增。所有河道引水的小电站,通过这一改造措施,都达到了设计发电能力。

二是抓扩建、升级,对水能资源大,设计利用资源能力 “大马拉小车”的已建电站进行升级扩建,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太平寨乡城自岭村,原在东清河上建起一座装机10千瓦时的电站,大量的水能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发挥。经测算,该水能资源应建一座装机75千瓦时的电站。为合理利用水能,通过与村协商,对原电站进行扩改升级,在河道上建截流滚水坝,拓展加固引水渠道,改建厂房,改装发电机组,把10千瓦时机组设计发电120天(2880小时),由年发电量28800千瓦,提高到43.2万千瓦,改后提高经济效益15倍。

三是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建立安全保卫制、制备检修制、岗位责任制、财务管理制、评比奖惩制等制度。

四是培训技术人员,提高技术水平。

4机遇与挑战

进入21世纪以来,小水电站经受了严峻的气象变化和国家电网快速发展的考验,主要表现为:

受气候变化影响,干旱少雨,县内由20世纪年降雨量780多毫米,减少到现在697.1毫米;森林覆盖率的提高,植被含蓄水量增加,地表水流失指數降低,导致河道激流变小,有的甚至断流,靠河道引水的电站难以为继。

靠水库蓄水为水源的电站因水库蓄水不足,导致蓄水量不能满足农田灌溉,电站只能短时发电或停止运转。

小水电机组超越时限运行,设备落后并老化,急需更新,费用较大,再投入得不偿失。

国家电网的快速发展,实现了村村通电且电力充足,售电价低,小水电发电成本高,售电价格低难以竞争。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有些电站特别是村办靠河道引水的电站已有11座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白龙山电站因大黑汀水库不再向滦下弃水而被迫破产拍卖。现有9座电站仍在季节性或常年发电,尽管其没有了已往的兴盛局面,却也为迁西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光辉业绩。

作者简介:付颖秋,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

猜你喜欢
发展概况小水电
农村小水电
小水电
屋顶轻便型速生草坪建植研究探讨
浅析大号基础学习中重点与难点
蒙医药特色与发展思路
城市智慧化建设对策研究
基于AHP的分布式小水电并网项目风险评估研究
含小水电配网电压分析及治理研究
商洲枳壳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概况
智能集成式小水电设备的特点及国内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