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主席如何给2016年定基调

2017-05-08 01:06董希淼
金融经济 2016年4期
关键词:银行业商业银行消费

董希淼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中坚力量,银行业下一个五年何去何从?

3月12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银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机遇。

尚福林表示,“十三五”期间,银监会将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持续推动银行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行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十二五”期间,我国银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也大大提升。但同时,大量中小微企业仍存在“融资难”问题,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快速上升。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中坚力量,银行业下一个五年何去何从,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就2016年银行业如何谋好局、起好步,尚福林提出了四点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应该看到,我国银行业尤其是商业银行,正在步入发展的新常态时期,普遍面临着结构调整、服务创新以及风险防控等多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业务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挑战。业务结构是指金融服务资源的运用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以及不同期限上的配置与配比。合理的业务结构是商业银行确保稳健运行与运营效益的关键。要做好业务结构调整,要坚持三点:首先,要加强对宏观经济与政策的研究,关注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重点研究好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其次,要深入开展行业研究和区域研究,对不同行业和区域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深入了解行业和区域的优势和风险;再次,要结合银行自身资源禀赋与业务发展状况,按照银行发展战略,理性选择或舍弃,制定切合实际的业务发展策略。

二是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挑战。在经济新常态下,面对国家新的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银行的产品和服务也面临必须与时俱进,深入满足企业客户和金融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金融需求。比如,面对PPP融资模式,如何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实现有关参与各方的共赢?面对“双创”和更多小微企业的需求,如何更好地开展投贷联动,以实现新形势下金融服务的创新和突破?面对居民对消费金融服务的旺盛需求,个人贷款中的额度循环如何更好地应用于个人消费?面对年轻客户对移动支付的极高要求,如何加快推出类似Apple Pay这样便捷性和安全性俱佳的支付服务?这些都是银行开展金融服务、服务社会大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是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挑战。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日益深化,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成为银行必须面对的挑战。银行首应切实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关注新型业务风险构成,丰富风险识别手段。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日益成熟,银行还应运用数据信息和数据处理技术,以大数据的思维积极探索新的风险管理方式,加强和完善新型风险管控流程的设计与体系建设,对客户经营数据实施采集、预警、关联分析,提高动态风险管理能力。此外,银行还要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和手段,加快不良贷款处置,减轻发展包袱。

正如尚福林所言,挑战之后,蕴含着机遇。2016年,在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良贷款“双升”的环境下,商业银行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机会。为此,银行需要深入调查,精准研判,将金融服务特别是信贷资源配置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优质市场。

首先,商业银行要从国家重大战略入手,把握国家宏观经济及产业政策的脉搏,在国家战略部署和产业政策中准确定位。应该说,“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城镇化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实施,都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比如,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可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以互联网产业、生物医药工程、新分子材料、节能环保为代表的信贷投放新通道。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支持互联互通的建设,支持中国企业新的海外投资需求,高铁、交通、能源、电力、通信等行业将成为信贷投放热点。在城镇化建设中,可以重点支持现代服務业以及智慧城市的建设,信贷资金可进入商圈、物流、医院、学校、公用事业等细分领域。

其次,商业银行要顺应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趋势,加大对消费金融领域的支持。近年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继2013年首次超过工业后,2015年又迎来GDP占比首次突破50%的里程碑,这为商业银行发展指明新的方向。在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新形势下,消费金融已经逐渐成为银行零售领域的新疆场。商业银行可以深耕消费领域,寻找优质新市场,因此,可以重点支持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体消费和养老健康等领域。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在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消费金融公司已经具备成熟的运作模式,与信用卡、个人贷款业务一同构成消费金融的三大支柱。商业银行可以考虑通过积极争取消费金融公司牌照,以成立子公司的形式,增加金融供给主体,丰富消费金融服务模式。

再次,房地产市场去库存作为2016年五大任务之一被摆上日程,这对商业银行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新的机会。商业银行应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对经济发展形势较好、房地产市场价格较为稳定的地区,适当增加个人住房贷款和房地产开放贷款的额度配置。但对于少数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银行要加强风险监测,适当收紧房地产相关贷款政策。尤其是“首付贷”盛行的区域,银行还要提高警惕,防止风险蔓延。

同时,在助力国家完成去库存任务的同时,在有关政策的支持下,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发行住房抵押支持贷款证券(MBs),以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方式盘活存量信贷资源,进而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和力度。

随着2016年“去产能”等五大任务的实施,必然有一些企业面临着被破产或重组的命运。商业银行应探索建立风险缓释协调机制。对于挤占大量金融资源的“僵尸企业”,要采取多种手段稳步退出;对于基本面良好的企业,不应急于抽身,而是一起与企业协商,通过债转股等创新方式,实施风险缓释和化解。

猜你喜欢
银行业商业银行消费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40年消费流变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新消费ABC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