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技术与理论的统一

2017-05-08 10:18虎翼
大学教育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唱法声乐歌唱

虎翼

新中国建立以后,尤其从改革开放到如今,中国各民族文化在持续交流、融合中蓬勃发展。在文化的发展积淀中,众多宝贵而灿烂的文明历经时间洗礼而散发出醇香、迷人的艺术魅力。其中,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悠久的历史,吸引着国内外受众的关注和热爱。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广泛传播,促进了民族声乐艺术进步与创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各高校纷纷设立民族声乐演唱专业,掀起了学习与研究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热潮,同时在民族声乐演唱技艺与理论方面涌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民族声乐演唱技法技巧》(王硕,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堪称其中的代表之作,对民族声乐演唱初学者和资深专业人士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民族声乐演唱技法技巧》由六章组成。前两章讲述了民族声乐演唱的理论内容。第一章分析了民族声乐遵循的艺术规律问题,民族声乐演唱不仅要选好歌唱的苗子,更要制造好歌唱的乐器,树立良好的歌唱观念以及了解歌唱的运动形式。这样,才有利于教师民族声乐演唱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和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快速提升。第二章则讲述了民族声乐的唱法及特点。书中民族唱法是指表演具有民族特色的声乐歌曲时采用的技艺方式与原则。这种唱法中西结合,既吸纳戏曲、民歌这些民族传统唱法中的精華,又汲取了西洋唱法中优秀的部分。作者认为,语言是歌唱的基础,民族唱法实际就是用本民族语言、汉语和曲调连合起来表现情感、刻画艺术形象,熏陶欣赏者。民族声乐的教学也是以我国民族语言为根本进行声音训练的。

在阐述了民族声乐演唱理论以后,作者又用两章介绍了民族声乐演唱技术。其中,第三章主要介绍民族声乐发声的技艺技巧。首先,作者介绍人类发声器官是由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语言器官组成的,并指出学习演唱前要对整个发声器官结构和机能有一个基本了解,这对其声音技巧的训练和歌唱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然后,作者详细介绍了民族声乐演唱的呼吸训练,包括民族声乐的歌唱姿势、呼吸技巧与训练方法、吸气与用气以及呼吸与起首法。例如吸气有“闻、喘、补、偷”四个技巧,用气的原则有“深”、“通”、“活”三条。此外,作者还论及民族声乐演唱的发声训练、共鸣方法和训练、扩展音域和统一声区等。第四章主要陈述了民族声乐的语言发声训练,包括歌唱里的汉语拼音、民族声乐演唱的咬字吐字和行腔、民族声乐演唱的语言处理。作者指出,演唱语言的声调在民族声乐作品中运用得比较多,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只有准确掌握演唱语言的抑扬顿挫,才能丰富演唱的音乐线条与旋律,强化字和声的有机结合。同时,必须根据汉语声、韵、调的固有特征,学习与掌握演唱咬字吐字和运字行腔的要领法及规律,要求咬准字头要有力,字腹延长不变形,字尾收声归韵,语言处理具有准确性、歌唱性和生动性。

最后两章是在民族声乐演唱技术与理论统一的基础上,对民族声乐作品的实践学习,旨在培养和强化学习者的乐感。第五章介绍了民族声乐的演唱与表演。作者认为,学习者表演和演唱前,首先要熟悉作品的歌词内容和音乐旋律,然后再分析歌曲的风格特点与音乐曲调结构、音色选择,最后对声乐作品进行艺术处理与加工。此外,学习者还应当进行神形兼备的舞台艺术表演学习,借助手势表达情感,以眼睛反映情感,通过面部表情传达情感。第六章中,作者向我们推荐了一些民族声乐教学常用曲目,例如优秀传统民歌《茉莉花》《北京的金山上》《凤阳花鼓》《康定情歌》《小放牛》《采槟榔》《苏三离了洪桐县》,等等,优秀创作民歌《花好月圆》《翻身农奴把歌唱》《我的祖国》《夫妻双双把家还》《九九艳阳天》,等等。这些经典曲目的选用,大大方便了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

总的来说,在我国音乐种类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下,我们需大力强化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承,使它们不至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在这点上,《民族声乐演唱技法技巧》无疑具有了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味和作用。而作者在书中所讲授的民族声乐演唱技巧与方法,对于相关专业的广大教师和学生都有着积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这又彰显该书鲜明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因此,虽然该书在内容编排上较为单一,而且没有对相关领域研究进行更加系统全面的阐述,但瑕不掩瑜,其传承性、实用性、理论性兼具的特点决定了它特别的优势,堪称一本值得民族声乐演唱相关人士关注和推介的精品之作。

猜你喜欢
唱法声乐歌唱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论科学的发声方法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会歌唱的伞
歌唱十月
关于“民通唱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