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我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

2017-05-08 12:57裴亚寒
商情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挑战对策

裴亚寒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维持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2012年我国的人均GDP首次突破6100美元,正式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但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各种矛盾与问题日益凸出,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应对这些发展难题,我国就会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本文将从“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出发,进一步阐述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挑战,最后对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挑战;对策

一、“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

“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银行在2006年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其含义是一个经济体在人均国民收入超过3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以后,由于不能重复运用使其从低收入经济体发展成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发展战略,此时若不能顺利转变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将会出现增长动力严重不足、经济增长被原有的增长机制锁定、经济剧烈波动或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与此同时,先前快速发展阶段所积累的一系列矛盾在此阶段将会集中爆发,造成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从而使其人均收入难以跃升至高收入国家行列,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二、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挑战

(一)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国内消费需求不足

“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是两极分化,收入不平等的源头是社会阶层固化和少数人占据大多数财富。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等收入比重过低,经济发展无法从“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则很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十余年基尼系数平均值高于0.4的警戒线,城乡收入差距已达3倍左右,城镇居民的高低收入行业差距达4倍左右,收入差距过大会阻碍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形成一系列阻力制约经济增长。目前,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过渡,从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回落至一位数的增长率,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此外,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落后,这使得人们的储蓄动机,包括买房、养老、看病等更加的强烈,削弱了人民的消费能力。国内需求的疲软限制了人们消费的欲望,导致过度依赖外需,这将不利于我国抵御外来金融风险。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经济增长质量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经济统筹计划,实行非均衡发展道路。包括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平衡。初期,这种国家统筹计划的模式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就会暴露出它的后果——经济增长的失衡,主要表现在总需求结构失衡,三大产业失衡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均衡的发展模式成为如今我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三)人口红利消失,陷入未富先老困境

人口红利通常出现在人口年龄结构处在最富有生产性的阶段,判定人口红利的主要指标为人口抚养比。随着老年抚养比的上升,表征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这意味着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增长速度减慢,占总人口比重下降,经济发展开始失去劳动力供给充足和高储蓄率的人口红利,造成经济增长速度减慢,中国在人均收入水平尚低的时期提前进入到人口转变的阶段,陷入“未富先老”困境。

(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偏弱

一国经济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在低端市场难以与低收入国家竞争,但在中高端市场则由于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条件制约,又难以与高收入国家抗衡。在这种上下挤压的环境中,很容易失去增长动力而导致经济增长停滞。要克服这一挑战,就需要在自主创新和人力资本方面持续增加投入,增強技术创新能力,发掘新的竞争优势。制度创新不足使市场化竞争严重迟缓,导致越是稀缺的资源,越不受市场控制。稀缺性资源倘若不是按照效益指标分配,一定会导致效率低下,而大量低效率高增长势必会酿成社会不公、经济泡沫。

三、我国跨越“中等收陷阱”的对策研究

(一)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深挖国内需求潜力

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公平优先的收入分配政策和调节性的法律法规。从企业层面讲,劳动报酬的增长应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保持同步,对垄断企业的薪酬进行规范和调控。在初次分配领域,坚持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同步协调增长,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再分配领域更加注重公平,促进居民收入分配和财富分享公平,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与财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调整消费结构,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向国内消费驱动转型,实现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协调发展。培育构建中等收入群体,稳定居民收入和支出预期,实行结构性减税等政策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形成消费型社会。

(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有重要作用,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需要。我们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逐渐形成以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结局。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依靠市场,政府要维护产业的竞争秩序,巩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第二产业由大变强;完善促进服务业的政策措施,促进大三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使创新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首先,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我们要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机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推进协同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体系。其次,科技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我们要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打造竞争优势,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再次,实施创新人才发展战略,建设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队伍,重点要用好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激发他们创新的活力。最后,发展开放型经济,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我国企业“走出去”,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高我国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朱尔茜.我国“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及跨越路径选择[J].深圳大学学报,2016(2):7781

[2]林岗,王一鸣.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295296

[3]秦佳.中等收入陷阱:争鸣与探索[J].财经理论研究,2015

[4]张德荣.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J].经济研究,2013,(9)

猜你喜欢
中等收入陷阱挑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叽咕乐挑战
第52Q 迈向新挑战
别被“中等收入陷阱”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