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中国画笔墨的认识

2017-05-08 04:22王飞
魅力中国 2017年1期
关键词:笔墨

摘要:毛笔与墨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它们的出现以及被普遍使用,经过四百年文人、画家的研究总结,概括出具有独特民族性的笔法、墨法,进而形成了中国画传统的笔墨精神。时代在进步,对笔墨的认识同时亦在不断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相互影响,使中国画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中国画目前的变革已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艺术存在形态。站在历史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当今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问题。保持中国画传统笔墨精神,提倡“拿来主义”借鉴西方现代绘画艺术,不失中国画之根本所在是今后中国画发展最理想的出发点。

关键词:笔墨;笔墨精神;中西融合;

一、中国画笔与墨的产生、发展概况

笔墨被认为中国绘画的根本,是中国水墨画最基本的造型方法。中国人自古用毛笔蘸墨写字画画,所以理所当然就特别强调笔墨。但是,更深层的探讨使得这种说法显得因果倒置。我们首先就其基本工具材料而言:“笔,相传为秦代的蒙恬所造,其实秦以前毛笔的使用早就有了。我们可以查看到毛笔的使用情况,毛笔的使用可上溯到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时期,从半坡的彩陶上也可以从同期物品上查看到当墨使用的矿物色的痕迹。从殷商甲骨画符上来看,中原地区也已经开始用毛笔与石墨作为传递信息的书画工具与材料。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均制造和使用毛笔,当时秦国称‘笔,燕国称‘弗,楚国称‘聿,吴国称‘不律。”秦统一全国后,对制笔工序进行了改造加工,运用兽毛脱脂、竹管夹毫等工艺,使毛笔更加顺应好用。对笔毛的选择,春秋战国时多用兔毛,晋代多用鼠须,宋代多用羊毫。中国书画工具之所以发展为极具功能性的毛笔,是因为国人要以“线”来表现世界万物,便要求毛笔具有了多元丰富的书写点画线条的特殊功能。

二、中国画笔墨的独特性

中国绘画中的笔墨,正是构成了中国绘画抽象性表现最重要的手段。中国的笔墨不像西方的绘画从客观的极端(具象写实)到主观的极端(抽象,否定实象),从来就是主客观的自然融合。而笔墨的最高要求是体现了物象的精神气韵,表现生动精妙,同时又表现主观的情趣意理。中国传统绘画是非常重视精神学说的,即借物体表现心扉,借景物抒发感情。所以说中国画家笔下的客观物体,实际上是作者精神追求的一种体现载体,是画家抒发自己情感和表现自我精神的一个媒介途径,它已完全不同于一般性的描写和单纯对大自然物质的反映,而是含有其精神性,画家已将自己毕生实践的经验和精神追求集中于此,就其作品中的造型表达符号,是赋于哲理性、艺术性、人生观于一体的。同时中国画颇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之影响。中国画中体现出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可概括一个“道”字。自然及其规律为“道”,人与自然的谐和也是“道”,在“道”的丰富内涵与巨大的外延孕育出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趣味的时候,笔墨作为具体化了的一种文化符号来阐释发扬其底蕴,便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道” 的艺术精神体现。笔墨在黑与白、虚与实、多与少、形与神的辩证统一的思想指导下,也就自然而然合乎规律地成为了人们进行审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

三、关于中国画的笔法、墨法

中国古代先贤们对笔墨有着充分的论述,我们大概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我们能感觉到的视觉形式和技术技法范畴;一类是纯理论性的阐释,这两类相互联系,互为印证,构成了笔墨的内在精神论内容,成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中国画根本所在。笔墨技法是任何一个中国画家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而且二者还不能偏废,否则就会犯“肉胜骨”“骨胜肉”的错误,所以历来国画家都非常重视笔墨修养。

什么是“笔墨”?就是視觉形式而言,笔墨指技法,结构,法度,规范,表现力等。黄宾虹先生曾总结“笔法五种”,五笔即平、圆、留、重、变,“墨法七种”,七墨即浓墨、淡墨、泼墨、破墨、积墨、焦墨、宿墨。由此看来,中国画笔墨的审美效果已见端倪。

笔与墨二字笔在先,用笔是关键所在。“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可见用笔是画好中国画的先决条件,这是因为中国画的造型主要靠线条来表现。画家不仅要用线条去勾画物体的轮廓,还用它去表现质感、明暗、情调,以及画家的个性与感情。国画用笔有规范,曲直、方圆、轻重、干湿、刚柔、浓淡,虚实等形式,用来表现客观物象,并借此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这首先要求用笔要娴熟而准确,意在笔先。因此,首先画家要掌握用笔的法则规范,严格的说,这是中国画用笔的第一个步骤。有法则但不受法则的拘束,信手一挥而合乎自然规律,这是第二步。正如石涛所说“无法度之限制的笔法乃为至上之笔法”。今诸多人用笔,早已不知什么是美,什么是高贵。用笔是有标准的,“骨法用笔”、“以书法入画”。骨法者,“生死刚正谓之骨”。刚正者,不是轻飘,更不是油滑,不是两头都尖,而是如“锥划沙”,如“折杈股”、“屋漏痕”般地“以书入画”,如此一来,绘画用笔的美学规范已经很清晰了。实践证明“骨法用笔”是中国画用笔的基本规律。实践也证明,能实现“骨法用笔”者也不多,以书入画,“写”出形体,没有几十年的锻炼是做不到的,而以书法用笔入画的效果亦有高下之分,有的人整辈子难脱一个“俗”字的困绕。

笔法、墨法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承的。中国画家在不断的继承发展中,创造了丰富的笔墨技法,而且随着绘画的发展,还会有新的笔墨技法出现,才能适应时代新的要求。

一个中国画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就是要不断的修炼笔墨,才能画出具有独特中国味的优秀作品来。有很多学者提出我们关于笔墨的锤炼第一是要深刻领悟传统里各个时代大师的表现。把握好传统是前提,不管是山水的、人物的、还是花卉的我们都要去看,借鉴并从中可汲取丰富的营养。第二笔墨不是在封闭的画室里产生的,除在画室里练习以外,还要到现实生活中去寻觅。在生活的实践中,找出哪一种线,用什么方法适合去表现,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表现对象会给我们不同的启发与感悟。个人的感受与笔墨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其实古代的画家们也是如此,假如他们没有在山山水水里转悠,就不会有笔墨的苍浑,就不会体现出山水韵味。因此我要说我们要向传统不断的学习,光临摹照搬还不行,还要到生活中去发现、去体验,去寻找表现自己审美观点的绘画语言。现代的物质、精神生活的变化要求每个艺术工作者都要从实际出发,在艺术实践中继承、发展、丰富传统,只有这样才能在符合艺术规律发展的基础上不断的开拓创新,找到既符合自己审美情趣又体现当代艺术精神的笔墨方法。

结 语

伴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的不断深入,我们当代美术工作者应当怎么做,去坚持什么,去摒弃什么,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认真思索。保持传统笔墨精神不丢失根本所在,并借鉴西方做到中西融合当是中国画发展的最合适最理想出发点,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自卑,也不会因自大而陷入保守的圈囿之中。相信有争论、有矛盾才会有进步,伴随着人们不断的研究探索,会更进一步对笔墨有所认识,相信中国画会在不远的将来得到长足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玄怡.中国绘画材料史[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l986.

[2] 李福顺.中国美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何怀硕.给未来的艺术家[M].安徽:安徽美术出版社,2005,242-246.

作者简介:王飞,籍贯:河南安阳,出生日期:1983年10月19日。

猜你喜欢
笔墨
笔墨丹青绘晚霞
清初四僧绘画笔墨造境与情态表达探析
让“笔墨”回到技法状态(1)
认知笔墨的客观性
美丽科幻画
原来笔墨世界如此美丽
朱文洲:笔墨丹青连接东西方艺术交流纽带
笔墨厨神
笔墨厨神
笔墨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