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

2017-05-09 17:54夏平
紫光阁 2017年4期
关键词:军民人才融合

夏平

冷战期间,美苏展开军备竞赛,最终以蘇联被拖垮解体、美国一超独大胜出,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美国采取了军民一体发展模式。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这一重大战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强调全党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军梦的高度做好军民融合这篇大文章。深入贯彻党中央和习主席的决策指示,必须从理念、规划、机制、人才等方面入手,推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融合,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

理念融合是先导——要坚决破除一切桎梏融合发展的思想观念

近年来,我军在军民融合中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借水行舟”“借船出海”“借台唱戏”,有效促进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但也有一些单位受传统观念束缚,步子迈不开、走不快,融合的程度较浅、层次较低。有的对军民融合的认识比较片面,把融合发展的内涵看“单”了、层次看“浅”了、领域看“窄”了;有的存在本位主义思想,缺乏大局观念和开放心态,“融”别人很积极、不愿意被别人“融”,共享别人资源可以、分享自己资源就不行;有的没有完全跳出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自我保障的误区,重复建设、装备闲置、资源浪费问题比较严重;有的从自身利益出发权衡军民融合,存在“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等现象。不破除这些思想枷锁,军民融合发展之路也就无从谈起。

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富国与强军辩证统一的特点,凝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想共识。从胜战之需看,古今中外、现在未来,战争都是国家与国家的较量,是人力、智力、民力、财力等综合国力的比拼,能否融战争潜力于国家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从发展之需看,坚持军民融合发展方略,既有利于国防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也有利于经济建设从国防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在和平建设时期,谁融合式路子走得快,谁就能赢得发展先机;在未来战争中,谁军民融合的程度深,谁获胜的希望就更大。深化军民融合,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道,二者有机统一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国家发展的双重历史任务之中。

抓军民融合,首先是理念的融合。“观念一变天地宽。”要树牢相互支持的理念,认清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两者关系处理得好,就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反之,“穷兵黩武”或武备荒废,都必将伤及国家整体发展。要树牢优势互补的理念,军队要发挥强大的组织能力,地方要发挥前沿的技术优势,当军队需要技术保障时地方可以大力支持,当地方需组织动员力量时部队是生力军。要树牢互利共赢的理念,改变单向受益观念,着眼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发挥部队政治、人才、信息等优势,为促进驻地经济社会事业科学发展多办实事好事,真正变单向推动为双赢互动、变自我发展为共赢发展。要树牢创新发展的理念,紧贴社会发展进步和军事斗争准备拓展,在一些军地急需、相互兼容、互为促进的领域深化协作,不断提升融合层次、提高融合效益,切实把建设发展理念从军内封闭式转到军民开放式上来。

规划融合是保证——要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一体规划、一并实施

习主席指出,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布局,国家布局要充分考虑国防建设。军民融合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总体规划和设计,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在目标任务、发展步骤、资源配置上相衔接相协调。要突出国家主导,始终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国防综合实力作为根本着眼点和着力点,坚持在国家和军队总体战略布局之下进行筹划推动,不能囿于局部利益。要突出需求牵引,充分考虑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需求,考虑军事斗争准备需求,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没有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用价值的必须坚决摈弃在外。要遵循市场规律,坚持市场化运作,把稳定的合作建立在彼此受益上,对地方的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给予适度回报,最大限度保证军地权益,最大限度调动融合各方的积极性。

要厘清规划融合的内容和重点,紧紧扭住服务改革大局、推动军地转型和做好军事斗争准备这三大目标任务,从最急需的方面起步、在最关键的领域突破。要以深化拓展军事斗争准备为重点,把未来作战对地方铁路、公路、港口、船舶、医院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梳理出来,尽快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规划,协调地方配合做好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相关工作,增强整体国防潜力。要以推进重大战略工程建设为重点,把重大武器装备研制、重大军事设施建设、重大后勤社会化保障项目梳理出来,充分利用军地优势资源合力攻关,集中双方力量干好大事要事。要以促进军地和谐稳定为重点,把军地基层文化建设、社会舆论引导管控、平安工程建设、国防教育开展等梳理出来,军地联手提升文化软实力、凝聚军民一致正能量。当前,可选择一批具有军民两用性质的重大工程,国家予以重点扶持,通过重点项目带动军民融合。

搞好规划融合,还要注重加强规划执行落实。依据国家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规划》,运用工程化建设思路和路线图方法,结合实际制定上下衔接、完善配套、可操作性强的规划计划,以计划规范进程,以标准控制质量。要以典型项目为示范,积极借鉴海军与青岛合作建立军民融合示范区的经验,探索军民融合组织领导、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模式,成熟后推广经验,分类指导,逐步扩大。要以“双转”项目为抓手,选定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项目,有效服务于地方经济和部队建设。目前,海军与地方已有40多项高新技术成果实行“民转军”“军转民”。要以战略合作协议为牵引,促进军地双方工业基础有机结合、军民高新技术双向顺畅转移、优质资源合理配置利用,形成社会资源与部队建设的双向支撑和牵引,推动军民融合发展规范化实效化。

机制融合是重点——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军民融合质的跃升

近年来,通过各级共同努力,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建设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一些军队单位与地方建立协作关系,一批军民结合产业基地诞生孵化。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军民结合产业化的项目还不多,军民两大系统各自为政、建设脱节,军地资源配置优化不了、效益不高,军地各方积极性有限,融不了、融不好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军民融合事关国家安全和

发展全局,涉及军地各方利益格局调整,必须靠权威领导强力推进。纵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在当时条件下能干成“两弹一星”那么多大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一个既能管军又能管民的高层领导机构。当前,国家层面已成立军民融合领导小组,明确国防动员系统是主管部门,但军队大单位和省以下还没有专门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要参照国家军民融合领导机构设置模式,在军种和省市设立工作机构,在相关部委成立办事机构,采取军地合署办公形式,协调解决跨军地、跨领域、跨部门融合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要注意机构专设、发挥作用,避免兼而不管、兼而不为、兼而不行。只有这样才能打破体制壁垒,推进临时零散融合向源头系统融合跃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这是破解当前军民融合矛盾问题的根本,抓住了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牛鼻子”。要加紧建立需求提报对接机制。在国家部委和全军层面建立军地兼容、横向联系、纵向贯通的信息发布平台,畅通军地双方需求信息披露渠道。比如,对已经解密的军工技术,可制订推广项目指南并发布;对一些领先于军工的民用技术,可积极推广到军用领域。要规范军品市场准入机制。消除“双重准入”标准,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研制生产。凡民用标准能够满足军事工作要求的尽量直接采用,对能用民用标准代替军用标准的,应明确采用民用标准,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比如,美军飞机的维修、机务等工作,就采取外包形式让航空企业参与,大大提高了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也节约了成本开支。要完善配套激励政策。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不能仅靠融合主体的国防意识,还要遵守市场发展规律,找准国家、军队、企业利益的契合点,制定完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风险保证、投资融资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实现长效激励,确保相关主体参与国防建设的积极性。

人才融合是关键——要积极拓展人才军民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人才是富国之本、强军之基,也是军民融合的智力支撑。近年来,军地双方认真贯彻人才强军战略,对军地科技人才军民融合式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受军地双方行业、技术、人才壁垒限制,一般人才培训多、高端人才交流少,学术技术交流多、联合科研攻关少,军民融合培养人才深度不够、质量效益不高,还在比较低的层次徘徊,部队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高端科研创新人才等还十分紧缺。必须用开放的视野审视人才建设现状,自觉“ 走出去”开阔眼界思路,在巩固既有优势的基础上,在更广领域开展人才交流合作,在更大范围实施人才资源共享,努力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从海军实践看,近五年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数千人,选送合作单位培养“强军计划”骨干和领军人才近千人,弥补了海军各兵种上千个专业的需求。去年,又专门针对飞行员培养与地方重点中学建立合作关系,前移培养关口、搞好先期选拔,为从根本上解决飞行员来源问题 出了路子。实践证明,军地资源共享,就能更好地降低人才培养成本,缩短培养周期,提高培养质量。要用好用足地方院校人才教育资源,为部队培养急需的小语种、信息、网络、管理等优秀专业人才,持续走好依托国民教育优质资源培养军队人才的路子。要以部队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开设部队特色专业,重组知识体系,整合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探索军民融合施教办學的新模式。要采取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互相开设优势课程,互相聘任教师,共同组织教学实践等方法,发挥各自学科特长,共同完成专业人才培养任务。

推进人才军民融合发展,还必须打破常规、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借助重大工程、科研项目平台加强聚才引智,促进人才建设质量水平提升。要在引进智力上深化融合,加紧构建军地高端人才双向流动通道,帮助搭建科研创新平台,吸收引进知名专家和研发团队,努力实现军地智力资源的共享共用。比如海军现有的某些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就是与工程院院士团队合作建立。要在科研攻关上深化融合,整合全国行业领军人才开展集智攻关,军地联合申报重大基础科技项目,联手开展重大武器装备研究论证,联袂参与重大战略工程决策咨询,努力形成“小核心、大外围”的人才协作格局。要在培养帮带上深化融合,发挥地方专家领军人才的“种子”“酵母”作用,通过学术引领、帮带指导、培养推荐等方式,带教部队科技骨干,辐射带动部队人才“裂变式”发展。要在人才储备上深化融合,按照打仗需要什么人才就优先储备什么人才的原则,与地方高校、科研院所、人才中介机构实行人才信息共享,特别是对军地通用专业人才的补充,可以随行就市,随用随招,随缺随补,着力拓展部队建设人才“储才于民”的路子。

猜你喜欢
军民人才融合
人才云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军民鱼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