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兴趣

2017-05-09 11:49王玉霞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音乐课教学内容音乐

王玉霞

每晚夜幕降临,年轻人向往的是在迪厅伴着疯狂的音乐,跳上一曲,去掉一天工作的辛劳;年老的想的是一群姐妹共同跳起广场舞、健身操欢度晚年;多年未见的朋友相聚的时候,最想的是喝着啤酒,唱一首老歌,回忆共同走过的风风雨雨,心中会顿时穿越到若干年前;高兴时,想跳起来,唱起来,恨不得让全世界分享自己的快乐;悲伤时,想伴着一首凄婉的音乐,静静呆着,让悲伤的事情随着音乐悄悄流去。原来,不管我们年龄几何,情绪几多都是如此的离不开音乐。

一名外国的音乐教育家专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性情的助长剂。”我们老祖宗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说明,地球人都知道,兴趣是一个人做事情成功与否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喜欢音乐的兴趣,才能真正的起到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

目的。

现在社会上流行语是“压力山大”。各行各业的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抑郁症、自闭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患者也越来越多,那么在校园生活中减压减负成为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音乐养生与音乐疗法也是近几年炒的比较热的话题,音乐被称为是减压的灵丹妙药,我们姑且不说治疗效果有多少,炒作成分有多少,就单单就音乐的功能上,还真的能起到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功效。但在當前的教学中,有些音乐课却和语文、数学课程一样,也成为了学生的一种负担,甚至有些教师还站在讲台上干巴巴的讲乐理知识,要求学生背诵;唱歌课堂是教师一句,学生一句,没有任何创新,严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 ,更与音乐作为陶冶学生情操,缓解学习压力的功效来说是背道而驰。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清楚的知道,同学们喜欢唱歌、跳舞却不喜欢音乐课,就像同学们喜欢工艺、漫画却不喜欢美术课一样,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是应该研究其原因的。

如何上好音乐课,让学生通过音乐课的教学缓解了学习压力,慢慢的发展成我们学生的终身爱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那我们的音乐教师就算成功了,如果不能,那我们按照这个方向去努力了,也算不误人子弟。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教师表达自己教学观点的主阵地,所以课堂有趣性的研究,就是培养学生爱上音乐课的主要手段。同语文、数学一样,每节课都是45分钟,语文要求每节课尽量多读多写,数学课要求每节课尽量多想多练,音乐课则应该怎么样,是让学生大声唱唱就可以了吗?快乐跳跳也可以吗?还是东北大烩菜似的,所有的教学环节一点不拉,弄完视唱弄节奏,练完练声曲唱歌曲,欣赏也听,拓展也要,每个环节不能少,每个环节都重要,每个环节都弄不好。想培养学生兴趣首先得对我们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得清楚的知道学生们喜欢的内容有哪些?喜欢的教学方式我们掌握吗?教科书的内容能够完全不顾吗?通过这么多年的观察发现,我觉得可以以下的方法去改变一下传统的教学模式。

第一:音乐课要与时俱进,一定要及时与当前的媒体、大事件挂钩,可以多渠道全方位的诠释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时代感,用最新鲜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眼球,培养学生对音乐这一个大学课的兴趣性。比如,2016年8月5日第三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如期举行,与此件大事情最相关音乐内容在《人民音乐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命之杯》里,按正常教学时间安排这一单元应该在春学段开学的第一周,也就是2016年的3月1日左右,我们可以对教学内容做一个适当调整,把第三单元的《山野放歌》内容放在这个时间段上,这样第二单元的《乐海泛舟》和第四单元的《亚洲弦歌》又形成一个有机的外域艺术欣赏结合,这样在暑假前7月初期学唱《我和你》,欣赏《我们是冠军》、《奥林匹克号角》、《生命之杯》,多媒体可以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盛况和我们奥运健儿夺冠的精彩瞬间,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会不会变的更有意义了呢?当学生在暑假期间看到奥运会的开幕式、听到熟悉的音乐会不会又会想起我们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是否才真正的起到作用了呢?而我们做到的不仅仅就是调换了一下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吗?

第二:音乐教学内容要与德育渗透紧密结合,体现音乐的教化和润物细无声的功能。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说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说明音乐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晋书·乐志》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说明音乐中的“五音”可以把握人的性格与行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道德立人心,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音乐教育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学科,音乐教学离不开各种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学生的音乐技能得到提高,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可以上到更高的层面,在活动中锻炼学生,使学生产生更大的兴趣和对音乐学习的自信,并以此影响学生的性格,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各学科的平衡发展。比如,我们县里开展了月月有主题的德育活动,第二实验中学的音乐教师就利用社团活动排练了戏剧、歌舞等几个小节目,在三月份的“学雷锋”和“九九重阳节”之际走进县敬老院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当你看到老人那有点浑浊的眼睛里流出来的眼泪,以及伸出想触摸孩子的干枯的双手,这一种震撼是我们任何教学课堂所不能赋予的,也是我们讲多少个故事想表达的内容所不能起及的。当你看到孩子们为老人梳头、剪指甲时,我们感到所有的教学内容在这里都得到了升华,这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最终目标。

第三:加大民族音乐授课力度,增长民族音乐欣赏课时,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作为泱泱五千年文明古国,有着众多的优秀素材,最近新东方英语培训教师董仲蠡在参加《我是演说家》的节目时在《教育的意义》中提出:自古强大的民族都是重视教育的民族。以色列、德国以及日本的教育是全世界学习的典范。以色列小学就开设宗教学,德国的中学生哲学是必修课,日本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之后依然参与茶道培训、艺术鉴赏等活动。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文化自信”,并且说“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所以,每个中华民族子女都应该成为中华文明的弘扬者和传播者,包括你、我、所有的学生。我们在讲授民族音乐的时候,可以结合民族风情和民族服饰等特点,也可以结合歌舞特点,总之只要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例如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个演奏《茉莉花》是河北民歌,就可以结合江苏民歌、东北民歌、山西民歌《茉莉花》来形成一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欣赏课,因为中国民歌《茉莉花》歌曲先后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等重大场面上演出?。在中国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所有版本的《茉莉花》都表达了姑娘爱花惜花的感情,都比较的细腻、委婉。但是通过江苏版和东北版这两个一南一北的比较你会发现江苏版的《茉莉花》歌词比较含蓄,旋律比较婉转抒情;而东北版的《茉莉花》歌词则更直接、爽快,旋律跌宕起伏,节奏紧凑,速度较快,特别是衬词风趣幽默,东北二人转韵味突出。通过这节课学生们会得出结论:民歌风格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多种因素有关,民歌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吸取当地音乐的不同营养形成不同的风格。

第四;音乐教师要灵活掌握教学内容,没有必要一成不变死搬教科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音乐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不能一味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让学生对音乐学科产生厌烦心理。音乐课所有的教学内容并非都能让学生感兴趣,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交谈得出,学生对长篇的乐理知识讲座不感兴趣,对分辨乐曲段落特别是外国无主题音乐的分辨感到无从下手,我们知道,我们面向的学生不是音乐专业的学生,专业的音乐知识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可大篇幅的占用课堂教学,重要的乐理知识也可以用到讲到,讲的浅显易懂,不要求学生向掌握文化课知识那样掌握乐理知识,欣赏课分不清段落的也可以降低学习难度,通过主题欣赏,知道这是那个音乐就行,培养学生的终身爱好,不必强求一时功效。

说了这么多,你一定会说做到这些课时怎么够用,我告诉你,学校的广播站,每天的播放内容可以放我们的欣赏内容,国内的、国外的、45分钟我们没有来得及讲的,都可以利用课间、活动时间播放,但一定记住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告诉学生,这一周我们欣赏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在学校可以有欣赏专栏文字版和播放版,同步进行,一周一换,这样你还用发愁内容讲不完吗?

总之,要想做到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放到首要位置,就需要做一个有心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全面、灵活、高度的掌握教学内容,并且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的学生爱上我们的音乐课。努力吧,我的同行们!

(作者单位:河南焦作市温县教研室)

猜你喜欢
音乐课教学内容音乐
喜欢的课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音乐
众生相
今天的“音乐课”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