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爱方言中喉塞韵尾和入声的双曲调现象

2017-05-09 17:59王梦梦彭泽润
关键词:韵尾博爱语素

王梦梦,彭泽润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河南博爱方言中喉塞韵尾和入声的双曲调现象

王梦梦,彭泽润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河南博爱方言在汉语方言分区中属于晋语邯新片中的获济小片,现在保留11个入声韵母,均带有喉塞音韵尾[-]。韵母的韵腹是[a][]和[]。入声调类基本整齐,但是存在喉塞音韵尾消失演变的过渡现象。实验证明,个别入声出现双曲调的特殊调值模式。

河南博爱方言;喉塞音韵尾;过渡现象;双曲调

博爱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豫晋两省交界处,隶属焦作市管辖。它北靠太行山与山西省接壤,南临沁河与温县相望,西有丹河与沁阳市相邻,东与焦作、修武、武陟毗邻。受到特殊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博爱方言在中原官话和晋语的综合作用下不断地变化发展,特别是历代屡次由山西等地向境内移民,使得本地方言掺入了晋语,渐渐形成了独有的博爱方言。

古代入声音节一般认为是包含塞音韵尾[-p][-t][-k]的音节。随着语音的演变,入声韵母的特点逐渐消失或者变得不明显。一般认为,入声在最终消失之前的标志是有一个喉塞韵尾[-]的阶段[1]。喉塞音(glottal stop)是一个喉部位置的清塞音。发喉塞音时,喉下部靠近声门的部位紧缩,声带并置,声门完全关闭[2]。

在北方方言中,只有在晋语区还存在入声韵母。晋语入声韵母是以喉塞音韵尾的形式进行保留。博爱方言属于晋语邯新片中的获济小片,因此,博爱方言具备晋语有喉塞音韵尾的特点。下面我们对博爱方言的音系进行调查和实验,来进一步分析喉塞音韵尾的现状。发音人是作者本人,女,1992年出生,家乡在河南省博爱县清化镇。

一、博爱方言的声韵调

(一)声母

博爱方言的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一共有20个(表1)。

表1 博爱方言声母表

在声母表中,音节开头的u部分残留老派的v,而且形成对立,例如碗(uan)≠软(van),翁(ung)≠蚊(vng)。除此之外,n在和齐齿呼以及撮口呼的韵母相拼的时候,变成舌面前位置,例如:你、女。

(二)韵母

博爱方言的韵母一共有50个,其中有11个入声韵母(表2)。

表2 博爱方言韵母表

从韵母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博爱方言没有儿化韵母,普通话的儿化韵母er []对应博爱方言的[]。除此之外,博爱方言现在保留了[a][ia][ua][ya][][i][y][][i][u][y]等11个入声韵,共同特点是都具有喉塞音韵尾[-]。

(三)声调

博爱方言的声调一共有6个(表3)。声调格局图见图1(a)-(b)。

表3 博爱方言的声调表

图1 博爱方言声调格局图

二、博爱方言入声喉塞音韵母跟普通话和中古音的对比

博爱方言的入声喉塞音韵母的主要元音有3个: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a],舌面前次低不圆唇元音[],舌面央中不圆唇元音[]。它们分别可以构成3组11个入声韵母:[a][ia][ua][ya][][i][y][][i][u][y]。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制的《方言调查字表》,把博爱方言的读音和中古汉语以及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进行了比较,结果如表4所示。

三、博爱方言入声消失的过渡现象

我们知道中古入声的分化演变过程为:在元代的北方方言中,古入声分派到阳平、上声和去声中,当时叫作“入派三声”。规律是全浊声母入声字归阳平,次浊声母入声字归去声,清声母入声字归上声。后来,归入上声的古清声母入声字再次分化,分派到阴平、阳平和去声中,形成了今天北京话“入派四声”的复杂局面[3]。

有人认为,入声舒化从广义上来说意味着入声的消失,它的过程应当包括韵尾的简化,塞尾的脱落,入声调的归并3个步骤[4]。当然,也有这样的情况,塞音韵尾消失以后,入声并不跟其他声调合并,仍然自己形成一个调类,例如长沙方言。

总体上看,博爱方言的入声开始消失,走的是中原官话的路线。博爱县位于山西和河南的交界地带,行政区划属于河南省,方言却属于晋语。在各种社会因素和地理因素等的综合作用下,入声已经消失的中原官话作为强势方言影响着保存入声特点的博爱方言,使得博爱方言中出现了入声开始消失的过渡现象。

表4 博爱方言与中古汉语及现代汉语普通话对照表

续表4 博爱方言与中古汉语及现代汉语普通话对照表

阴入和阳入存在一些共同的语素例子,只是相同语素出现在不同的词中才发生分化,出现了不同的调值。我们调查了《方言调查字表》中博爱方言读入声的所有语素,把所有具有这样的分化现象的入声语素列举如表5所示:

表5 λ声语素读音对照表

续表5 λ声语素读音对照表

这些读阴入语素的调值更接近这些语素在普通话中的读音,有将要合并到普通话中阴平调值的趋势。这就是部分浊入语素合并到阴平前通过阴入调值过渡的表现。

四、博爱方言的双曲调入声

在以往的汉语方言声调研究材料中,很少有声调存在双曲调的现象。但是这一现象在很早之前就有专家注意了。赵元任先生在《一套标调的字母》[5]中写到,双曲折调这种声调如果伸展在一个以上的音节上面,可以把它离析成几个成分。当这种声调用在一个音节上时,可以在需要时造一个符号。石锋先生也曾经说过,双折调是很少见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升降升”两升一降,一种是“降升降”,两降一升。一般说来,一种语言中如果有双折调,那么只有一个,或者两种双曲调各有一个。调层多为“中”,靠近中线,这样变化起来要省力得多[6]。赵元任先生和石锋先生虽然在对其命名方面不尽相同,但他们所指对象是一样的,本文采用双曲调的名称来描述这一现象。

我们知道,声调是以音高的不同来相互区别的,而音高变化通常是依靠调型(形)和音高轨迹的相对高低或长短来区分不同的调位的。从调型(形)方面来说,指的是音高在时间坐标上的变化轨迹的走向。这种轨迹可以表现为单向的升调或降调,或没有明显升降的平调,也可以是连续性的多向变化,例如升降调、降升调甚至更为复杂的由降、升、平等要素构成的双折调、三折调等[7]。这种现象是由于四个高低不同的调素的起伏变化产生的。所以说,双曲调的存在数量虽然少,但它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内容。

图2 4个例子的Lz归一化曲线

这种双曲调在汉语方言中比较少见。越南语的声调中有双曲调。

五、结 语

综上所述,本文运用实验语音学、音韵学等方面的知识,并且结合田野调查的结果对河南博爱方言中的喉塞音韵尾、入声消失前的过渡现象以及入声中的双曲调现象进行了全面探讨。文章中通过图表说明了博爱方言语音中的声母、韵母以及声调等内容。除此之外,博爱方言作为晋语的一员,具有晋语中入声调的特点。针对入声,文章从音韵学角度谈了入声的来源、入声消失的过渡现象这两个问题;从实验语音学的角度验证了双曲调现象在博爱方言中存在的这一语言事实。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现有的记录博爱方言的资料进行了补充说明,以便更加全面地记录和保护博爱方言。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方言这一因素也被广大网友关注起来,例如出现了很多娱乐节目、以及网络上的方言等级考试等。从方言测试这个角度来看,其题目拟出往往不加考证,随意用音同、音近的字替代,错讹之处在所难免[8]。文章从语音方面为这些内容提供了依据,然而,对博爱方言中其他方面的内容例如词汇、语法等有待进一步探讨。

[1] 许宝华.论入声[G]//音韵学研究:第1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433-446.

[2] CATFORD J C.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to phonetics[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96.

[3] 师蕾.辉县方言入声研究[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3(6):68-72.

[4] 冯法强.中古入声在方言中的舒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1.

[5] 赵元任.一套标调的字母[J].方言,1980(2):81-83.

[6] 石锋,廖荣蓉.语音丛稿[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106.

[7] 胡华钢.两类语音现象的音位学把握[J].绍兴文理学院,2001,21(2):35-37.

[8] 宗守云.网络方言等级考试及其研究基础和研究价值[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1):49-53.

[责任编辑 王晓雪]

The glottal stop terminal [-] and the double tune of entering tone of Bo’ai dialect in Henan Province

WANG Mengmeng, PENG Zerun

(SchoolofLiterature,HunanNormalUniversity,Changsha410081,Hunan,China)

Bo’ai dialect in Henan province belongs to Huoji small pieces which is part of the Jin dialect of Hanxin pieces in Chinese dialects. Among the 11 entering tones existing in the present dialect, tail vowel is glottal stop terminal [-], and the nuclei of vowels are [a][] and []. Even though the entering tones’ category is nearly organized, it still has the evolution phenomenon of lost vowels. Experiments show that some of the entering tones appear a special model of double tune.

Bo’ai dialect; glottal stop terminal[-]; evolution phenomenon; double tune

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17.02.011

2016-09-13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资助项目。

王梦梦(1992—),女,河南博爱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E-mail:wangyiwangmengmeng@163.com

H17

A

1673-9779(2017)02-0061-08

王梦梦,彭泽润.河南博爱方言中喉塞韵尾和入声的双曲调现象[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2):061-068.

猜你喜欢
韵尾博爱语素
云南新堡壮语的语音特点及其演变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廉州话鼻音韵尾演变研究
互动体验营“博爱星” 周键文
因果复合词
博爱之歌
中盛博爱 蓄势直销
“抠门老人”的博爱情怀
粤东闽语n尾韵文白异读及其与ŋ尾韵和鼻化韵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