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7-05-09 17:55刘禧
速读·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有效应用初中历史多媒体技术

刘禧

摘 要:教师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是把教材中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或历史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感受,增强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学习动机,激发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不断探索的认知活动中去,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历史;有效应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学也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因为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图片,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学生对所学历史内容的理解程度。例如,在讲述“原始的农耕生活”的时候,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课堂上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一些原始的农耕工具,从而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原始农耕生活”的理解。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接受教学,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双方乐于参与的一种充满情趣的活动。尤其运用多媒体技术讲授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探索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愿望,探索问题的激情。如在教学《鸦片战争的烽烟》一课时,笔者先播放了一段林则徐“禁烟”“销烟”的内容,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虎门销烟是一项正义的行为?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不是由禁烟而起?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主动发言。通过这样的教学,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保课堂教学的优化。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有利于化难为易,有效突破难点

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指出:“任何思维,不论是多么抽象的或那么理論的,都是从分析经验材料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因为缺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感性材料,难以展开抽象的思维活动,影响了对教学难点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而多媒体技术在辅助历史教学中,能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内容,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如在教学《璀璨的文学艺术》中关于唐朝的诗歌时,先借助音配画的动感效果欣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优美的诗歌,学生自然能感受到李白诗的特点:雄奇飘逸、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这是任何评议文字所不能表达的,任何教材所无法书写的。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科学性性强、实效好

初中历史教材侧重趣味性,以历史人物事件过程性知识为主,理论分析要求不高,它的编写符合了初中学生重直观感受,逻辑分析能力不足的生理心理特点。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上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手段教学是符合初中历史教材特点和初中生心理生理特征的,是具有科学性的。融文字符号、声音、图像、动画、影视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符合对人脑的科学使用。科学证明人脑左右半球是有分工的,多媒体教学可使大脑两半球功能互相结合共同参与信息处理,同时刺激大脑两半球,使思维交往频率加快,较之传统的讲述法更符合科学,更能充分发挥大脑的功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且历史的功用在于借鉴和启迪而不在于记住那些陈尸枯骨、琐碎的事件,学生也不是装载知识的书橱。传统教学中,教师常疲于完成教材上基本知识的传授,较少顾及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而多媒体教学有容量大、节奏紧、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为教师灵活机动的教学、历史和现实的结合、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培养、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创造了条件,学生不再是一个书橱,而由“被动”转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习历史可以品味人生,思索现实、预测未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潜移默化,影响其人生发展的轨迹。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直观形象生动

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通过展示文物图片、文献资料、历史地图、历史现象的模拟动画以及历史纪录片等多种信息,把不可再现的历史现象,重新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棘手的事物简单化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幅海峡两岸科技、体育、文艺、商业、民间交流的照片,通过准确真实、直观形象生动的“看本”,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形象化,使学生在学习中见其人、睹其物、闻其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唤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极大的优化了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江泽民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历史课堂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在知识的传授中辅以多媒体技术,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境,展示历史的风云变幻,重现难忘的历史时刻,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感,从而能调动学生的多重感观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领悟历史,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潜移默化地把爱国主义精神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精神植根在学生的心里,使得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进步的源源动力,焕发出巨大创造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能增强信息的集成性、虚拟性和可视听性,既能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又能深化感知、节省时间,促进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优化教学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相得益彰的效果。可见,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历史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它并不是万能的教学手段,也有其局限性,它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手段,更不可能完全替代历史教科书和教师的课堂讲授,而是在现代技术基础上对传统教学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扬.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J].历史教学,2002(6).

[2]吴洪华.走出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的误区[J].科学教育,2005(12).

猜你喜欢
有效应用初中历史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