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2017-05-09 18:01徐积梅
速读·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

徐积梅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体育与健康教育必须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适应社会能力上都保持完好的状态。因此在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的学习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我们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是患病。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一、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的教学特点相通性

在以运动为媒介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与其它学科有所不同。其它学科的教学,一般是教师在室内讲课,学生进行反复过程,双边关系就是如此。而体育教学方面,双方是一种人与人交往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其方式不单有语言的,还有非语言的。这种非语言的主要靠身体的动作、表情、眼神等活动来实现。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相对稳定的集体情绪状态,它是教学中集体心理动态结构的特点之一,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心理背景。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在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进行频繁的交往,交往时每个个体本身都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个体之间的情绪互相交流,互相感染,造成心理上的共鸣,情绪上的共鸣,个体的情绪趋向一致,从而形成某个时刻的集体心理气氛。在以运动为媒介的体育教学方面,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以非语言的交往为背景而展开的,教师通过学生的整个活动来理解学生,学生则对教师产生亲近感或者拒绝态度。通过体育活动,互相之间可以打破隔阂,进而深入了解对方的内心活动,通过展开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往来的过程,教师就可以了解学生的個性和能力,从而实现和有效地调整学生心理目的,来更好地达到体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目的。

二、在体育教育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我们的社会和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坚强意志品质的人,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我国独生子女在校生的比例日渐增大,由于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环境的优越,加之其家庭的娇惯和社会的不良影响,以及父母在教育方法和方式上的缺陷,导致了一些学生缺少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遭受一点挫折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养成怕苦、怕累的坏习惯以及厌学、混学、逃学、辍学、焦虑、孤独、心理变态、怯懦、自卑、自负、违法乱纪、甚至自杀等不良现象,他们心理很脆弱,经不起挫折的打击。

那么,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使他们具备一个良好的健康的心理品质问题,是社会、教育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过去那种重视身体、轻视心理的传统的体育教育是不全面的,不科学的。现在的新课改又把体育教学目标分为五个学习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而它们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心理健康是体育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教学的特点和体育运动属性,建立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机制。对于挖掘体育的内涵,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如何在体育教学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老师应正确把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抓住契机,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合理有效地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以及生理方面的健康发展。体育学习和活动时的情景与气氛密切相关。因此,体育教师要特别注意创设合理的、和谐的、温暖的、富有挑战性的、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的情景,避免营造过分激烈竞争的、学生容易望而生畏和失败的情景。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的特点,作为教师应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现的机会,给他们一个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空间。在技能形成的练习中让学生自我表现,发展个性。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并充分争取机会,展现自己的创造能力。展现自己在实践中的创新成果。

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可以发挥其动力,产生愉悦和调节的作用,使集体的情绪处于适度的亢奋状态,每个成员在认知上相近、情绪上相融、心理上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认知——操纵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练效果得到了最优化。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