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本位视阈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2017-05-09 11:42胡荷英
速读·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儿童本位小学语文

胡荷英

摘 要:天真烂漫,崇尚新奇,乐于玩耍都是儿童的天性,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大化发挥儿童的天性,是有效激活他们学习兴趣,确保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儿童本位”作为思路,以理论结合案例的论述方式,探究一种以儿童天性为中心,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情境的策略,最后,提出了一些优化小学语文“儿童本位”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儿童本位;小学语文;个性本位;表演本位;比较本位

一、儿童本位之界定

儿童本位之概念,早已有之。早在1921年,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郭若沫先生便发表了《儿童文学之管见》一文,指出:“儿童文学,应是以儿童本位的文字,创造出的语言文字艺术。”这是我国首次提出儿童本位的概念,而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J.Piaget在其代表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中也提出了“强调学习者主动性,充分发挥儿童天性”的思想,上述两位学者理论思想的实质便是“儿童本位”。充分发挥儿童的本位性,意在以儿童天性为因子,构建一种主动性的课堂。它与传统模式下,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教学形式有根本性的区别,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借助儿童本位思想,在教学中发挥儿童的天性,构建自由、有趣、有用的语文课堂情境。

二、小学语文课堂儿童本位之教法

(一)尊重儿童的个性本位,教“自由”的语文

每一名儿童,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可以说,个性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不同的孩子对语文课本中同一篇课文的理解常常存在差异,他们的想法有时很天真,有时很新颖,换句话说,对同样的知识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不同理解,而教师教学中习惯性的教法,便是将他们的想法统一成一种,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孩子们的本位性。卢梭曾经说过:“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们的想法做出好或坏的判断。”以儿童本位为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尊重儿童的个性,并积极引导他们这种个性。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四年级课文《去年的树》时,班上的孩子们便提出了不同的主旨意见,有的孩子认为“课文的主旨在于提倡环境保护”,有的孩子则认为“课文的主旨是诚信友善”……在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一味地去否认孩子们的想法,而是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在赏识和肯定每一种想法的基础上,创设了自主绘本展现课堂,让孩子们拿出画笔,将他们脑海中所想绘制成图画,再进行相互间的交流,如此一来,课堂成为孩子们心灵交流和碰撞的自由乐园,孩子们通过图画语言,积极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绘声绘色,教学效应十分完美。

(二)激活儿童的表演本位,教“有趣”的语文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孩子们体会到一种亲身参与学习的情感,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儿童都乐于展现自我,这是他们的天性,方式亦多种多样,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构建合适的情景,去最大化激发儿童的这种自我展现天性。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尝试了“演绎本位”教学这种方式,所谓的“演绎本位”,即以课文内容为引子,在为学生教授其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发掘文中的表演元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围绕课文内容,自主编译剧本和演绎形式,最后,采用分组演绎的方式,进行演出汇报,让孩子们在表演中,尽情展露自我。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课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授结束后,我便引导学生开启了演绎的大门。在具体的实践中,我将班上学生分为若干组,演绎的方向多种多样,主要分为故事前传、故事还原、故事后续三种不同的方向,各小组结合自身的理解和想象创设剧本,演绎的方式可以是童话剧、小品剧等,其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本位想象力,而我则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以指导。最后,当所有小组都准备完善后,一场别开生面,且生动有趣的语文演绎课拉开了序幕。

(三)引导儿童的比较本位,教“有用”的语文

喜欢拿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发掘其中的不同,并找寻乐趣亦是儿童的天性之一。在儿童本位教学中,教师亦可抓住孩子们的这一特点,创设比较性语文教学课堂,在比较学习中,让孩子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和实用性。当然,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诠释比较的含义,帮助孩子们发现比较的意义,如此一来,才能够起到有效引导,激活儿童对比分析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巨人的花园》一课时,我便展开了比较性教学,将这篇课文与作者王尔德的另一篇童话《自私的巨人》进行了比较,提出几个比较性问题,例如:两篇课文的写作思路有何异同?写作的风格有何异同?故事情节是否有可比性?……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展开比较想象,让他们从一个更深的层面去领会王尔德童话故事中的比较审美性。

三、儿童本位视阈下小学语文教学优化建议

(一)教学方式应符合儿童的身心特征

在儿童本位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更加符合儿童的身心特征。具体来说,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时,应根据低段、中段和高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以及接受新事物的特性,去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例如,在低段孩子的教学中,应更多地激活他们天真烂漫的本位性;在中段孩子的教学中,则应凸显出他们展示自我的本位性,而在高段孩子的教学中,需要透过教学,去激发他们想象创造的本位性。当然,在实践中亦可采取“混搭”的方式,结合生情,因地制宜地展开教学。

(二)多与儿童进行有效沟通

以儿童为本位,组织教学,教师必须学会与儿童进行有效沟通,及时了解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以他们的建议为根据,去改进教学措施,不断优化教学的效果。换句话说,要让儿童参与到教学形式的制定决策中,如此一来,才能夠真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体现出儿童本位的意义。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凸显儿童的本位性,是一种以儿童为本,构建教学的模式,它能够最大化激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让每一位儿童都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翁。本位仅介绍了几种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关于儿童本位教学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孙慧玲.经典与儿童本位——关于语文教材选文禄准的讨论——2011年度语文教育研究论著评析之八[J].中学语文,2011(8).

[2]赵准胜.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D].吉林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儿童本位小学语文
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
基于“儿童本位”的阅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