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2017-05-09 23:14李丹丹
速读·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斯坦纳译者主体性

摘 要:随着翻译学的文化转向,译者愈来愈受到重视。当代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在《通天塔之后》一书中他提出阐释翻译的四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本文以乔治·斯坦纳在哲学阐释学基础上提出的翻译四步骤为理论指导,以辜鸿铭译《论语》为个案研究对象,尝试将译者主体性这一抽象的概念分解到斯坦纳的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具体的翻译步骤中,肯定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斯坦纳;阐释翻译观

1引言

在传统翻译研究中,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主体之一,一直被翻译研究所忽略。随着阐释学这一新的研究方法引入翻译研究中,译者主体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典籍的英译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论语》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代表也是外国人对中国人思想和性格深入了解的有力渠道。本文试图从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的角度研究译者主体性在辜鸿铭译《论语》的发挥。

2阐释学与译者主体性

阐释学的源头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最早被用来阐释和批判荷马及其他诗人的文学作品。斯坦纳是阐释学理论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他在《通天塔之后》一书中主张“翻译即解释”:语言的解释过程即翻译。翻译活动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原文作者、原文文本、译者、译文文本和目的语读者。

3斯坦纳的阐释翻译观

斯坦纳的《通天塔之后》被研究者认为是“18世纪以来首部对翻译理论和翻译过程的系统性的研究的著作”。斯坦纳在该书第五章中将翻译过程将翻译过程划分为四个步骤:即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译者对文本应有最初的信赖,斯坦纳认为,译者主体性首先体现在译者对文本的选择上,译者通过其自身的知识和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以及对原文文本的评价等选择有意义的源语文本。侵入及译者对源语语篇的理解,译者侵入、提取和转化原文。然而,在理解源语语篇时,译者受自身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影响,难免会对源语语篇存在偏见。对源语语篇的信赖和侵入之后,译者进入第三个步骤——吸收。吸收是指译者将个人理解植入目标语篇,事实上,目标语篇就是对源语语篇的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源语语篇的意义和形式被纳入目标语篇的文化环境。最后一个步骤是补偿。斯坦纳认为,“没有一种语言,没有一种象征性集合或是文化整体在吸收信息时不经历变形的风险”。译者不可能完全重现源语语篇的含义。由于目标语篇已经受到译者的“侵入”和“吸收”的影响,因此,源语语篇和目标语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译者应该在源语语篇和目标语篇中找到平衡点,以保证翻译过程的顺利进行。

4译者主体性在辜鸿铭《论语》译文中的具体体现

斯坦纳的阐释翻译理论强调了译者主体性的显性作用,为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他提出的阐释翻译四步骤无一不体现译者的主体性地位。译者在原文语言、风格及文化的传达中,需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信赖原文文本,以译语文化的理解入侵原文文本,将源语文化及语言转为译文,对最后运用补偿手段以最大程度上再现原文的内容、思想。本文主要从信赖、入侵、吸收和补偿四个阶段欣赏辜鸿铭《论语》译文中的具体体现。

4.1信赖

正如斯坦纳所说,所有对原文的理解都从信赖开始。在选择翻译文本时,译者需要确定原文本有值得翻译之处,存在翻譯的意义。影响译者信赖原文文本的因素主要包括译者的语言和文化能力,译者的目的,对原文文本的评价等。《论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它所倡导的儒家文化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华丽瑰宝。译者辜鸿铭(1857—1928)是中国翻译儒家经典的的第一人。他的英语造诣令人称赞。孙中山曾说:“中国有三个半精通英文者,一个辜鸿铭,一个武朝枢,一个陈友仁”。林语堂也这样评价他“其英文文字超越出众,二百年来未见出其右者”,辜鸿铭曾在欧洲留学11年,积累了丰富的双语知识,同时坚定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赏。因此,他希望通过翻译中国典籍来弘扬中方文化,批判西方文化。作为晚清时代的爱国人士,为改变当时的欧洲人眼中中国和中国人的奇怪印象,辜鸿铭决定通过翻译这部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书籍来让世界认识中国人及中国的文化价值。因此,译者辜鸿铭以此建立起对原文文本的信赖。

4.2侵入

译者在侵入原文文本的过程中,需要借助自己的前知识或前文化能力侵入和解释原语作者的文本和创作思想中。译者通过依靠自己的语言文化能力开始对原文文本进行文本的解释。在《论语》中,精通中西语言和文化的辜鸿铭,带着自己的认知与理解“侵入”了源语世界,成功地用自己深厚的双语语言与文化能力,发挥主体性作用辜鸿铭在翻译过程中也如是呈现出了这一点。如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一书中,中古传统文化负载词“仁”“礼”“德”三词出现的频率分别是109、75和40次。这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在辜鸿铭的文化知识里分别进行了不同的阐释。

例1: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第2章,第3篇)Moral sentiment

例2:朝闻道,夕死可矣。(第4篇,第8章)wisdom

在儒家文化里,“德”是孔子“仁”思想的核心和象征,辜鸿铭将其解释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较高的道德水平,并将其译为“Moral sentiment”。在例2中,“道”字在很多中国读者眼中也极易被误解,杨伯峻《论语译注》将其译为:“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道”字也可理解为孔子的“仁义之道”。辜将其译为“wisdom”以一种概括的方式去解释原语,给读者留下广泛的想象空间。

4.3吸收

斯坦纳认为,一这对原文文本的吸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意义上的吸收和形式上的吸收。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对原文文本用词及风格上进行意义和形式的转换,都体现了译者的阐释作用。在中国古典作品中,对偶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特色之一。它通常由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译者在如何处理对偶句的翻译过程中,也非常重视如何显现原文的词句、语音、结构上的对等。《论语》中也有很多类似的表达。

例3: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第1篇,第15章)Kus translation:To be poor and yet not to be servile;to be rich and yet not to be proud.

例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第8篇,第4章)Kus translation:when the bird is dying,its song is sad;when a man is dying,his words are true.

由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译文中的前后半句对照部分在字数和结构上完全一致,意义与形式也达到了对应,这种平衡的结构使得译文也能达到同样的理解效果。译者辜鸿铭凭借对英汉双语熟练的掌握,对译文进行了形式和意义上的转换,充分地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

4.3补偿

在对原文文本进行形式和意义上吸收的过程中,原文的意义不免会遭到破坏或遗失。所以,在补偿阶段译者重建原文与译文的平衡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辜鸿铭善于用西方文学与历史中的著名人物来指代儒经中提及的人与物,用西方人物形象阐释东方人物特征,使目标语读者更能直观的理解译文。

例5: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第12篇,第5章)Kus translation:Life and Death are pre-ordained,and riches and honours come from God.同时,在中西宗教信仰不同的前提下,辜将“天”译为“god”,更能反映出文化背景不同的阐释。在译文中,译者对于翻译中文化信息或不易理解的内容,采用了加注的方法补充说明。这些都体现了译者主体性对文化信息的补偿。

5结语

翻译中不存在绝对的对等,及绝对理想的译本,译者主体性的作用显现在各个步骤中,即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通过分析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读者可以发现哲学阐释学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在翻译四步骤中的具体体现,更可以欣赏文化名家辜鸿铭在《论语》英译本中的技巧。

参考文献:

[1]Munday,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Routledge,2008.

[2]Steiner,G.After Bable: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J].中国翻译,2003(1):19-24.

[4]辜鸿铭译.辜鸿铭英译《论语》[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5]孔庆茂.辜鸿铭评传[M].南昌:白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

[6]刘红新,陈可培,王敏.从目的论角度看辜鸿铭之英译《论语》[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76-79.

[7]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24(6):8-14.

[8]吴安红.翻译中译者地位及其主体性研究的歷史回顾[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7(2):81-83.

[9]杨伯峻.论语译注(简体字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6.

作者简介:

李丹丹(1988—),女,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人,郑州科技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文体与翻译。

猜你喜欢
斯坦纳译者主体性
欧拉线的逆斯坦纳点性质初探
你知道血型是如何被发现的吗
斯坦纳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Faster Approximation for Rectilinear Bottleneck Steiner Tree Problem
舒曼钢琴携斯坦纳亮相2014美国NAMM展览会